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jx****3 文档编号:35080680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书,是知识的来源,是修养的载体。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在(jng m)的夜晚守着一葢孤灯阅读的时候,我们便会享受无拘无束,畅游学海的从容,内心便会感到无比充沛。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认识了邓稼先这一鲜为人知的科学家;读木兰诗,我们领略到花木兰这一_的巾帼英雄的形象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耐住寂寞,携书而行!(1) 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jng m) _ 载体 _ (2) 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_,若出其中;_,

2、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描绘的是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丽景象,抒发的是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乙】陶渊明的诗最大艺术特点是自然美,他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为题材,如宅院、草屋、鸡鸣、狗吠、树林、小溪、春风、冬雪、菊花、飞鸟等极普通的田园景物,反映了诗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 【丙】登上泰山之巅,借着晚霞在天边洒下的最后一缕光,我一睹了泰山的风采。不禁想起杜甫的两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山腰间云雾缭绕,真是欲界之仙都。(1) 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2) 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饮酒(其五)(陶渊明)中的诗句“ _ , _ ”。

3、(3) 丙段文字中,加点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的名篇 _ 。3. 你的同学小红在多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打算放弃努力,你想赠送她一副对联来劝说她坚持下去,你将选下面的哪一副?请简述理由。 对联一:雪过三冬春有信风来二月柳含烟 对联二:挫折方显钢骨硬经霜更知秋水明4.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材料二汉字的独特不仅在于它绵延千年,悠长厚重,更

4、在于它那独一份的汉字之“美”。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中国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汉字形美如画。汉字笔画的书写起落有致,形态万千,孕育了中国独特而典雅的书法艺术。汉字音美如歌。汉语声调极美,四声抑扬,高低错落;讲究平仄,音韵和谐。汉字意美如诗。汉字的一笔一画,记录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包含着太多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 材料三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2) 请用说明性文字简要介绍材料三中图片的内容。5.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望阙台戚继光十年驱驰海色塞,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注释】望阙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市,为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十年:诗人调往浙江,再到福建抗倭这一段时间。孤臣: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此处是自指。宸銮:皇帝的住处。(1) 【甲】词作者通过描写 _ ,表达自己的情感;【乙】诗作者借 _ ,表达自己的情感。(2) 这两首诗词体裁不同,内容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作者 _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蔡端明事母至孝, 尝步行遇一妪,貌甚龙钟,问其年,

6、曰百单二矣。端明再拜,曰:“愿吾母之寿如妪。”后果符其言。 (选自独醒杂志)【乙】东坡守徐州,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知之。一日,忽哄传于城中,东坡讶焉。诘其所从来,乃谓发端于逻卒,东坡召而问之,对曰:“某稍知音律,尝夜宿张建封庙,闻有歌声,细听乃此词也。记而传之,初不知何谓。”东坡笑而遣之。 (选自独醒杂志)【丙】 昉性仁厚,待物甚宽。有家奴诬告昉以马资送叛人出境,考之无状,有司以奴还昉,昉待之如初,曰:“奴诬主人以罪,求为良耳,何足怪哉。”人称其长者。昉虽贵,读书未尝去手,善属文,最长于诏册,作太祖睿德神功碑,当世称之。 (选自金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六十三)【注释】蔡端明:蔡襄(1012

7、-1067),字君谟,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曾出任端明殿学士,故称“蔡端明”。燕子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是词人夜宿燕子楼感梦抒怀之作。昉:韩昉(10821149),字公美,燕京(今北京)人,辽金时代大臣。(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_ A.端明再拜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刎论战)B.愿吾母之寿如妪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C.何足怪哉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D.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步行遇一妪,貌甚龙钟。 昉性仁厚,待物甚宽。(3) 乙文段说明了什么现象?(4) 丙文段中韩昉是一个

8、怎样的人?7.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汉代铜弩:中国古代远程“大杀器”赵桂玲在我国古代,有一种武器的作用堪比现代武器步枪,那就是弩。它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比弓的射程远、杀伤力强、命中率高,并克服了人拉弓时因体力受限而无法持久的弱点,起到了“延时装置”的作用。说文解字中就讲道:“弩,弓有臂者。”古史考记载着“黄帝作弩”,但缺乏实质证据。礼记缁衣则引太甲曰:“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这是商代初年关于弩的记述。著名学者唐兰和徐中舒均认为商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弩,不过那时出现的是木弩。历史学家杨宽认为青铜弩可能是春秋时期才出现的,且应最先出现在楚国。

9、东汉至魏晋时期,是弩发展的最高峰,“诸葛连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体积、质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垒要塞。到了宋代前后出现了神臂弩和豆寸子弩,其中神臂弩的最大射程可达 400米,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宋代以后,随着火药逐渐应用于兵器,出现了火器,弩才渐渐退出战争舞台。 作为弩的“核心成员”,弩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弩机是由望山、牙、悬刀(扳机)、钩心和销(键)等零件构成的。它是一个连轴转动装置,各个零件通过销连接在一起,依靠部件之间的彼此配合实现了力和运动的传递。 西汉时期,为了对付匈奴等强敌,国家大力发展先进武器,使弩也有了更好的改进。

