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合饲料专题分析报告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82589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混合饲料专题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预混合饲料专题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预混合饲料专题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预混合饲料专题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预混合饲料专题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混合饲料专题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混合饲料专题分析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混合饲料专题分析报告将饲料加工工艺学与动物营养学有机结合,按照细分品种、细分阶段、精细饲养的要求,构建适宜加工工艺及质量安全指标体系,推动饲料产品细分加工。适应饲料生产节能降耗的需要,改进粉碎、热加工等关键工艺。完善液态饲料、软颗粒、膏状等新形态饲料加工工艺。针对水分、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等关键指标,发展饲料加工质量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2015年,全国蛋白饲料原料总消费量6750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80%,比201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豆粕5050万吨,基本依靠进口大豆生产,菜籽粕1060万吨,30%依靠进口菜籽生产,鱼粉150万吨,85%靠进口。未来5年,我国蛋白饲料原料需求预计年

2、均增长100125万吨,约为十二五期间的一半;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部分地区推广粮改豆和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将适度提高自给能力;再加上进口品种和来源地增加,蛋白饲料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有望得到改善。但是,我国耕地资源优先用于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蛋白饲料原料依靠进口的格局不会改变。一、 提升饲料加工水平(一)提升饲料加工装备水平以专业化、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高效低耗、绿色环保、安全卫生为导向,推动饲料加工装备升级。提高原料接收、粉碎、调质、膨化、膨胀、冷却、干燥、筛分、包装、码垛等关键设备的可靠性、使用寿命、智能化和自清洁水平。在饲料企业推广码垛装备等智能机械装备。提高饲料加工装备

3、及其控制系统的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水平,降低使用和维修费用。(二)推广精细加工工艺将饲料加工工艺学与动物营养学有机结合,按照细分品种、细分阶段、精细饲养的要求,构建适宜加工工艺及质量安全指标体系,推动饲料产品细分加工。适应饲料生产节能降耗的需要,改进粉碎、热加工等关键工艺。完善液态饲料、软颗粒、膏状等新形态饲料加工工艺。针对水分、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等关键指标,发展饲料加工质量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三)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督促饲料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培训。鼓励饲料企业采用先进除尘工艺与设备,配备饲料生产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在生

4、产许可现场审核、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现场验收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条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检查。二、 提高饲料安全保障水平(一)健全规范标准制定自行配制饲料使用规范,指导养殖者严格遵守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针对主要饲料添加剂和单一饲料品种,制定生产企业设立条件,指导各地规范生产许可审批。制定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标准规范,引导宠物饲料产业快速发展。修订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制定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修订完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针对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制定检测标准。(二)健全监管体系将饲料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纳入农业执

5、法能力建设规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范围,推动地方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针对新型非法添加物、霉菌毒素、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突出问题,加强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整合饲料行政许可、质量安全监测、生产统计等信息系统,构建饲料行业管理大数据平台。(三)健全监管制度加强省级行政许可专家审核队伍建设,严格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条件;加强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审定、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工作,着力提高审批效率;落实简政放权、清理中介要求,规范行政许可审批程序。全面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组织开展部级和省级示范创建,实现生产许可换证与规范验收同步审核;鼓励饲料

6、生产企业建立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全程追溯管理。健全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完善年度监测计划,加强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能力建设,强化检打联动和检防联动。(四)健全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完善监管档案记录。以瘦肉精等突出问题治理为重点,健全跨省案件通报协查、涉嫌犯罪案件移送、重大案件督办等工作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以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为重点,探索建立安全风险快速预警机制。加强饲料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抽查等信用信息公开,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支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工作。三、 饲料行业主要

7、壁垒饲料行业作为养殖业的上游产业,受客户需求影响较大。在行业发展初期,由于中小散户对产品要求不高,饲料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但随着下游养殖业规模化的提高,对饲料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推动饲料行业进入门槛相应提高。(一)饲料行业政策性壁垒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饲料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热点。我国对饲料行业建立生产许可制度,以规范行业秩序、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并加强产业规制。2012年,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要求设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需取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明确了研制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在投入生产前需提出审定

8、申请,取得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后才可投入生产;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并发布质量安全预警信息。2017年,农业部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设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需要具备厂房、设备和仓储设施、专职技术人员、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制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生产环境、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等条件。国家出台的各项制度规范形成了饲料行业的政策性壁垒,相对严格的行业管理和较高的质量要求

9、,一定程度限制了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企业进入行业及淘汰不规范企业。(二)饲料行业技术壁垒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量技术落后且管理粗放的小规模企业逐渐被迫退出市场,而行业领先企业以核心技术为支撑,全面提升产品性价比,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饲料行业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新产品的持续推出、饲料配方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在饲料配方技术上,科学的饲料配方有助于促进动物高效生长,降低饲料成本,降低养殖风险,从而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但要掌握饲料配方技术需具备充足的时间积累及专业的技术水平。首先,因饲料配方主要根据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和动物营养需求进行匹配定制,而两者受不同因素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开展长期基

