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08066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50题)1. 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物生活型谱中,占比例最大的生活型是( )A.地下芽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地上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2. 下列选项中,属于水生植物对水环境适应特征的是( )A.叶片角质层厚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贮水组织发达3.浮萍属于( )。A.浮水植物 B.沉水植物 C.挺水植物 D.多浆植物4. 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 )A.5%10% B.1%2% C.10%20%

2、D.0.1%0.2%5. 生态系统中,补充能源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总生产 B.减少系统用于自我维持的消耗 C.增加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D.增加系统的次级生产力6.红外线对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A.热效应 B.抑制生长 C.延迟发育 D.促进维生素D合成7.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 )A.石油农业 B.传统农业 C.生态农业 D.机械农业8.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有 ( )A.实验室研究 B.野外调查 C.系统分析和模型 D.以上三者9.生态学是研究()A.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科学B.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科学C.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D.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

3、0.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A.鸟与树的关系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 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11. 因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种子传播距离有限,植物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正态分布12. 水毛莨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水面上的叶呈片状,这种性状的变异( )。A.说明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说明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说明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3.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经常在简单的食物链上引入新的环节来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利用。蜜蜂引进农田,用花粉生产王浆、蜂蜜等产品,这种做法属于

4、引入( )A.生产环 B.增益环 C.减耗环 D.复合环14.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引起的生态问题的是( )。A.海平面上升 B.气候变暖 C.气候带北移 D.平均温度降低15. 在生态农业中,稻田养鱼体现了( )原理。A.整体效应 B.生物种群相生相克 C.物质循环与再生 D.生态位16. 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推行的间作套种实际上是利用群落的 ( )A.垂直分层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 B.共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 C.寄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 D.他感现象来充分利用资源17.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E五级,按饶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

5、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A.ABCDE B.ABCDE C.ABCDE D.ABCDE18. 起始于陆地裸岩的生物群落演替是(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逆行演替19. 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A.森林 B.草原 C.农田 D.海洋20. 进入海洋的物质重新回到陆地上,通过的方式是( )。A.海水中的各种元素被浪花飞沫带进大气中B.一些海洋生物进入陆地生态系统C.由于生物的死亡,不断会有一些物质进入海底沉积层,在分解者还来不及把它们分解之前,就被淤泥和泥沙所覆盖D.海底沉积物被冲积到陆地上21.个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物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

6、统 D.生物个体22. 我国中部山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23. 当种群密度增高时,种群内变异性增加,许多遗传性较差的个体存活下来,这些低质的个体由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增加而被淘汰,于是种群内部的变异性降低了。这个现象说明生物种群密度有( )。A.内分泌调节 B.行为调节 C.食物调节 D.遗传调节24.下列有关自然种群的不规则波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性的或少见的数量波动 B.周期性的或常见的数量波动 C.非周期性的或少见的数量波动 D.非周期性的或常见的数量波动25. 对冬

7、小麦完成春化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 )A.高温 B.低温 C.长日照 D.短日照26.动物对其他种类生物的影响表现的实例是( )。A.食谷鸟由于食物的短缺而迁徙B.豆科植物的自身供氮结构C.夹竹桃含有的苦味强心苷对动物组织产生危害D.蚜虫侵袭榆树,使叶子组织畸形,生长成虫瘿27. 生长在新疆的马铃薯比生长在平原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A.阳光辐射强烈 B.白天温度高 C.降水多 D.昼夜温差大 ( )28.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 )。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C.该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29. 光照的长短在植物的

8、发芽阶段并不起作用,但在开花阶段则是必须的。这是由于( )。A.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B.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需要的多种因子C.各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不是经常存在的D.由于某一因子的数量产生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的变化30. 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A.空间特性 B.数量特性 C.遗传特性 D.年龄结构31.下列哪种细胞器在代谢过程中直接需要氧气?( )A.溶酶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氧化物酶体32. 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A.草原 B.森林 C.海洋 D.农田33.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生态系统中起的作用表现在( )。

9、A.大气环流总是把热量由热带输向寒带,以减少不同地区温度的差异B.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的光能,借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被吃进动物体的植物经过消化和吸收被转化为身体的构成部分,植物中的化学键被打破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用于促进动物各种化学反应,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和神经传导D.当人体细胞中的糖经过氧化作用释放能量时,这些能量大约只有55%被固定在其他化学键中,其余的则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环境中34. 阳性植物的特点是( )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3

10、5. ( )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具有重要的意义。A.个体数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年龄金字塔36.下列有关能量金字塔的说法,有误的是()。A.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B.能量金字塔较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C.能量金字塔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和代谢速率的影响D.能量金字塔可以较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系统的功能特点37.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A.海克尔 B.坦斯利 C.马世骏 D.竺可桢38. 决定陆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两个最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降水 B.风力和温度 C.温度和

11、降水 D.温度和光照3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A.内因性演替 B.快速演替 C.次生演替 D.外因性演替40. 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A.热带雨林 B.荒漠 C.农田 D.苔原41.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A.阶段性 B.限制性 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42. 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食物链被破坏 C.缺少光照 D.植被被破坏43. 植物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影响叫做A.他感作用 B.他毒作用 C

12、.毒作用 D.抑制作用44.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 ()。A.稀树草原 B.草原 C.荒漠 D.苔原4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4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 C.生物量高 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47. 下列各项中属于正反馈的是( )A.湖泊污染鱼死再污染 B.动物增加植物减少动物减少 C.兔子多草少兔子少 D.田鼠增加粮食减少虫子增多48.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A.土地退化 B.土壤污染 C.生态平衡失调 D.土地

13、沙化49. 克列门茨提出的群落演替顶级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 B.多元顶极理论 C.顶极格局假说 D.A、B、C都不是 ( )50. 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即( )。A.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性 B.物种的丰富度和信息的紊乱 C.物种信息的紊乱和均匀性 D.物种的均匀性和信息的不确定性二、填空题(20题)51. 生物学放大作用,是指有毒物质沿_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越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越高的现象。52.两个物种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种相互有利的关系叫_。53. 上述三种不同防风林带中,防风效果最好的是_

14、。54.大气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的化学成分和空气_两个方面。55.待分解资源的_性质影响着分解的速率。56. 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是符合_式增长模型。57.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种现象叫_。58. 简言之,生态系统=_+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59. 两个相似的物种由于竞争的结果不能占有相同的_。60.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功能包括_存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两部分。61.生态学研究的每一个高层次对象,都具有其下级层次对象所不具有的某些_。62.我国生态学家_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63.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_、竞争和反应等过程。64. 植物叶面积(单面)总和与其所覆盖的土地面积之比,用_来表示。65.在深水层,因为_,所以深水层以需氧动物和兼气性细菌为主。66.按群落的代谢特征,演替可分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