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022646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Word版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02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下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臭氧层被破坏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措施C. 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人类的排放D. 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答案】A【解析】【分析】1、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

2、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1)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2) 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3)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4) 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详解】A、平流层中的臭氧可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大气中CO2浓度的大量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温室效应,A错误;B、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B正确;C、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放,C正确;D、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

3、和天然气时产生的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雨,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D正确。故选A。2.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草原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该环境中动物的分层C. 依据群落有分层现象的原理,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D. 在火烧地和裸岩上进行的演替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答案】C【解析】【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4、发生的演替。3、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4、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解】A、草原群落也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只不过相对简单而已,A正确;B、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即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该环境中动物的分层,B正确;C、玉米是一个种群,不存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

5、,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依据的是叶面积指数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的,C错误;D、在火烧地和裸岩上进行的演替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因为前者的起点有土壤条件和植物的繁殖体,D正确。故选C。3. 目前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是接种新冠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多次接种将激发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B. 与浆细胞相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产生更多抗体C. 已接种疫苗的人进入室内人群密集场所可以不佩戴口罩D. 对人体注射疫苗和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清抵御病毒,两者的免疫学原理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主动免疫是指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免

6、疫。2、被动免疫是指把已经获得免疫性的动物的血清注射到未经免疫的机体内所产生的短时期的免疫。机体中的抗体不是自己产生而是从外界获得的。【详解】A、多针接种可进行二次免疫,二次免疫能够激发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能有效提高疫苗作用,A正确;B、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只有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B错误;C、由于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已接种疫苗的人体内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进入人群密集场所仍然需要佩戴口罩,C错误;D、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后,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使机体具备一定的免疫能力,故注射疫苗属于主动免疫,而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清抵御病毒属于被动免疫,两者抵御病毒的机理不同,D错误

7、。故选A。4. 科学家研究了某植物的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实验可知该植物为短日照植物B. 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暗期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C. 光周期控制植物的开花是长期进化的结果D. 若实验植物为长日照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可使其延迟开花【答案】D【解析】【分析】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间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才会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日照时间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才会开花的植物。长日照植物的花诱导要求短夜;短日照植物的花诱导要求长夜。【详解】A、实验结果显示,该植物开花需要一定时间的连续的黑暗之后才能开花,因此该植物为短日照植物,A正确;B、由

8、图示后两组的实验条件可知,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夜间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B正确;C、光周期控制植物的开花是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形成的适应性表现,C正确;D、若实验植物为长日照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相当于延长了日照时间,则可能会提早开花,D错误。故选D。5. 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液体是内环境中占比最大的成分B. 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被分解发生在b中C.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b和cD. d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b的渗透压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

9、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题图分析,a表示细胞内液,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d表示血浆。【详解】A、体液中a细胞内液所占的比例最大,但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中d血浆所占的比例最大,A错误;B、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部分,为组织液,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被分解发生在b中,B正确;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组织液和d血浆,C错误;D、d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渗透压降低,水分流向组织液,将导致b的渗透压减少,D错误。故选B。6. 某城市卫生

10、部门组织了一次用鼠药灭鼠的活动,基本消灭了该城市居民区的褐家鼠。但灭鼠3年后,该城市又开始出现大量的褐家鼠。灭鼠后7年内该城市褐家鼠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褐家鼠的数量分析,错误的是( )A. a点时鼠少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B. b点到c点的过程中鼠的数量呈现指数增长C. c点时,雌性鼠可能会因数量过多而发生排卵功能减退现象D. c点后鼠的数量呈现非周期性波动【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图分析可知,灭鼠后第3年上半年褐家鼠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该居民区的褐家鼠增长方式是S型增长,第4年下半年,褐家鼠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灭鼠后第2年,该城市褐家鼠的数量开始少量增加的原因有可能

11、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详解】A、a点时鼠少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A正确;B、指数增长是在无环境阻力的理想条件下存在的,该城市中不会出现指数增长,B错误;C、c点后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开始下降,推测雌性鼠可能会因数量过多而发生排卵功能减退现象,导致出生率下降,C正确;D、c点后鼠的数量呈现非周期性波动 ,D正确。故选B。7. 某城市卫生部门组织了一次用鼠药灭鼠的活动,基本消灭了该城市居民区的褐家鼠。但灭鼠3年后,该城市又开始出现大量的褐家鼠。灭鼠后7年内该城市褐家鼠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褐家鼠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卫生部门该次灭鼠活动导致K值降低至很低水平B. 该城市

12、居民区褐家鼠的K值约为150只C. 进行鼠害防治,最好在K/2值时开始人为干预D. 第7年后可通过硬化地面和及时清理垃圾等措施降低K值【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2、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增长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种群的增长率在增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加快;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可见

13、虫害的防治应在K/2点之前;种群数量在K/2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率在减小,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减慢;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详解】A、从图上看,在三年后褐家鼠的种群数量能快速上升,说明K值没有减小,只是人类活动暂时使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减小了,A错误;B、K值应该是环境不变时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图可知,该城市居民区褐家鼠的K值约为125只,B错误;C、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应该在K/2之前就进行人为干预,C错误;D、硬化地面和及时清理垃圾等措施都属于增大环境阻力,可以降低家鼠的K值,D正确。故选D。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叙述正

14、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B. 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C.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D. 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经过循环作用可以再次进入食物链中【答案】C【解析】【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2)化学信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层次的生物所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影响

15、、协调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而形成的信息。(3)行为信息:指生物在生长发育、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某些特殊表现和特殊行为所表达的信息。【详解】A、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群落之间,信息传递是双向的,不一定沿着食物链传递,A错误;B、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不需要外界的物质补给能够自给自足,但并不是任何生态系统都能自给自足,如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不断的输出,需要不断的补充矿质元素,B错误;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也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C正确;D、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所以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不可以再次进入食物链中,D错误。故选C。9. 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的教材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中,可利用70%酒精杀死并保存体型较小的动物B. “设计并制作生态瓶”中将制作好的生态瓶放置于温度适宜、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C. “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中若估算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主要原因是已标记与未标记的黄豆没有混匀D. “探究果蝇种群的增长”中果蝇数量的增长与其起始数量、培养空间大小、香蕉食物的量等条件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调查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