10、一是在牙和悬刀之外加装了铜郭,用铜枢将牙和悬刀等联装在郭内。铜郭是为了适应蹶张之类拉力更大的弩的需要而出现的,以避免因拉力大而导致前端木臂断裂。二是增加望山的高度,并将其从弧面改成直面,有的还加有刻度,更便于瞄准,具有现代步枪标尺的作用。改进后的弩威力更为强大,在汉代的对外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用弩时,望山用于瞄准,牙用于卡弦。钩心连接牙和悬刀。键即轴销,将各部分合成一个整体并固定于弩臂后端的空槽内。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它的下齿卡住悬刀刻口,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使箭尾抵于两牙之间的弦上,然后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向后扳动悬刀,钩心脱离悬刀刻口,牙下缩,

11、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这是一种相当复杂而精巧的机械。弩弓的强度再大,只要轻轻扣动扳机,即刻便能将箭发射。这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 (选自科学24小时2022年第11期,有删改)(1) 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是什么?(2) 第段引用礼记缁衣有什么作用?(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弩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远程“大杀器”。 B.弩的“核心成员”弩机是由望山、牙、悬刀(扳机)、钩心和销(键)等零件构成的。 C.东汉至魏晋时期,是弩发展的最高峰。宋代以后随着火药应用于兵器,弩退出战争舞台。 D.西汉时期,国家大力发展先进武器,弩有了更好的改进,改进后的弩

12、威力更为强大。8.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打冰凌邱立新小时候,立春总挨着旧历年脚印儿,立春一过,北方最热烈的冷开始消退,雪的身影就少了。风唱了一个冬天,嗓子也沙哑了些,变得温柔起来。遇到日头红艳的天,风就把山岗上的雪吹进泥土,土房顶的厚积雪也听了消息似的,开始融化,雪水顺房檐溜下,遇冷风结成冰,越聚越长,溜成一个个冰凌。这个时候,人们心中总会生出暖意,炕上的火盆也热乎多了。 那时,母亲手巧又能干,正月里,她一拾掇完碗筷,就从炕柜里拿出鞋底子、针线笸筐,纳她一年四季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姐姐把新炒的爆米花往炕头一放,也从她的小匣里翻出嘎拉哈,我们就开始玩嘎拉哈,有时还把炕席抓得啦啦响,嬉笑声混着

13、爆米花香味,从炕头飘到了炕梢。 那些年,房檐底下打冰凌也是件愉快事儿。冰凌形状长短不一,却都剔透如梦,砰然坠落的瞬间,撒下一地晶莹。有一年,小妹馋昏了头,把地上的冰凌捡起,当成糖咽进肚里。吃晌午饭时大家刚端上饭碗,她就吵吵肚子疼,一会儿就直不起腰来,躺在炕上打滚。母亲听说她吃了冰凌,忙用开水更热毛巾拧干,敷到她肚脐上,忙活到饭菜都凉了,她的肚子也不疼了。 有时,母亲不让我们打冰凌。等冰凌积攒成刀剑一样长的大冰凌时,她亲自用竹竿把冰凌打下来,再捡到盆里端到下屋。 在那缺衣少穿的年月,各家过年都要囤些年货,黏豆包、冻猪肉、柿子饼、高粱糖之类的,藏到嘎嘎凉的下屋大缸里,严严实实盖上,防小孩儿偷拿,防

14、耗子钻进去偷吃。黏豆包、冻猪肉要节省着吃,要吃到出正月,可立春过后风转了向,黏豆包、冻肉就容易化,容易风干。为了让精打细算节省下来的年货细水长流,母亲常把碎冰凌盖在黏豆包、冻猪肉、柿子饼上,这样黏豆包就不会风干开裂,猪肉也能一块一块割着多吃些时候。吃到二月二龙抬头过了,菜里还能有一两片薄薄的肉, 吃饭时从菜里翻出一块小薄肉片含在嘴里,那丝奇香就顺着喉咙流满全身。 有一年立春过后,村里闹上了流感。一天半夜,风从门缝、窗户缝溜进来,直往人被窝钻,“咚咚咚”,我们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是村西头的王三婶。她嘴里呵着寒风,说她家小六子发高烧,浑身烫得像火炭,直说胡话,问有没有退烧药。母亲闭口不提她家欠

15、我家十斤高粱米、五尺布票的事儿,掩上衣襟忙不迭地说:“找找,我找找!”说着就在地上唯一的木柜里找,找了半天,找出了两片去痛片。三婶感激得连声道谢,还说她已找了半个村子了。母亲又从外屋碗架柜拘出块生姜给她,让她熬姜水给小六子喝上发汗。王三叔家八个孩子,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他们平时靠借钱、借布票、借米过日子,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第二天,小六子也跟我们滑冰车去了,他虽然还流着鼻涕,可他说吃了药,发了汗,好多了。可那天晚上我玩打口袋回来时,见小妹躺在炕上,脸红得像苹果,头像火球一样烫。我忙跑到生产队,把在队部开会的父亲母亲找了回来。父亲说:“还有药片吗?”“没了,就两片,昨儿给她王三叔家了。”母亲搓着手。“那我去卫生院买去。”父亲说完转身出了门。 那时,卫生院在六七里外的公社,母亲等父亲走后拿上盆出去,一会儿就把几块冰凌端进了屋,她把冰凌用布包上,敷在小妹额头,又用布条缠上小块冰凌放在她手心,再用冰水擦她前胸后背。渐渐地,烧迷糊了的小妹眼睛有了光泽,嘿嘿笑了,红苹果脸也变成了粉桃脸。不久,去公社卫生院买药的父亲也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