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34982557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3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冠病毒导致很多患者嗅觉失灵,这是一个医学事实,也是一个有哲学“味道”的事件。新冠病毒感染鼻腔导致炎症,进而损害神经细胞。可用于向嗅球发送气味信号的轴突的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引起患者的嗅觉感知减弱或完全丧失。新冠病毒大流行精准打击了现代社会系统。全球化模式下,新冠病毒“使各地的医疗系统、社会管理系统、经济运作和相关物质资源系统猝不及防而陷入困境,使传染病由单纯的疾病问题变成了社会、政治和经济互相叠加的问

2、题。不仅如此,嗅觉失灵还标志着现代系统“祛魅”的再度深化。“眼耳鼻舌身”对应着“视听嗅味触”的感知体验,视觉和听觉关联着光波和声波的“形式”,通常能如实表征环境中的对象和属性。相比之下,味道至今仍是可疑之魅:嗅觉、味觉和触觉三种感知模态相互作用,环境中的化学“质料”与主观心理预期发生互动,才让我们拥有丰富的味道体验。味觉是奇特的,因为舌头能提供的,只有咸、甜、酸、苦、鲜和金属味。然而我们在品尝美食时,却能感知松脆的酥饼、软糯的玉米和甜腻的蛋糕。舌头没有酥饼、玉米或蛋糕的味觉感受器,这些可识别的味道,也不能从基本风味中炮制出来。味觉的感知对象是“风味”而非“味道”。丰富的味道,必须借助触觉和嗅觉

3、。嗅觉与视听感知系统不同,嗅觉受体直接接触环境,不仅是环境物质进入身体的“守门人”,在寻求配偶、躲避危险、调节情绪和唤醒记忆等方面,嗅觉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上有一种“普鲁斯特现象”,说的是气味能够唤醒久远的回忆。嗅觉是唯一不经丘脑直接投射到杏仁核的感知系统,气味记忆因而持久不衰,这大概是普鲁斯特现象形成的原因。难怪诗人北岛会写道:关于北京,首先让我感到的是气味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味道有赖于我们主观的“心理建设”,然而现代人的生活却是越来越“没有味道”。事情就像毕威尔逊指出的那样,现代人的饮食往往在一种“感官断线”的状态下进行:你用手机下单一顿晚餐,食物藏于包裹内送达,在准备吃下第一口前,

4、你闻不到甚至看不到它们。(摘编自王球作为祛魅的“祛味”)材料二: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特定的嗅觉表达,已经认识到嗅觉的多种场合运用。鼻子作为嗅觉器官,早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如荀子正名的香、臭、芬自以鼻异,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都提到了鼻子对气味的辨别功能,显示着人们对嗅觉机理进行的初步探索。先秦时期有着丰富的嗅觉表达。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臭”,臭有二义,一是泛指所有的气味,二是专指恶臭而言。如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民食果藤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这里的“腥臊恶臭”即是对不好气味的名称表达。对于美好气味的认识,在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如芬芳、馨香、芳

5、菲菲、芯芯芬芬等。先秦时期,人们对嗅觉已经有了丰富的应用。在宗教祭祀场合,人们把令人愉悦的气味奉献给祖先神灵或者上帝,以图满足神灵的嗅觉需要,这就是用臭歆神。虞舜时期的祭祀,崇尚用生气,即用牲血、生牲肉、沉在汤下面的半生的肉块来祭祀。殷人崇尚用声音来祭祀,先演奏而飘荡起乐声,待音乐演奏三段,然后出庙迎牲。周人崇尚用气味来祭祀,他们用有香气的辔酒灌地,使香气下达到深渊和泉水中。日常生活里,人们在给祖先或父母进献祭品或食品时,总会将散发着馨香的食物呈上,以让亲人有一种愉悦的嗅觉享受;或者把散发着馨香的花椒、芳草等送给情人作为礼物;人们用兰草沐浴,或者将散发着馨香的香物佩戴于身上,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有

