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3 物态变化(教师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35003699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3 物态变化(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3 物态变化(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3 物态变化(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3 物态变化(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3 物态变化(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3 物态变化(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3 物态变化(教师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 物态变化强化训练一、单选题1(四川成都中考)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答案】D【解析】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故选D。2(广西柳州中考)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2、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冰是晶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故选D。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冰雪的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云海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白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广西桂林中考)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B沥青C冰块D石蜡【答案】C【解析】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

3、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C。5(山东菏泽中考)下面四幅图片所展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冰雪融化B滴水成冰C气结成露D气凝结霜【答案】B【解析】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是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故B符合题意;气结成露,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气凝结霜,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青海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考)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夏天,清晨草叶或

4、树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答案】B【解析】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符合题意;霜是气态变成固态的凝华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广西河池中考)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有“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答案】B【解析】冰棍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冰棍

5、化了是熔化现象,故B正确;“白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C错误;冰棍是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8(辽宁锦州中考)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答案】A【解析】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一会儿瓶的外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水烧开时,壶嘴出现了“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题意;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樟脑球升华由

6、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B不符合题意;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水蒸发形成了水蒸汽,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燃烧的蜡烛在“流泪”,是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江苏宿迁中考)下列图示现象或应用中的物态变化是吸热过程的是()A用冰袋降温B花瓣上的露珠C美丽的雾D白雪和冰凌【答案】A【解析】用冰袋降温是利用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花瓣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白雪和冰凌是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湖北荆州中考)以下跟汽车有

7、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答案】A【解析】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A符合题意;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液体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使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温度降低到0时不至于结冰,降低水的凝固点,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由液体变为气体汽化时吸收热量、制冷剂由气体变为液

8、体液化时放出热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湖北十堰中考)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答案】C【解析】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风吸收人体的热量,在室内,风也不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2(山东威海中考)

9、下列对谚语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答案】C【解析】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雪是高空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3(江苏常州中考)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

10、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_。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 _(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 _(安全/不安全)。【答案】乙 不能 安全 【解析】乙是体温计,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回去,可以知道是否超标。外界温度高,取出温度计示数会上升,不能取出。示数为5,小于8,安全。14(安徽中考)在我国“祝融号” 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_(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答案】凝固【解析】正十一烷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

11、间温度低时会放热从液态变为固态,这个过程叫凝固。15(广东中考)固态、液态和_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物质的_态,该物质由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答案】气态 液 熔化 【解析】固液气三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分子间作用力大,有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液态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固体间,无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气态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无固定形状,无固定体积,因此图乙表示液态。从甲到乙状态,是固变液的过程,叫熔化。16(山东淄博中考)“做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

12、,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 _(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答案】液化 降低 【解析】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烧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气压减小。由于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17(辽宁鞍山中考)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填“吸热”或“放热”);将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答案】保持不变 放热 凝华 【解析】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打开锅盖取粽

13、子时,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为小水滴,液化放热,故要注意防烫伤。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冰晶。18(江苏苏州中考)如图是插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汽化/液化),热棒应采用_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答案】汽化 导热性 【解析】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对路基进行降温。为了提高散热效率,热棒应用导热性好的材料。19(湖北黄冈中考)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空调电扇,先将空可乐瓶的瓶盖旋紧,去掉瓶底,开口朝上,倒入适量的冰水混合物

14、,再将其固定在电扇的后而,打开电扇就能感受到凉风,感到凉爽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瓶里的冰熔化_,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其中之二是空气流动加快,瓶里的水蒸发_(选填“加快”或“减慢”),使空气温度降低得更多。【答案】吸热 加快 【解析】由于房间的温度高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所以会发生热传递,即冰水混合物会从房间里吸收热量,然后熔化,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流动加快,瓶里的水蒸发变快,能吸收更多的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得更多。20(辽宁沈阳中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和_现象【答案】液化 凝华 【解析】露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三、简答题21(山东东营中考)晾晒衣服时,人们通常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这样衣服干燥的更快。试解释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答案】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及液体的温度有关。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就越快,故晾晒衣服时,人们通常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这样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