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普普通教育学资料提纲

上传人:桃*** 文档编号:35024867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5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普普通教育学资料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普普通教育学资料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普普通教育学资料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普普通教育学资料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普普通教育学资料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普普通教育学资料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普普通教育学资料提纲(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

2、影响,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是指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另外,教育影响还可分解为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环境五种。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近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

3、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4、教育的世俗化。5、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出现了双轨制。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2、教育的全民化;人人3、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4、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等5、教育的现代化;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关键是教师素质现代化6、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翻转课堂7、教育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全球性的教育现象第二章: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核心、动力),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苏格拉底: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产婆术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最早提出男女平等的教

4、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独立出来。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泛智教育,教育适应自然,直观性原则,班级授课制度,“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发现儿童第一人,性善论康德:教育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学在大学里讲授。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素教育论。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教育学作为规范学科正式诞生,伦理学和心理学,

5、教育性教学原则,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斯宾塞:教育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教育准备生活说。杜威:现代教育学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适应生活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凯洛夫教育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

6、、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理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卢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掌握学习。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三大教学论流派:范例教学论、赞可夫实验教学论。布鲁纳结构课程论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

7、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要有针对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

8、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教育工作者首先自身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因材施教:对于智力超常的儿童,要给

9、予及时的发现和指导,教育要跟上他们的发展;对于晚熟者,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并充满信心,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弹性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从而适应目前学生的水平。能力分组或组织兴趣小组教学:可以保证教学内容适合每一个学生。6、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然而,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7、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

10、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环境是人身心发展

11、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环境推动和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个体的主观

12、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创造性。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让哪些人受教育、受到何种程度的教育,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

13、决定的。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能褒扬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领域中的积极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和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能够推动社会政治的进步。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不能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更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力。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一

1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不同要求。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工,必然引起教育结构变化。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二)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为经济发展的各部门提供一支具有足够数量、较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能够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

15、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3、教育促进技术创新教育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也担负着发展科学技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任务。三、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内容和水平教育内容就是人类的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2、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文化影响着人们对知识及其来源的认识,在教育上影响人们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应用。3、文化影响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4、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传承文化,为特定社会服务,实现个体的社会化。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3、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