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高职单招2023年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000770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高职单招2023年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职单招2023年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职单招2023年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高职单招2023年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高职单招2023年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市高职单招2023年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10题)1.设xR,则“x1”是“x3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若,则等于()A.B.C.D.3.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c=2,cosA=2/3,则b=()A.B.C.2D.34.设集合=1,2,3,4,5,6,M=1,3,5,则CUM=()A.2,4,6 B.1.3,5 C.1,2,4 D.U5.若集合A=0,1,2,3,4,A=1,2,4,则AB=()A.|0,1,2,3

2、,4 B.1,2,3,4 C.1,2 D.06.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S的值是( )A.-1 B.1/2 C.2 D.17.设f(x)=,则f(x)是(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8.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的值为()A.0 B.-8 C.2 D.109.A.3B.8C.10.在等差数列an中,如果a3+a4+a5+a6+a7+a8=30,则数列的前10项的和S10为()A.30 B.40 C.50 D.60二、填空题(10题)11.执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则输出的k的值为_.12.一个口袋中装有大

3、小相同、质地均匀的两个红球和两个白球,从中任意取出两个,则这两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是_.13.不等式(x-4)(x + 5)0的解集是。14.15.秦九昭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所著的数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昭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昭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3,4,则输出v的值为_.16.17.五位同学站成一排,其中甲既不站在排头也不站在排尾的排法有_种.18.某校有老师200名,男学生1200名,女学生1000名,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40的样本,则从女生中抽取的人数为_.19.己知三个数成等

4、差数列,他们的和为18,平方和是116,则这三个数从小到大依次是_.20.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_.三、计算题(5题)21.在等差数列an中,前n项和为Sn,且S4=-62,S6=-75,求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2.已知函数y=cos2x + 3sin2x,x R求:(1) 函数的值域;(2)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3.甲、乙两人进行投篮训练,己知甲投球命中的概率是1/2,乙投球命中的概率是3/5,且两人投球命中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1) 若两人各投球1次,求恰有1人命中的概率;(2) 若两人各投球2次,求这4次投球中至少有1次命中的概率.24.从含有2件次品的7件产品中,任取2件产品,求

5、以下事件的概率.(1)恰有2件次品的概率P1;(2)恰有1件次品的概率P2.25.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x|x0 ,且满足.(1) 求函数f(x)的解析式;(2) 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并简单说明理由.四、简答题(10题)26.已知双曲线C的方程为,离心率,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求双曲线C的方程27.计算28.化简29.已知函数:,求x的取值范围。30.证明:函数是奇函数31.由三个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他们的倒数和是,求这三个数32.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PA丄BC,PA=a,EC=b,PA,BC的公垂线EF=h,求三棱锥的体积33.已知向量a=(1,2),b=(x,1),=a+2

6、b, v=2a-b且/v;求实数x。3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求:(1)通项公式(2)a1+a3+a5+a25的值35.解关于x的不等式五、解答题(10题)36.已知函数f(x)=ax2-6ln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1;(1)求实数a,b的值;(2)求f(x)的最小值.37.如图,ABCD-A1B1C1D1为长方体.(1)求证:B1D1/平面BC1D;(2)若BC=CC1,,求直线BC1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38.已知函数f(x)=log21+x/1-x.(1)求f(x)的定义域;(2)讨论f(x)的奇偶性;(3)用定义讨论f(x)的单调性.39.如图,在四棱锥PAB

7、CD中,平面PAD丄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连接BD求证:(1)直线EF/平面PCD;(2)平面BEF丄平面PAD.4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D,AB的中点.(1)求证:EF/平面CB1D1;(2)求证:平面CAA1C1丄平面CB1D141.数列的前n项和Sn,且求(1)a2,a3,a4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2)a2+a4+a6+a2n的值42.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在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求此山

8、的高度CD。43.44.A.90 B.100 C.145 D.19045.已知等比数列an,a1=2,a4=16.(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nan的前n项和Sn.六、单选题(0题)46.由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小于十位数的共有()A.210 B.360 C.464 D.600参考答案1.C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由x1知,x31;由x31可推出x1.2.D设t=2n-1,则St=t(t+1+1)=t(t+2),故Sn=n(n+2)。3.D解三角形的余弦定理.由余弦定理,得5=b2+22-2b22/3,解得b=3(b=1/3舍去)

9、,4.A补集的运算.CuM=2,4,6.5.A集合的并集.AB是找出所有元素写在同一个集合中.6.C7.C由于f(-x)不等于f(x)也不等于f(-x)。8.B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性质.由k=4-m/m+2=-2,得m=-8.9.A10.C11.5程序框图的运算.由题意,执行程序框图,可得k=1,S=1,S=3,k=2不满足条件S16,S=8,k=3不满足条件S16,S=16,k=4不满足条件S16,S=27,k=5满足条件S16,退出循环,输出k的值为5.故答案为:5.12.1/3古典概型及概率计算公式.两个红球的编号为1,2两个白球的编号为3,4,任取两个的基本事件有(1,2),(1,3),

10、(1,4),(2,3),(2,4),(3,4),两球颜色相同的事件有(1,2)和(3,4),故两球颜色相同概率为2/6=1/313.x|x4或x4或x-5。14.015.100程序框图的运算.初始值n=3,x=4,程序运行过程如下表所示:v=1,i=2,v=14+2=6,i=1,v=64+l=25,i=0,v=254+0=100,i=-1跳出循环,输出v的值为100.16.5617.72,18.100分层抽样方法.各层之比为200:1200:1000=1:6:5推出从女生中抽取的人数2405/12=100.19.4、6、820.2n,21.解:设首项为a1、公差为d,依题意:4a1+6d=-6

11、2;6a1+15d=-75解得a1=-20,d=3,an=a1+(n-1)d=3n-2322.23.24.25.26.27.28.sin29.X430.证明:则,此函数为奇函数31.设等比数列的三个正数为,a,aq由题意得解得,a=4,q=1或q=解得这三个数为1,4,16或16,4,132.33./v(2x+1.4)=(2-x,3)得34.35.36.37.(1)ABCD-A1B1C1D1为长方体,所以B1D1/BD,又BD包含于平面BC1D,B1D1不包含BC1D,所以B1D1/平面BC1D(2)因为ABCD-A1B1C1D1为长方体,CC1平面ABCD,所以BC为BC1在平面ABCD内的

12、射影,所以角C1BC为与ABCD夹角,在RtC1BC,BC=CC1所以角C1BC=45,所以直线BC1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为45.38.(1)要使函数f(x)=21+x/1-x有意义,则须1+x/1-x0解得-1x1,所以f(x)的定义域为x|-1x1.(2)因为f(x)的定义域为x|-1x1,且f(-x)=2(1+x/1-x)-1=-21+x/1-x=-f(x).所以f(x)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3)设-1x1x21,则f(x1)-f(x2)=log1+x1/1+x2=(1+x1)(1-x2)f(1-x1)(1+x2)-1x1x2139.(1)如图,在APAD中,因为E,F

13、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又因为EF不包含于平面PCD,PD包含于平面PCD,所以直线EF/平面PCD.(2)因为AB=AD,BAD=60,所以ABD为正三角形.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所以BF包含于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又因为BF包含于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40.(1)如图,连接BD,在正方体AC1中,对角线BD/B1D1.又因为,E,F分别为棱AD,AB的中点,所以EF/BD,所以EF/B1D1,又因为B1D1包含于平面CB1D1,所以EF/平面CB1D1.41.42.43.44.B45.4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