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35015351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2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2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2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2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下列各题是否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如违反,说明违反了哪条,犯了哪种错误?1.1.他的意见基本正确,一点错误也没有。他的意见基本正确,一点错误也没有。2.2.深夜,远远望去,整个大楼漆黑一团,只有楼上东头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深夜,远远望去,整个大楼漆黑一团,只有楼上东头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3.3.当报刊上讨论当报刊上讨论“青年人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青年人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时,有人写了一份稿子,标题是时,有人写了一份稿子,标题是:有个人志有个人志愿不好,没有也不好。愿不好,没有也不好。4.4.有人在评论一篇文章时说有人在评论一篇文章时说: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面的。这篇

2、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面的。5 5.我认为这个小球是红色的,也认为这个小球是绿色的。我认为这个小球是红色的,也认为这个小球是绿色的。6.6.他今年已满他今年已满5050岁岁,不算年轻了不算年轻了,但在今天的社区太极拳比赛中他是最年轻的。但在今天的社区太极拳比赛中他是最年轻的。7.7.太阳既围绕地球运转太阳既围绕地球运转,又不围绕地球运转又不围绕地球运转8.8.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9.9.小明:小明:“你投了赞成票吗?你投了赞成票吗?”小亮:小亮:“没有。没有。”小明:小明:“你投了反对票吗?你投了反对票吗?”小

3、亮:小亮:“也没有。也没有。”10.10.有个小伙子上了火车之后,发现没有空座了,于是就厚着脸皮硬往一位老大爷身边挤有个小伙子上了火车之后,发现没有空座了,于是就厚着脸皮硬往一位老大爷身边挤座儿。老大爷不高兴了,说:座儿。老大爷不高兴了,说:“小伙子,别硬坐了,座位已经满了。小伙子,别硬坐了,座位已经满了。”小伙子嬉皮笑脸地小伙子嬉皮笑脸地说:说:“老大爷,没办法,我买的就是老大爷,没办法,我买的就是硬座硬座票。票。”11.11.我认为这次预测成功了,也不成功我认为这次预测成功了,也不成功12.12.这是一次例行的科学预测,我既不认为它成功,也不认为它不成功这是一次例行的科学预测,我既不认为它

4、成功,也不认为它不成功13.13.我不认为我不认为所有的交通事故都可以避免,也不认为所有的交通事故都不能避免。所有的交通事故都可以避免,也不认为所有的交通事故都不能避免。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第二课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把握逻辑要义义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必须前后一致)(必须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不能自相矛盾)(不能骑墙居中)(不能骑墙居中)思维的思维的确定性确定性要求要求思维的思维的一致性一致性要求要求思维的思维的明确性明确性要求要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在在同一时间同一时间、从、从同一方面同一方面、对、对同一对象同一对象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是什么?2.同一律的常用

5、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3.同一律的条件性什么?4.同一律的要求是什么?5.违反同一律会产生什么错误?逻辑错误同一律矛盾律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3.矛盾律的要求?4.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5.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别?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是什么?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3.排中律的要求是什么?4.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排中律思思PART:01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2、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合乎合乎逻辑逻辑的思的思维维是具有是具有确定性确定性的思的思维。要正确反映客。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事事物的事实和和规律,必律

6、,必须让思思维确定下来,确定下来,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1)(1)常用公式常用公式:“A是A”(必(必须前后一致)前后一致)(2)(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在同一:在同一时间、从同一、从同一方面方面、对同一同一对象象所形成的所形成的论断断 “A”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思考:思考:“小张去年还是学生,现在已是教师小张去年还是学生,现在已是教师了了”,这句话是否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这句话是否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3、条件性:在在不同不同的的时间或或不同不同的条件下,的条件下,对同一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象所

7、形成的 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同一律并不否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象的复杂多多样性及其性及其变化和化和发展展。反反对只限于在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更概念或判断。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5、逻辑错误:(1)在使用在使用概念概念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混淆混淆概念概念”或或“偷换偷换概念概念”的逻辑错误。的逻辑错误。(2)在使用在使用判断判断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转移转移论题论题”或或“偷换偷换

8、论题论题”的逻辑错误。的逻辑错误。4、要求:同一思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不能混淆概念,也,也不能不能转移移论题。指思维主体无意(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关于概念的逻辑要求,将内涵或外延不同的概念视为相同,互相混淆。指思维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自觉)违反同一律关于概念的逻辑要求,将内涵或外延不同的概念故意混淆,或者把相同的概念故意说成是不同的,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指思维主体无意或故意违反同一律关于命题的逻辑要求,用另外一个与原论题无关的论题来代替原本需要论证的论题。老师:你是老师:你是怎样认识怎样认识孙

