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教案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3508039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教案教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科学教案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教案1 活动目标 1、喜爱参与科学小试验活动,能大胆动手试验,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2、感知磁铁吸铁的现象,知道磁铁能吸铁。 3、能大胆的沟通自己的发觉。 活动预备: 1、篮子里有铁钉、棉花、积木、塑料玩具、气球、剪刀、橡皮泥等,磁铁单独放。 2、实物卡片假设干。 活动过程: 一、设疑引入 1、师:“孩子们,老师今日给你们带来一个新的伙伴小鸡豆豆,它告知老师它有一个奇妙的功能,不用胶水就可以跑到黑板上不掉下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2、同学争论、思索。原来豆豆身上有一个奇怪的黑色的小东西,它的名字就叫磁铁 3、“为什么有了磁铁就不会掉下来呢?今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磁铁的

2、神秘吧!” 二、提出假设,猜想结果。 1、请小伙伴们找一找桌子上的磁铁。 2、认识桌面上的材料。 3、老师提出假设:磁铁能把篮子的东西都吸起来吗? 4、幼儿猜想结果,并说明缘由。 三、动手试验,验证结果。 1、幼儿动手试验,验证假设。 提问:1请用磁铁碰一碰每样东西,看看刚才的猜想对不对。2你发觉了什么? 3哪些东西吸起来了?哪些东西没吸起来? 2、老师引导同学验证 1老师出示实物卡片,请同学判断,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2老师引导幼儿归纳小结磁铁的作用。磁铁能吸铁 四、扩展认识阅历。 1、老师出示实物卡片,幼儿判断这些实物能被磁铁吸起来吗? 2、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磁铁。 3、游戏:

3、考考你。 1一天,奶奶正在缝扣子,不当心把针掉在地上了,怎么找也找不到,请你想一个又快又好的方法帮奶奶找到针。 2妈妈去买不锈钢的餐具,又怕买到铁的,怎么办呢?请帮妈妈想方法。 五、活动延伸游戏:磁铁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2 一、主题来源: 幼儿天生对外界事物充斥了新奇和探究欲望,他们精力充足,富于幻想,源于孩子们对手影、皮影等光射作用的新奇,对物体改变的新奇,因此,我们预设了科学放大镜主题活动,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入手,和他们一起探究光、影、旋转、改变的神秘及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使幼儿在观测、发觉、操作、探究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神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

4、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从而形成积极探究、喜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二、主题目标的预设: (一)情感与立场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测、发觉、操作、探究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神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让幼儿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从而形成积极探究、喜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感知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成像的不同。 2、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3、知道有些物体能溶于水。 4、初步感知仿生学的原理。 5、了解视觉暂留现象。 6、初步了解复制的方法。 (三)技能目标: 1、学习用弯折的技能,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电线立体造型。 2、学习立定跳远及改变花样玩

5、绳。 3、掌控用剪刀剪硬质物品的技巧。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纸牌建构,感知改变纸牌的形状加强其稳定性。 2、敢于尝试,大胆沟通,体验合作的欢乐。 【活动预备】 PPT、纸牌 【活动过程】 一、阅历回顾纸牌站立的方法。 重点提问:谁情愿来介绍下能让纸牌站起来的好方法? 除了折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 小结:用不同折叠方法、卷、弯、组合的方法转变了牌的外形,都能让纸牌稳稳的站起来。 二、探究叠高让纸牌变高的方法 引导语:我们大二班的小伙伴真是太棒了,有这么多让纸牌站起来的方法。 重点提问: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纸牌变得更高? 指导语:请你们去试一试吧。看看谁的方法

6、和别人不一样。 观测要点: 1是否能叠高 2涌现各种不一样的叠高的方法。 沟通共享:你用了什么方法让纸牌变得高? 梳理提升: 1、支撑点对齐,同一条直线上,就能搭的高。 2、底部面积大,支撑点密集,大楼就能又稳又高。 3、搭的时候要留意和桌子保持一点距离,当心自己的衣服不要遇到纸牌,搭的越高动作越要当心翼翼,搭的要整齐。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通过将支撑点对齐、底部加大等方法将纸牌搭的更高。图片呈现 三、多变组合尝试合作用多种方式建构 1、观赏作品出示PPT,观赏各种纸牌建筑作品 重点提问: 1你们喜爱哪一幢建筑?说一说喜爱的理由。 2猜一猜这摩天轮可能是用什么方法建的。 小结:原来要造出别出心裁

7、的房子,可以用不同的折叠、排列、粘贴的方法。 2、合作建构 引导语:今日我们也来当小小建筑师,两人一组合作来搭一幢特别的房子。 交代要求:过会先请你们商量一下想要搭什么,怎样分工,最末不要忘却给你们的作品取一个名字。 观测重点: 1、能运用哪些不同方法建构 2、建构中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沟通共享:介绍下自己的建筑,运用了哪些方法。 小结:学会了好方法就能搭出了别出心裁的房子。 四、阅历延伸引入剪插的方法 指导语:许老师今日也搭了一幢特别的房子,你们猜猜看我用了什么方法。出示作品 小结:我是用剪刀剪个口子,然后像雪花片的方式插接起来。下次我们放在区域里面再来试一试这种新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

