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新疆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陶** 文档编号:35011576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新疆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新疆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新疆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新疆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新疆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新疆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新疆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生物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 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详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A正确。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正确。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

2、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C错误。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2. 生长在新疆荒漠地区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矮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缺少水分B. 阳光不足C. 温度过高D. 空气污染【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

3、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详解】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生物的分布,水分较多的地区生物分布多,干旱地区生物分布少。例如: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的种类繁多,而干旱的沙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生存。新疆荒漠地区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矮小,这是与荒漠环境中缺水相适应的。故选A。【点睛】解答该题要正确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3. 下列动物的体色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是( )A. 芦花鸡的红鸡冠B. 孔雀漂亮的羽毛C. 北极熊白色的体色D. 大熊猫黑白相间的体色【答案】C【解析】【分析

4、】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适者生存。A. 芦花鸡具有鲜红的红鸡冠和艳丽的羽毛,可以吸引母鸡,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不符合题意。B.在繁殖期间,雄孔雀靠展示艳丽的尾羽来吸引雌孔雀,这是动物的一种生殖行为,不符合题意。C.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符合题意。D.大熊猫黑白相间的体色,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物性状的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4. 若食物链“草虫鸟鹰”所在环境被某重金属汞污染,则

5、哪一项的体内重金属汞积累最多A. 鹰B. 虫C. 鸟D. 草【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详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草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是最高级消费者,则鹰的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富集现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

6、统组成是( )A. 食物链和食物网B.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详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错误。B.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错误。CD.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

7、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6. 某植物已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结种子,它应归为 ( )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被子植物D. 裸子植物【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

8、代。【详解】A、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产生孢子,C、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D、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故A、C、D都不符合题意。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符合题意。【点睛】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各种植物类群的特征。7. 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结构是A. 胚根B. 种皮C. 胚乳D. 胚芽【答案】C【解析】【分析】玉米是单子叶植物

9、 ,其种子的结构由果皮(和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乳中储存着营养物质。【详解】A、胚根是种子植物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胚的下部未发育的根,遇碘液不变色,A不符合题意。B、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黏在一起,种皮起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遇碘液不变色,B不符合题意。C、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所以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胚乳,C符合题意。D、胚芽是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与胚轴相连,它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遇碘液不变色,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

10、】理解掌握玉米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8. 我们喝的豆浆,其营养主要是从大豆种子哪一结构中获取的( )A. 胚根B. 胚芽C. 子叶D. 胚乳【答案】C【解析】【分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贮存营养物质,据此答题。【详解】ABC.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起保护作用;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子叶肥厚,贮存营养物质。因此,我们喝的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从大豆种子的子叶中获取的,AB错误,C正确。D.胚乳是单子叶植物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错误。故选C。【点睛

11、】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9. 早春播种,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湿度B. 提高地温C. 防止风沙D. 防治害虫【答案】B【解析】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详解】早春播种时,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从而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因此,早春播种,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温。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10.

12、 在豌豆荚中有很多个豌豆粒,它们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形成的( )A. 许多朵花B. 多枚雄蕊C. 多枚胚珠D. 多个受精卵【答案】C【解析】【分析】当一朵花经过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详解】一朵花经过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子房将发育成植物的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受精卵发育为胚,珠被发育为种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因此,豌豆粒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许多豌豆粒,就由多枚胚珠发育而成。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11.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A. 有机物B.

13、蛋白质C. 无机盐D. 水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考点: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12. 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的化石证据是( )A. 恐龙B. 三叶虫C. 始祖马D. 始祖鸟【答案】D【解析】【分析】化石是证明生物进

14、化的最重要的证据,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详解】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故选D。【点睛】知道始祖鸟化石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

15、键。13. 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A. 实验法B. 抽样法C. 比较法D. 模拟法【答案】C【解析】【详解】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A不符合题意;抽样调查: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要如实记录;要进行整理和分析;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B不符合题意;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发现他们有许多共同特征,科学家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推测它们是有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所以用了比较法,C符合题意;模拟实验是模拟原先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例如,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的模拟实验,D不符合题意。14. 下列哪一项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A.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B. 植物造林和改善植被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毁林围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