9、中山的?学生:老师,我孙中山的?学生:老师,我不认识不认识孙中山。孙中山。爸爸:你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以后打算怎么办?爸爸:你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以后打算怎么办?儿子:您经常说,儿子:您经常说,中国人民非常勤劳,我也是中国人,我怎么会懒呢中国人民非常勤劳,我也是中国人,我怎么会懒呢?在上世纪在上世纪8080年代初期,某单位召开的一次安全生产会议上,该单位年代初期,某单位召开的一次安全生产会议上,该单位的某领导发表了这样一段讲话:的某领导发表了这样一段讲话:“时间不多了,简单讲几句吧。今天是时间不多了,简单讲几句吧。今天是安安全生产会议全生产会议,我想讲几个与之有关的问题:一、关于,我想

10、讲几个与之有关的问题:一、关于绿化问题绿化问题;二、关于;二、关于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偷换概念:偷换概念:评价和理解评价和理解日常生活的交往日常生活的交往偷换概念:集体概念偷换概念:集体概念个体概念个体概念转移论题转移论题: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绿化问题、计划生育绿化问题、计划生育同一律:1.确定性2.A是A 3.偷换概念,转移论题 4.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同一对象 5.条件性我国逻辑学家金岳霖曾有以下通俗说明我国逻辑学家金岳霖曾有以下通俗说明:“西红柿是由西红柿是由苹果绿苹果绿变变红红的,的,当它是由绿变红的时候,它就是由绿变红的。当它是由绿变红的时候,它就是由绿变红的。当它是当它是绿绿的时候,它

11、就是的时候,它就是绿绿的。的。而当它成为而当它成为红红的时候,它就是的时候,它就是红红的了。的了。当然,它会有不绿不红的时候,当然,它会有不绿不红的时候,不错,可是当它是不错,可是当它是不绿不红不绿不红的时候,的时候,它就是它就是不绿不红不绿不红的。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同一律所反映的同一律所反映的不是形色状态或它们的变化,不是形色状态或它们的变化,而是形色状态和它们的变化的而是形色状态和它们的变化的确实性的同一确实性的同一。”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逻辑问题?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逻辑问题?说明:同一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说明:同一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

12、想认识的变化发展,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小时候的你天天尿床,长大后竟然如此乖巧听话努力曾经民不聊生的中国,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繁荣昌盛PART:02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2、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合乎合乎逻辑逻辑的思的思维维是具有是具有一致性一致性的思的思维维。要。要避免避免思思维维出出现现不融不融贯贯一一致致的的逻辑错误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1)(1)常用公式常用公式:“A不是非A”(不能自相矛盾)(不能自相矛盾)(2)(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在:在同一同

13、一时间、从、从同一同一方面、方面、对同一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象所形成的论断断 “A”“A”和和“非非A”(A”(表示表示对A A否定的否定的论断断)不能同真不能同真,其中,其中必有一假必有一假。例例1 1:小明想画一个小明想画一个方方的的圆圆。例例2 2:这几周的军训这几周的军训太紧张了太紧张了,但已经,但已经不知不觉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地过去了。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4、逻辑错误:(1)“概念概念”角度,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个对象角度,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个对象不能同时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不能同时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来反映。来反映。(2)“判断判断”角度角

14、度,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能同时作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3、要求:在同一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同一对象所形成象所形成的的论断断“A”“A”和和“非非A”A”不能不能断定它断定它们都成立都成立。例:例:同一个几何图形,不能既用同一个几何图形,不能既用“三角形三角形”又用又用“非三角形非三角形”来反映。来反映。例例1 1:今年研究生考试,我今年研究生考试,我有信心考上有信心考上,但却,但却没有把握没有把握。例例2 2:我我是长沙人是长沙人,也,也不是长沙人不是长沙人。“自相矛盾自相矛盾

15、”(不能都肯定,必有一假)(不能都肯定,必有一假)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区区别别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是思维是思维混乱的一种表现混乱的一种表现事物的客观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事物的客观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的允许逻辑矛盾是允许逻辑矛盾是诡辩论诡辩论的特征的特征承认辩证矛盾是承认辩证矛盾是辩证法辩证法的根本要求的根本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具有矛盾关系的论断,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事物固有的矛盾二重性事物固有的矛盾二重性的判断,的判断,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从不同方面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并不违反矛盾律。联联系系逻辑矛盾(自相矛盾

16、)逻辑矛盾(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矛盾的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矛盾的错误反映错误反映。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是正确把握客观矛盾的必要条件。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是正确把握客观矛盾的必要条件。比较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比较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5、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1)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断定事物:断定事物具有具有某种属性,又断定事物某种属性,又断定事物不具有不具有该属性;该属性;是是思维混乱思维混乱的表现,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的表现,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2)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断定事物同时具有两种:断定事物同时具有两种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相反相成的属性。的属性。任何科学都要求排除逻辑矛盾,又都要求认识事物任何科学都要求排除逻辑矛盾,又都要求认识事物 本身的辩证矛盾。本身的辩证矛盾。不是自相矛盾的。原因在于诗中的语句是对不同对象的描不是自相矛盾的。原因在于诗中的语句是对不同对象的描写,是不同对象的情况,写,是不同对象的情况,“静静”和和“幽幽”是人的心理感受,是人的心理感受,“噪噪”和和“鸣鸣”是外在环境描写是外在环境描写,二者形成了辩证的统一,二者形成了辩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