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三章

上传人:小萌新****ao 文档编号:35015348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三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物权变动物权变动重点知识重点知识 1.物权变动与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 2.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关系 3.公示方法: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 4.预告登记 5.价值较大的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规则:登记对抗主义第三章第三章 物权变动物权变动l引读案例引读案例 李某将自己所有的房屋一套卖给易某,房价为38万元,交易费用和办理登记手续由买方承担。李某收到房款后,将房子和房照一起交给易某,易某搬入居住,但一直未办理权属变更登记。3年后,李某得知此情后,以不动产登记的权利人身份诉请法院判决该买卖房屋合同无效,退还房款,返还房屋。易某则以交付房款并占有房屋为由,要求驳回李某的请求。第一节第一节 物权变

2、动模式和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物权变动模式和物权变动区分原则l物权变动概说物权变动概说 物权变动的概念物权变动的基本形态 l物权变动的模式选择物权变动的模式选择 物权变动的不同模式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评价l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 区分原则的概念区分原则的基本含义 实行区分原则的公示效力债权意思主义 登记对抗主义 公示要件主义物权形式主义第二节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l不动产登记的意义和性质不动产登记的意义和性质不动产登记的概念和意义不动产登记的概念和意义物权法第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动产登记

3、的性质不动产登记的性质契约登记制度 权利登记制度 托仑斯登记制度 l登记的类型登记的类型 实体权利登记和程序权利登记权利登记和表彰登记设权登记和宣示登记 本登记和预备登记 本登记 预备登记总登记变动登记 更正登记 回复登记涂销登记 预告登记异议登记l不动产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登记的一般效力不动产登记的一般效力 物权公示效力物权变动的根据效力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 善意保护效力警示效力 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变动登记的具体效力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变动登记的具体效力物权变动登记的一般规则作为生效要件的物权登记 作为对抗要件的物权登记 无须登记的物权变动登记错误的后果登记错误的后果 当事人登记错误

4、的责任登记机构错误登记的责任第三节第三节 动产交付动产交付l动产交付的概念动产交付的概念 动产交付的概念 动产交付的发展 动产物权交付的形态体系 l动产交付的具体形态动产交付的具体形态 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占有改定 经由占有辅助人为交付 经由占有媒介关系为交付 经由被指令人为交付 认可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的区分须因某种法律关系的存在使让与人有暂时占有让与物的必要性须让与人对于物已为直接或间接占有 l问题与思考案例思考案例思考 李某将自己所有的房屋一套卖给易某后,易某却不办理权属变更登记,因此,李某主张退钱、退房。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李某和易某之间的房屋所有权转移了吗?(2)如果房屋所有

5、权没有转移,李某还有权请求退钱、退房吗?(3)如果你作为本案的法官,你会怎样处理这个纠纷案件呢?重点问题重点问题(1)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物权公示的法律效力是什么?(3)动产交付有哪些不同形式?其基本含义和区别是什么?(4)不动产登记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5)简述不动产登记的各种类型及其意义。参考分析意见在本案李某和易某的交易行为中,买卖房屋的合同是债权行为,也就是合同行为。而买卖房屋的所有权才是物权行为。原因行为是房屋买卖合同,法律后果是房屋所有权的转移。本案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因而合同的效力没有问题。但是,李某将房屋和房照都交给易某后,易某没有进行物权变更登记,而不

6、动产的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是登记,没有登记就没有发生所有权转移的后果,易某尽管占有了这个房子,也使用了三年,但是他还是没有取得这栋房子的所有权。李某之所以可以基于物权登记簿上的权利人的身份起诉,就是因为法律仍然承认其为该房屋的所有权人。处理这个案件,还要看法官如何裁量。由于没有所有权的转移,可以让登记的权利人行使所有权,判决解除买卖合同;也可以责令易某进行登记,使其取得所有权。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合同已经履行完毕,想要解除合同存在障碍;同时,李某的行为具有恶意,应当受到法律的谴责,因此,依照后一种思路裁判,更符合民法的基本精神。2.重点题重点题(1)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物权公示的法律效力是什么?(3)动产交付有哪些不同形式?其基本含义和区别是什么?(4)不动产登记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5)简述不动产登记的各种类型及其意义。3.司考题司考题(1)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2)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3)预告登记(4)不动产登记的效力(5)拟制不动产(价值较大的动产)的物权变动规则 4.考研题考研题(1)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要件(2)商品房预售登记的效力:预告登记(3)不动产登记(4)动产交付(5)预告登记(6)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