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训练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上传人:厚*** 文档编号:35003391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训练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训练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训练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训练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考点一:电荷相互作用的应用1.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 则小芳( ) A.得到电子B.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C.得到原子核D.失去电子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D.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3.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C.导体的电阻大小只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D.电学中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4.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5.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外壳用电器必须使用两脚插头B.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6.通常情况下,塑料梳子是_(填“导体”或“绝缘体”)。小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_现象,头发与梳子相互吸引说明它们带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7.如图甲,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_,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图乙所示的自制的验

3、电器的回形针,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因为_,用手不停地捋图丙中塑料细丝,会越捋越_(蓬松/靠拢)8.如图,悬挂在一起的两个气球,被毛织品摩擦过后彼此排斥分开,此时两个气球带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气球是因为_而带电。考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2.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B

4、.乙带负电,丙带负电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3.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 4.甲、乙两个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C.两球中一定一球带电,另一球不带电D.两球中至少有一球带电,另一球可能带电,可能不带电5.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

5、电,丙球一定带负电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正电荷发生了转移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D.家庭中使用的电热水器的发热体用的是超导材料7.三个悬挂着的轻质带电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甲、乙、丙的带电情况( )A.甲、乙球带异种电荷B.乙、丙球带同种电荷C.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丙球带负电荷D.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丙球带正电荷8.小明在“探究电荷的作用规律”时,让a、b、c三个小球都带上电荷,已知a小球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过的,则 c小球应带_电荷。验电器就是利用_两个小球(选填“ab”、“a

6、c”或“bc”)间的作用规律来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冬天的夜晚,人们从身上换下毛衣时,常可看见有“火花”出现,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_(选填“创造”或“分开”)了电荷。9.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带同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排斥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测微小力的电子秤和两个带同种电荷的金属球A、B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他们先将电子秤调零,如图(a)所示。然后让金属球A、B分别带等量同种电荷,带电体间排斥力的大小通过电子秤的示数观察。己知如图(c)、(d)中A、B球间距相同,且大于如图(b)中A、B球间距;如图(b)、(c)中A,B球电量相等,且大于如图(d)中A、B球的电量。实验现

7、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如图(b)和(c)中电子秤示数和相关条件可得: _分析比较如图(c)和(d)中电子秤示数和相关条件可得:_ 10.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当小军在“探索与发现A厅”看到自己的同学在静电台上“怒发冲冠”时,感到非常惊奇,他特别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参观回来后他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小军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距离不同的P1、P2、P3处,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这个实验成功再现了他在科技馆所看到的现象请你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

8、是什么? (2)请你根据这一实验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11.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从而_。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选填“得到”、“失去”或“创造”)了电子。 (2)根据你的分析,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毛皮_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实验证明自然界存在_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为_电荷。 考点三:验电器的原理1.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

9、是( )A.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B.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C.电流方向为乙甲,甲、乙张角不变D.因为只有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甲、乙箔片张角都不变2.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所示,则( )A.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B带正电荷B.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B带正电荷C.棒中有持续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D.以上都不对3.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现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发现甲金属箔张角变小,乙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验电器金属箔张开是因为

10、它们带同种电荷B.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甲流向乙C.正电荷从甲移到乙,所以两个验电器都带正电荷D.电子从乙移到甲,所以甲带正电,乙带正电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它们相互排斥,则小球_(选填“带正电”、“带负电”、“可能带电可能不带电”);用这根橡胶棒靠近另一轻质小球,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_(选填“带正电”、“带负电”、“可能带电可能不带电”);验电器是根据 _的原理制成的。 5.如图所示,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a上的一些_转移到b上,所以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瞬时电流方向_(选填“ab”、“ba”)。6.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

11、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如图1所示,将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直接接触,观察验电器金箔是否张开,即可判断导体是否带电导体所带电荷量越多,验电器金箔张角越大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带电体对轻小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他们用验电器和一个悬挂的轻质小球B进行了图2所示的实验他们让验电器的金属球A带电,A所带电荷量的多少可以通过观察验电器金箔张角大小来观察,并将验电器的A球放到离轻质小球B不同距离处已知图2(b)、(d)中,A球与B球初始位置的距离相同,图2(c)中A球与B球初始位置的距离小于图2(b)、(d)中两球初始位置的距离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比较图2中的(b)与(c)可知,_

12、;比较图2中的(b)与(d)可知,_ 参考答案考点一:电荷相互作用的应用1.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 则小芳( ) A.得到电子B.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C.得到原子核D.失去电子【答案】B 【解析】由图知道,金属球使小芳带电,且头发都带有同种电荷,所以,由于头发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但头发所带电荷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故只有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D.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答案】D 【解析】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塑料尺可以吸引轻小物体;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空气被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挂钩压在瓷砖上,A不符合题意;B、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B不符合题意;C、行驶的汽车,因为车外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窗外,C不符合题意。D、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摩擦起电,手带了电,会吸引轻小物体,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C.导体的电阻大小只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