10、础性研究工作,构建并充实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参数数据库和动物营养需求数据库,才能设计出高性价比饲料配方。其次,掌握饲料配方技术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饲料企业需根据国家监管要求提高、行业发展趋势变动及动物营养需求变化等因素,不断研发优化饲料配方,持续保持产品市场竞争力。这亦要求饲料企业拥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并富有创造力的研发团队,进行持续产品技术研发,建立长效研发机制。因此,对于众多中小饲料企业而言,需要长期建立的独特营养配方体系、持续较高的研发投入及优质研发团队配置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在生产加工工艺上,由于生产饲料的各种原料种类、物料形态、对湿度及温度的敏感度等均存在差异,要确保产品功能及效果,需对

11、生产数据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建立统计分析数据库并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同时,随着饲料行业内生产环节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覆盖率持续提高,需要实时关注最新设备技术的发展,并结合行业实际生产状况适时引入新设备。只有持续专注于加强生产工艺技术更新及改进的企业,才能有效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应对外部环境变动,从而获得下游养殖户的认可与信赖。因此,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三)饲料行业规模和资金壁垒由于饲料产品存在销售半径的限制,饲料企业主要采取属地经营模式,在多个不同销售集中区域均设立生产企业,以扩大销售覆盖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建设工厂、购买机器设备、人力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饲料企业的资

12、金实力提出较高要求;与此同时,作为饲料产品成本中占比最高的原材料玉米、豆粕、鱼粉等大宗商品,因价格波动相对较大,需要企业具有充足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从而避免影响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运行。对于大型饲料企业而言,通常采用集中采购方式,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增强议价能力,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加强对原料的质量控制。与此同时,在饲料业务实际经营中,在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都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资金周转能力,资金实力成为进入饲料行业的限制性因素之一。而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扩大生产规模并发挥规模优势,因此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随着行业集中度与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兼并重组和整合力度加大,资金壁垒将进一步

13、提高。(四)饲料行业销售渠道壁垒由于我国养殖行业目前仍然呈现出分散经营的产业格局,因此上游饲料企业相应主要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以扩大销售覆盖范围。在直销模式下,饲料企业建立并开拓直销渠道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及时间,由于企业销售客户主要为规模化养殖企业,该类客户对上游饲料企业在产品品质、专业化服务能力、产品供货及时性等方面均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具备前述特质的饲料企业才能与该类客户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若饲料企业与直销客户已建立起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则客户粘性相对较大,新进入者由于知名度和认可度较低,销售渠道开拓的难度较大,难以抢占市场份额,面临较高的销售渠道壁垒。在经销模式下,饲料

14、企业通常选择在当地具有一定资金实力、良好信誉、执行力强以及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的经销商进行合作,利用经销商所掌握的区域渠道资源,实现销售范围的扩大及销售渠道的下沉。但要建立起优质稳固的经销体系需要企业长时间的积累,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经销商筛选、开拓及关系维护,而新进入者在短期内很难建立起规模化的经销渠道,形成一定的销售渠道壁垒。(五)饲料行业管理壁垒随着饲料行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饲料企业的竞争不再限于打价格战,而是在产品质量、配套服务水平、渠道建设、研发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竞争,这要求饲料企业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以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同时,随着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人力成本持续上涨、产品同质化

15、程度较为严重,也对饲料企业在采购、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控制、销售渠道、售后服务方面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行业内现有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提高管理能力,而新进入者无法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各方面管理水平以有效应对市场变动和竞争,存在一定的管理壁垒。四、 饲料加工装备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全国共生产成套饲料加工机组1349套,其中时产10吨以上的968套,占72%。与2010年相比,饲料加工机组总套数减少17%,时产10吨以上机组数增加61%,占比提高近1倍。饲料专业化和精细化加工快速发展,对饲料原料进行膨化、膨胀等预处理以及微粉碎、超微粉碎、高效调质、后熟化、液体后喷涂等先进工艺应

16、用日趋广泛。码垛机器人在大中型饲料企业快速推广,散装饲料在现代化养殖企业普遍应用。五、 饲料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一)猪饲料配方技术饲料配方是保证生猪获得充分全面营养的关键技术,是实现饲料生产的核心。饲料配方设计需综合考虑生猪所处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养殖环境、经济效益等因素,将不同饲料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而成。饲料配方技术形成需要企业长期进行研发投入、生产市场数据经验积累,不断寻找更经济高效的原料并根据市场环境变动持续调整优化配方。目前我国部分优秀的饲料企业在饲料配方技术方面已经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二)饲料行业原料质量检测技术饲料原料质量对于饲料安全性、营养价值、饲料转化率水平至关重要。饲料产品原料种类众多且来源广泛,包括玉米类能量饲料原料、豆粕及鱼粉类蛋白质饲料原料以及其他氨基酸、维生素等。原料品质及营养价值因受生产地、加工技术、运输及储藏等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