6、舒畅的嗅觉快感。嗅觉在现实中能趋利避害,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性。在现实层面,人们对于芳香的事物,莫不爱之、趋之;对于腥臭的事物,莫不弃之、避之。在超现实层面上,嗅觉中的馨香代表的是美德,如国语的其德足以昭其馨香,把盛德作为嗅觉中的最高境界。盛德与馨香的对应,呈现的是赞扬与向往,具有引导色彩。相反,嗅觉中的腥臭代表的是侈靡生活和酷刑,不具有任何美学价值,具有批判色彩。(摘编自陈智勇先秦时期的嗅觉文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冠病毒导致的“嗅觉失灵”既可指嗅觉感知被破坏,也可指现代社会各种系统未做好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准备而陷入困境。B.味道的获得并不是只借助味觉,

7、它需要多种感知模态相互作用和主观心理的参与,因此,在现代系统中仍是可疑之魅。C.对于鼻子作为嗅觉器官辨别气味的功能的认识至少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古籍里记载了不同气味的特定的表达。D.嗅觉常被用于宗教祭祀场合来满足神灵需要,比如周人用有香气的酒灌地来祭祀,而崇尚声音的殷人却不用气味来歆神。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味能够被舌头识别感知,是因为舌头提供了对应的味觉感受器。B.心理学上的普鲁斯特现象表明,嗅觉才能使人们的记忆持久不衰。C.人们祭祀时选用的牲血、生牲肉等物的生气不属于腥膻恶臭。D. 嗅觉在先秦时期已被运用在多个场合中,体现了嗅觉文化的社会意义。3.

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3分)A.礼记中提到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导气味,如夏天为苦味和焦气,冬天以腐朽味为主。B. 古籍中记载了许多能发出气味的植物,如诗经记载了樗(臭椿)和芹(芹菜,有香味)等。C.左传中提到晋君为花、果,鲁君是晋君的气味,既以此说表尊晋,又喻两国情同一体。D.吕氏春秋本味中提到了“灭腥去臊除膻”,即用火处理,从而催生出熟食的“香”气。4.我们渴望享有舌尖美味、生活趣味和人间情味,现代人的生活却越来越“没有味道”。如何让生活更有“味道”,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5.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气味的成语,有“兰桂齐芳”“桂馥兰香”“万世流

9、芳”等,也有“遗臭万年”“附膻逐臭”“臭名昭著”等。为什么这些成语会流传千年而不绝?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邢兰 孙犁去年冬天,我随了一个机关住在鲜姜台。我住着一个高坡上一间向西开门的房子。这房子房基很高,那简直是在一个小山顶上。看西面,一带山峰,一湾河滩,白杨,枣林。到下午,太阳慢慢地垂下去其实,刚住下来,我是没心情去看太阳的,那几天正冷得怪。雷,还没有融化,整天阴霾着的天,刮西北风。我躲在屋里,把门紧紧闭住,风还是找地方吹进来,从门上面的空隙,从窗子的漏洞,从椽子的缝口。我堵一堵这里,糊一糊那里,简直手忙脚乱。这时

10、,邢兰推门进来了。我以为他是这村里的一个普通老乡,来这里转转。我就请他坐坐,不过,我紧接着说:“冷得怪呢,这房子!”“是,同志,这房子在坡上,门又冲着西,风从山上滚下来,是很硬的。这房子,在过去没住过人,只是盛些家具。”这个人说话很慢,没平常老乡那些啰嗦,但有些气喘,脸上表情很淡,简直看不出来。“唔,这是你的房子?”我觉得主人到了,就更应该招呼得亲热一些。“是咱家的,不过没住过人,现在也是坚壁着东西。”他说着就走到南墙边,用脚轻轻地在地上点着,地下便发出空洞的哺哺的声响。“呵,埋着东西在下面?”我听见这个人随便就对人讲他家藏着东西,并没有一丝猜疑、欺诈,便顺口问了这句话。他却回答说:“对,藏着

11、一缸枣子,一小缸谷,一包袱单夹衣服。”他不把这对话拖延下去。他紧接着向我说,他知道我很冷,他想拿给我些柴禾,他是来问问我想烧炕呢,还是想屋里烧起一把劈柴。他问我怕烟不怕烟,因为柴禾湿。当我说怎样都行的时候,他便开门出去了。不多会儿,他便抱了五六块劈柴和一捆茅草进来,好像这些东西,早已在那里准备好。他把劈柴放在屋子中央,茅草放在一个角落里,然后拿一把茅草做引子,蹲下生起火来。他向我说:“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从此,我们便熟识起来。我每天做着工作,而他每天就拿些木柴茅草之类到房子里来替我生着,然后退出去。晚上,有时来帮我烧好炕,一同坐下来,谈谈闲话。有时,他拿些黄菜、干粮给我。但有时我让他吃我们一