8、4 活动目标: 1、萌发对自然现象的爱好和探究欲望。 2、知道风的形成原理,探究产生风的各种方法。 3、初步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预备: 1、已经有过玩风车的阅历。 2、每组一筐能产生风的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自己玩风车的感受。 “今日早上我们一起玩了风车,你们的风车是不是都转起来了?你是怎样让风车转起来的呢?”“那为什么你跑或者用嘴吹时风车就会转了呢?”小结:是风让小风车们转起来的。 2、用筐内物品探究产生风的方法。 1幼儿自由探究,老师巡回指导。 “那现在教室里有没有风呢?我们小伙伴能不能想方法变出风来?老师为你们预备了许多东西,你们也可以用这些东西去试一试,看能不能变出风来

9、。” 自评:着重观测和倾听,把握教学契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老师要练就一双像鹰一样的眼睛,而这双眼睛不应当只盯着看“我教的孩子们会了没有?”“孩子们是不是按老师的规定在活动? ”应当以进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关注他们活动的过程,在孩子们的活动中去看、听、沟通和思索,只有留意观测儿童的言行举止了,留意倾听儿童的言语、交淡了,留意思索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进展进程了,才能把握幼儿的心情表现、心理需要、技能水平,然后“针对儿童去做”,开出“调理配方”,充分表达引导者、援助者、教育者的作用,以满意幼儿进展的需求。这样真正收到“实施素养教育,为幼儿一生的进展打好基础”“促进每个幼儿富有性格的进展”的育

10、人目标。在方面我深有体会,由于在试教这堂课时,我只留意了让幼儿自由探究和争论,而没有能仔细地去倾听和指导,于是到头来,还是白忙一场,没能针对幼儿涌现的问题来进行下面的教学,从而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陷入了老师无法把握的境地。在后来经过了反思,我留意了这一问题,在这个环节中留意认真倾听和指导幼儿,从而使得下一环节中有了可抓住的教育方向,更使我的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和目的性。 2幼儿讲解并描述。“谁来说说刚才你玩了什么?怎么变出风的?”小结:小伙伴用捏一捏、扇一扇、压一压、吹一吹、抖一抖的方法都变出了风。 3师生共同小结风的形成原理。 “我们刚才用纸扇、用嘴吹就让四周的空气动起来,空气一动起来就有了风。”

11、 “那你们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让风大一点?怎样让风小一点?”小结:当我们用很大的力气去扇、压、捏的时候风就会很大;当我们用很小的力气去扇、压、捏的时候风就会很小。 自评:给机会让幼儿自由探究,主动学习对于儿童来说,外面的世界就是一个神奇的未知世界,有很多让他们感到新颖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激发他们的新奇心,让他们想去自己试一试。在过去我们会用一种简约化的教育方式老师的径直告知来让幼儿猎取知识,而忽视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探究。纲要指出要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还指出:“科学教育要尽量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觉的乐趣”、“应亲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

12、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提供活动的条件”。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就选用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特地拿出了时间,给幼儿以自由探究的空间。课中,我没有径直告知幼儿怎样才能产生风,而是用了肯定的时间让幼儿用我为他们预备好的材料来自己探究、发觉产生风的方法,在之后提出的怎样让风能变大、变小的问题时,我又让幼儿自由的探究、发觉,加之一个游戏,大家在轻松开心的氛围中总结、验证了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科学现象。这正如皮亚杰所说的,儿童独立摸索,看起来是“糜费”了时间,事实上恰恰是赢得了时间。 3、初步了解风的用途和危害。 “风在我们

13、生活中有哪些用呢?” “风有这么多好的地方,那它有没有不好的时候呢?” “刚才我们小伙伴说了风在许多时候都对我们有许多好处,但它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那我们平常应当怎样做才能减削风的危害呢?” 自评:培育环境爱护意识和行为大自然以其无比宽广和慈祥的胸怀,在每个季节都向孩子们献出妙趣横生的礼物雪、雨、风、雾等等,还有光、热、水、土、动植物等,孩子们用它们做游戏,感受、体验和发觉着自然界的改变和奇异。而这些自然要素在与人类长期共处中也产生了各种依存关系。纲要中指出:“在幼儿生活阅历的基础上,援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育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因此,我们就应当从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受过、有阅历的事开始,援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育他们对环境的关爱之情。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知“不倒翁”不倒的奥秘。 2、在活动中提高观测比较,动手操作及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3、喜爱参与科学活动,感受胜利的喜悦。 活动预备 : 老师的大操作单;老师的魔术道具 幼儿操作材料:果冻壳、纸团、象棋、橡皮泥、每组放东西的小箩筐 活动过程 :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 1、变魔术:果冻壳不会倒。 师:“今日老师带来一个魔术,我要让果冻壳娃娃在桌子上摇来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