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九章

上传人:小萌新****ao 文档编号:35015346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九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九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九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九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九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九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权法第五版》课件第九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l重点知识重点知识 1.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特征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效力 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第九章第九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l引读案例引读案例 乔某承包村里发包的水塘养鱼,经营效果很好。村委会为吸引投资,以该鱼塘涉及全村利益为由,对承包地进行调整,强行收回鱼塘,发包给能为本村投资的开发商的亲属承包。乔某无奈,诉请法院保护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l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l(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土地

2、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农业土地,采取家庭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农业土地,采取家庭承包、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依法对所承包的土地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依法对所承包的土地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用益物权。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用益物权。l(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民法通则民法通则 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 农农 村土地承包法村土地承包法 物权法物权法 l(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特征(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特征土

3、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具有特殊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具有特殊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标的物具有特殊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标的物具有特殊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目的具有特殊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目的具有特殊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生方式具有特定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生方式具有特定性l理论上有债权说和物权说两种观点。l我们认为,在我国立法上,已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进行规定。立法机关的立法说明中也明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作为立法目的,其性质已经法定化,没有必要再继续进行争论。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l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行为取得方式,是土地承

4、包经营权的法律行为取得方式,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与土地所有权人通过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与土地所有权人通过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或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有关当事或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有关当事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一、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l(一)基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而取得(一)基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而取得l(二)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而取得(二)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而取得l(三)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取得(三)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取得二、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二、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

5、因而取得l除了法律行为外,继承为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除了法律行为外,继承为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因而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l通常情况下,被继承人死亡,继承开始时,继承通常情况下,被继承人死亡,继承开始时,继承人即取得被继承人生前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即取得被继承人生前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不以公示为必要。但对于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的并不以公示为必要。但对于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的继承人,以及林地承包权人的继承人而言,非经继承人,以及林地承包权人的继承人而言,非经登记,继承人不能取得物权意义上的土地承包经登记,继承人不能取得物权意义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亦不得对抗第三

6、人。营权,亦不得对抗第三人。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效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效力l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和义务l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之后,即发生一定的法律效力,对外排除第三人非法侵害,对内发生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与土地所有权人(即发包人)之间的拘束力(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 占有、使用、收益权占有、使用、收益权 依法流转权依法流转权 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有权依法获得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有权依法获得 相应的补偿相应的补偿 其他权利其他权利(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义务(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义务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

7、建设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成永久性损害 二、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二、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和义务l(一)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一)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发包本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发包本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用的农村土地对承包土地的必要调整权对承包土地的必要调整权监督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监督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制止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制止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

8、行为行为l(二)土地所有权人的义务(二)土地所有权人的义务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义务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义务尊重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的义务尊重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的义务依照约定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生产、技术、依照约定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的义务信息服务的义务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义务的义务 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一、土地承包经营权基于特定事由而消灭一、土地承包经营权基于特定事由而消灭l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既有

9、物权消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既有物权消灭的一般事由,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定消灭灭的一般事由,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定消灭事由。事由。(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前收回(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前收回(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前交回(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前交回(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届满(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届满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依照物权消灭的一般事由而消灭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依照物权消灭的一般事由而消灭承包地被征收承包地被征收承包地灭失或使用价值丧失承包地灭失或使用价值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死亡无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死亡无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继承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

10、转让 【问题与思考】【问题与思考】l1案例思考案例思考村委会为吸引投资,以该水塘涉及到全村利益为由,村委会为吸引投资,以该水塘涉及到全村利益为由,强行收回乔某承包的鱼塘。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强行收回乔某承包的鱼塘。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是什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是什么?(2)土地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经营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3)土地所有权人)土地所有权人的权利义务是什么?(的权利义务是什么?(4)村委会提出的吸引投资、)村委会提出的吸引投资、涉及全村利益的调整承包地的理由是否成立?(涉及全村利益的调整承包地的理由是否成立?(5)对这样的

11、纠纷案件应当如何处理?对这样的纠纷案件应当如何处理?参考分析意见参考分析意见l在本案中,乔某取得鱼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通过与村委会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取得的,是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是用益物权,乔某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就受到物权法、土地承包经营法等法律的保护,取得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和依法流转权,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权利,以及其他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侵害这些权利,即使作为发包人的村委会也不能侵害这些权利。l村委会是土地所有权人,其所有的土地在设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后,必须尊重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履行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义务、

12、尊重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的义务、依照约定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的义务和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义务,不得违法收回承包地。l村委会收回乔某承包鱼塘的理由是,将其交给能够为本村投资的开发商的亲属承包,以增加全村村民的利益,因为这是该开发商答应投资的条件。依照法律规定,这都不是收回承包鱼塘的正当理由,不能因此而收回承包地。乔某据此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保护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有正当理由的,法院应当支持。l 2重点题重点题(1)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哪些法律特征?(2)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永佃权有哪些不同?(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些?(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有哪些原因?问题与思考问题与思考l3.司考题司考题l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定l4.考研题考研题l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