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可为”到“有为”关键在于“为”作文

芝****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15KB
约2页
文档ID:350024969
从“可为”到“有为”关键在于“为”作文_第1页
1/2

从“可为”到“有为”关键在于“为”作文讨论“可为与有为”这一话题必须弄清楚“可为”与“有为”这两个词的含义,可,值得;能够可见 “可为” 在这里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值得做的”即有价值的事,二是“能够做的”,即有能力做的事相对于“可为”,“有为”就简单得多,在这里是有作为之意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大有作为的人,想大有作为首先要知道哪些事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哪些是值得做的事,另外要有能力做这些事这还不够,关键还在于“为”,要去做,临渊徒羡鱼,不如去结网   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为者,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时代大有作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为者呢?我想这个观点不会有人反对——面对应为且能为事必为之,是谓有为者以此标准来进行判断,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等革命烈士,他们处在中国生死存亡的关头,救亡图存是历史交个他们的使命,是那个时代最值得做的事,并且他们都有能力,比如李大钊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他是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条救中国的道路,可以说有能力去做值得做的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对大钊先生 “可为”的高度概括,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努力去“为”了,而且是用自己的生命去“为”, 牺牲时李大钊38岁,夏明翰28岁,方志敏36岁,杨靖宇35岁,可以肯定的说,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有为者,同样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时代楷模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有为者。

  诚然“可为”“为”都是“有为”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等待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之后再去“为”革命烈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明知不可而“为”之,在革命尚在“星星之火”时期,他们勉励而为之,甚至为之献出生命只汲汲于自己的利益得失的才会“坐等条件成熟”,没有把自己的理想融入时代才会“内卷”“躺平”,从“可为”到“有为”关键还在于“为”   我们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时代是命题者,我们是答卷者,人民是阅卷者我们怎样才能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培植远大的家国情怀,不断增长自己的本领,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去“为”,则“有为”目标可期矣!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