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3507589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中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1)有明显外伤史。(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后凸畸形。(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5版 (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1)有明显外伤史。(2)局部疼痛、肿胀,站

2、立及翻身困难,可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3)X线片显示:椎体呈楔形改变。(4)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二)病期诊断1.早期:伤后2周内。2.中期:伤后2周4周。3.后期:伤后4周以上。(三)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瘀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营血不调证:损伤中期,筋骨虽续而未坚,肿痛虽消而未尽,局部疼痛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气血两虚证:损伤后期,气血不足,筋骨不坚,可见腰部酸软、四肢无力、活动后腰部仍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二、治疗方案(一)分期治疗1.早期(1

3、)腰背部垫气囊托板和腰背肌功能锻炼病人入院后卧硬板床,腰背部垫气囊托板,逐渐向气囊内充气,气囊的弧顶部位于受伤的胸腰椎背侧,气囊弧顶高度由初始10cm,在病人适应的情况下逐渐向内加压充气,24小时后达到最大加压程度,气囊弧顶高度可达15cm。同时采用持续骨盆牵引,牵引重量为1015千克,一般在2448小时内腰背痛可逐渐缓解。同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五点式功能锻炼,患者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使腰背部呈弓形挺起。一般在伤后一周内达到此练功要求)。亦可采用过伸复位外固定等技术进行治疗,但要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保证使用安全。(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理气化瘀、消肿止痛。推荐方药:复原

4、活血汤加减,柴胡、天花粉、当归尾、红花、穿山甲、酒浸大黄、酒浸桃仁等加味。(3)对于椎管内梗阻明显的指征明确的,亦可考虑切开复位、椎管减压、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及其植骨融合等手术治疗方法。2.中期(1)骨盆牵引、垫气囊托板、佩戴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腰背肌功能锻炼。三周后病人佩戴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鲁威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1640004号下床活动。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由五部分组成。腰围:用特制皮革制成,背托和左右侧翼各一块使用时由三条皮带扎紧固定躯干的中下部。腰背气囊:粘贴于腰围背托腹面,使用时病人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内压,气囊最凸点指向伤椎。弹簧撑杆:位于腰围和躯干两侧,与身体纵

5、轴成20角,下接腰围侧翼插座,上接腋托。胸托:由两块弹性钢板组成,位于撑杆的顶端,连接两侧撑杆起稳定作用。腋托:位于弹性撑杆的顶端,托柄下装有微动关节,只能在横轴上活动10。(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图片及佩戴图示见附图)病人仰卧位将牵引器的腰围部捆扎于腰背部,调好撑杆长度,向气囊内充气,气压达到1624kPa,病人双下肢移到床边并将小腿垂下,上肢向背侧抵住床面撑起上半身则可坐起,继而下床活动。活动后按下床的逆方向回到床上卧下,打开气囊阀门放出气体,松开腰带及胸托,解除牵引器。在床上可继续卧于气囊托板上,持续骨盆牵引,并且进行腰背肌锻练。(四点式功能锻炼,患者用双手及双足承重,全身弓形挺起如拱

6、桥。此练功方法难度较大,青壮年患者经过努力,在伤后56周内达到此练功要求。)(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推荐方药:接骨紫金丹,续断、烫骨碎补、土鳖虫、煅自然铜等。3.后期(1)充气式弹性脊柱牵引器外固定和腰背肌功能锻炼继续充气式弹性脊柱牵引器外固定,逐渐增加活动量。牵引器的佩戴时间为90120天。同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三点式功能锻炼,用头和双足承重,全身呈弓形挺起,腰背尽力后伸。一般要求在伤后23周达到此练功要求。)(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治法:补益气血、强壮筋骨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细辛、秦艽、肉桂心、防风、桑寄生、杜仲、牛膝、当归、川芎、熟地黄

7、、白芍、党参、茯苓、甘草等。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等。(3)亦可选用电脑骨伤愈合仪等治疗。(二)护理1.情志护理单纯性胸腰椎骨折多属突发性损伤,伤及筋骨,以致气血瘀滞,导致不同程度的肿痛和功能障碍。患者表现出焦虑、急躁及对疾病预后惊恐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在详细了解病情、争取合理治疗措施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安慰和解释,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了解损伤修复过程和治疗措施,以配合治疗。2.生命体征的观察椎体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后易致出血,病情易发生变化,故在入院初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以防止气血虚脱的发生。3.体位护理单纯性胸腰椎

8、骨折患者仍潜在继续损伤的危险,做好体位护理非常重要。患者平卧硬板床,骨突部位垫海绵垫,在骨折部垫一薄枕,使脊柱背伸。为防止患者因卧床时间过长而发生压伤和褥疮,需定时为患者翻身,并按摩骶尾部或用酒精擦拭,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绷紧背部肌肉以形成自然内固定,护士或亲属托住患者肩部,髋部及双下肢同时翻动,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旋转扭曲,以免加重损伤。4.饮食护理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因胃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必要时以大承气汤水煎服或灌肠。中后期饮食护理:患者食欲增加,骨折修复,机

9、体消耗较大,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5.并发症的护理腹胀便秘:按摩腹部,每日在右下腹顺着结肠向上、向左、向下按摩,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3次,可预防腹胀便秘。如出现上述症状,可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天枢穴以理气消胀,促进排便。根据患者年龄、体质不同采用相应行针疗法。尿闭:由于部分患者不习惯卧位,常造成小便困难,甚至尿潴留。在排除神经功能损害性尿潴留的情况下,可用流水诱导排尿,同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其紧张情绪,配合按摩期门穴1000下左右,耳穴取膀胱、肾、皮质下压迫3-7天,针灸疗法取三阴交、委中,针后加灸效果更好。以上处理

10、均无效者予以导尿,但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天,以免发生泌尿系感染。6.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能起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加速骨连接的作用。采用脊柱骨折的四步练功法(即五点式功能锻炼、四点式功能锻炼、三点式功能锻炼、飞燕点水法)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恢复腰背肌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年迈体弱的患者,开始时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使臀、腰背部离开床面每日做3-4次,每次100下。臀、背部抬得越高,速度越快越好,动作要协调,循序渐进,由少到多,逐渐加大。60岁以下的患者,一般能较好地完成四点式功能锻炼,要求每次完成200下以上。护理人员每日观察患者练功,并做好记录。嘱患

11、者勿过早下床活动,锻炼时勿急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有利于早日康复。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良:椎体高度恢复2/3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差:椎体高度恢复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二)评价方法1.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随访时行X线检查,分别

12、测量其上位椎体高度和下位椎体高度,取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计算伤椎参考高度;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再除以伤椎前缘参考高度得出各时间段伤椎前缘的百分率,然后进行比较。中后缘高度百分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同理。2.测量矢状面Cobb角:在侧位片上分别作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线和伤椎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线的垂直线,两垂直线的交角即为矢状面Cobb角。3.对患者腰背部疼痛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评价标准按照:0分:0 cm,无痛,无任何疼痛感觉;2分:13 cm,轻度疼痛,不影响工作、生活;4分:46 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6分:710 cm,重度疼痛,疼痛剧烈,影响工作及生活。病人根据自己的痛觉在一长为10 cm线上画在数字上,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有病人画明疼痛所在的位置,最后由医生患者评分。图示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器佩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