12、些米饭时,他总是赶紧离开。起初我想,也许邢兰还过得去,景况不错吧。终于有一天,我坐到了他家中,见着他的老婆和女儿。女儿还小,母亲抱在怀里,用袄襟裹着那双小腿。我看见那女孩子没有裤子穿邢兰没表情地说:“穷的,孩子冬天也没有裤子穿。过去有个孩子,三岁了,没等到穿过裤子,便死掉了!”从这一天,我才知道了邢兰的详细。他从小就放牛,佃地种,干长工,直到现在,还只有西沟二亩坡地,满是砂块。小时放牛,吃不饱饭,而且每天从早到晚在山坡上奔跑呼唤。 直到现在,个子没长高,气喘咳嗽现在是春天,而鲜姜台一半以上的人吃着枣核和糠皮。但是,我从没有看见或是听见他愁眉不展或是唉声叹气过,这个人积极地参加着抗日工作,我想不

13、出别的字眼来形容邢兰对于抗日工作的热心,我按照这两个字的最高度的意义来形容它。邢兰发动组织了村合作社,发动组织了村里的代耕团和互助团。代耕团是替抗日军人家属耕种的,互助团全是村里的人,无论在种子上,农具上,牲口、人力上,大家互相帮助,完成今年的春耕。而邢兰是两个团的团长。邢兰参与抗日工作是无条件的。按照他这样一个人,矮小、气弱、营养不良,有些工作他实在是勉强做去的。有一天,我看见他从坡下面一步一步挨上来,肩上扛着一条大树干,明显地他是那样吃力,但当我说要帮助他一下的时候,他却更挺直腰板,扛上去了。当他放下,转过身来,脸已经白得怕人。他告诉我,他要锯开来,给农具合作社做几架木犁。而竟在一天,我发

14、现了这个家伙是个怪物了。他爬上一棵高大的榆树修理枝丫,停下来,竟从怀里掏出一只耀眼的口琴吹奏了。他吹的调子不是西洋的东西,也不是中国流行的曲调,而是他吹熟了的自成的曲调,紧张而轻快,像夏天森林里的群鸟喧叫在晚上,我拿过他的口琴来,是一个“蝴蝶牌”的,他说已经买了二年,但外面还很新,他爱好这东西,他小心地藏在怀里,他说:“花的钱不少呢,一块七毛。”我粗略地记下这一些。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他曾对我说:“我知道冷是难受”这句话在我心里存在着,它只是一句平常话,但当它是从这样一个人嘴里吐出来,它就在我心里引起了这种感觉:只有经受寒冷的人,才贪婪地追求一些温暖,知道别人的冷的感觉;只有病弱

15、不幸的人,才贪婪地拼着这个生命去追求健康、幸福记到这里,我才觉得用不着我再写下去。而他自己,那个矮小的个子,那藏在胸膛里的一颗煮滚一样的心,会续写下去的。一九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夜记于阜平【注】本文节选自孙犁同名小说,有删改。坚壁:把物资转移走或埋藏起来,使不落到敌人的手里。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冷得怪呢,这房子!”第一次见到邢兰,“我”就忍不住发牢骚,表明“我”因住宿条件简陋“没心情”,感到委屈。B.“我”是一名八路军干部,邢兰对“我”非常信任。“讲他家藏着东西,并没有一丝猜疑、欺诈,表现了当时良好的干群关系。C. “不多会儿,他便抱了五六块劈柴和一捆茅草进来”表明邢兰做事热心,考虑周到,早就为我做好了准备。D.邢兰身世悲苦,家境贫寒,却无条件地参与抗日工作,有些工作可能力不从心,但他一直任劳任怨。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寒冷萧瑟的自然环境,为主人公的出场做好了铺垫,更衬托出邢兰的热情。B.小说没有正面写惊心动魄的战斗,而是用粗犷简洁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C.这篇小说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平凡的小事来表现他不平凡的优秀品质。D.“那藏在胸膛里的一颗煮滚一样的心”,语言生动,形象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