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梁产业发展行动意见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82272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盖梁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顶盖梁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顶盖梁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顶盖梁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顶盖梁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盖梁产业发展行动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盖梁产业发展行动意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顶盖梁产业发展行动意见纵向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上游已覆盖钢材、石化等基础原材料,中游初步具备与整车企业协同开发、制造的能力,下游形成零部件装配、物流、销售及售后服务一体化的整体能力。横向看,我国汽车零部件已全面覆盖动力总成、电子电器、模具及通用件等产品。通过强化产业链资源整合和垂直分工合作,跨产业协同发展效果开始显现。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情况伴随着我国整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凭借其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在诸如发动机、变速器、底盘各系总成等高附加值关键零部件形成了主导地位;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则通过不断学习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先进经验,正

2、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总体而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度高、全球同步配套的特点,目前已涌现出以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加拿大麦格纳等为代表的销售收入超百亿美元的企业。在地域上,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美国、日本、德国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出现了一批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在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2022年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我国企业共10家上榜,数量排名第四。入榜企业分别是第16名延锋汽车、第4

3、0名海纳川、第50名中信戴卡、第69名德昌电机、第77名五菱工业、第81名诺博汽车系统、第82名敏实集团、第85名中鼎股份、第90名宁波拓普集团和第93名德赛西威。二、 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水平变动及原因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水平主要受下游整车市场价格和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一般新车型和改款车型初期,由于销售价格较高且利润空间较大,其配套零部件亦可达到较高的盈利水平。而新车型的逐步推出又会给原有车型带来价格压力,整车厂商为保证一定利润水平往往要求配套产品每年价格下浮一定比例,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内各层级的供应商盈利空间都会受到层层挤压。从原材料价格变动来看,原材料价格呈先降后升的变动趋势,尤其是2

4、020年第二季度以来钢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零部件产业的成本消化能力和经营风险控制能力受到一定挑战。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由于拥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大的生产规模、更优质的客户资源和更雄厚的资金实力,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与客户建立了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面对系统性风险时承担的损失相对较小,抵御需求波动的能力更强。此外,零部件供应商可通过扩大客户覆盖范围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如扩大出口或售后服务市场的比例、减少对单一客户的依赖等。三、 建立功能齐备、机制灵活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纯

5、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部件系统整车测试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氢系统等核心系统的测评体系,重点构建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性能测评体系,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专用检测平台建设。着力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结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与应用的特有环境,开展行业合作研究项目,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库、检测工具链、测试方法、评价标准四位一体的测评体系。共建共享汽车行业产品开发共性基础数据库体系。在鼓励现有数据库加快发展的同时,面向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产品正向开发的需求,集中行业力量,搭建一个权威的、网络化的汽车行业产品开发共性基础数据库平台,推动成立基础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联盟。形成从基础制造工

6、艺材料数据至整车性能数据、从工程开发数据到测试检验数据的多层级多类别共性基础数据库体系,为汽车行业产品正向开发提供全面的大数据支撑。打造汽车行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服务平台。发挥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组织平台优势,联合行业优势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强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应用。开展汽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研究,推进高价值知识产权的筛选和运营。推动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运营,盘活知识产权资产,打造集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融资及产业化等服务于一体的汽车行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服务平台,为汽车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知识产权环境。以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为契机,依托汽车行业组织和相关机构,推

7、动汽车产业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已有科研资源,探索市场化的共享机制和模式,加大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基础性、智力型支撑。运用互联网手段,把握开放式、网络化、非线性创新范式的新特征,为行业技术需求和潜在技术供应企业及研究人员形成匹配,推动建立汽车行业技术转移体系和汽车行业技术市场,推动汽车相关科技成果的扩散、流动、共享和应用。四、 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汽车零部件行业有利因素1、汽车零部件行业国家产业政策扶持行业主营业务为汽车冲压零部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受汽车工业整体影响较大,汽车制造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引领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近

8、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显示了国家鼓励和扶持汽车行业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决心。在国家积极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以及推进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良好政策背景下,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2、汽车零部件行业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长期市场潜力较大受益于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几十年保持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78年的3,67870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14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28%。最近几年,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9、但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较高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达84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汽车保有量高度相关,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均汽车保有量也逐年增加。此外,从人均汽车保有量来看,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3辆,美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837辆,欧洲和日本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在500辆至600辆左右。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和汽车零部件市场仍具有较大潜力。3、汽车产业转移促进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快发

10、展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围绕整车市场的发展而布局。目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向亚太地区快速转移。随着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世界主要整车制造商纷纷采取与国内整车制造商合资经营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整车制造商全球采购的策略为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产品质量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进一步融入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分工。4、汽车零部件行业化趋势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整车厂商为控制成本,对于原先进口的零部件,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逐渐开始选择具备价格优势和本土服务优势的国内供应商,汽车零部件的趋势逐步形成。零部件趋势使得部分优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

11、市场份额,进入外资汽车品牌的供应商体系,进而扩大市场影响力,促进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和节能减排的号召,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电子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并催生相关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为满足日益提高的汽车安全、环保、节能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将新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环保性和舒适性,丰富了消费者体验,拉动了消费需求。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已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汽车等领域的上游配套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增量市场需求。(二)汽车零部件行业不利因素1、汽车零部件行业

12、供应商规模偏小当前,我国的零部件供应商数量众多,但是整体规模较小,且分布较为分散,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难以满足整车制造商大量供货的需求。而国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并在全球范围布局,和整车制造商形成了深入的合作,且能通过自身的规模优势不断增强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因此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与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2、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当前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多为国际巨头掌握,国内企业在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方面还不能完全独立自主。与国际零部件企业相比,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常规模有限,且大多数自主零部件企业产品附加

13、值偏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关键技术实力不足,在研发投入及生产管理水平上落后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开发、测试、制造、在线检测等基础装备均存在较大差距。3、汽车零部件行业成本上升导致盈利能力下降近年来,我国能源成本不断上升,钢材、铝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汽车零配件企业的成本控制难度增加,整体盈利空间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未来,国际整车制造商可能将生产重心进一步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盈利空间可能收窄。五、 构建多元化的汽车创新投入体系在汽车相关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环节,形成财政资金、产

14、业资金、社会资金等多方协同推动的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在基础前瞻研究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重要支撑作用,实施市场哺技术战略,利用汽车产生的新增税收红利和新能源退坡财政资金,设立国家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的赶超。在推动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效应,以市场化机制,吸引产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成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以及动力总成、核心芯片及车载操作系统、先进汽车电子、自动驾驶系统等领域,兼顾汽车共享、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关联技术的融合和应用。六、 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15、汽车工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已步入产业成熟期,成为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根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的数据,2011年至2017年,全球汽车产量由8,00451万辆增加至9,73025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1%;汽车销量由7,81704万辆增加至9,5660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2%,产量销量增长率均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18年后,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出现下滑。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大幅下滑,分别为7,76216万辆和7,79712万辆。2021年全球汽车行业有所回暖,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均呈现上升态势,分别达

16、到8,01550万辆和8,26848万辆,增长率分别为326%和605%。从地域分布上看,全球汽车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亚太(包括亚洲、大洋洲、中东地区)、欧洲和美洲,呈现多极化市场格局。随着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消费结构升级,全球汽车行业中心正由美国、欧洲、日韩为代表的传统市场转向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根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统计,2021年,亚太地区的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4,67328万辆和4,26637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和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5831%和5160%,是全球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欧洲和美洲地区总体汽车保有量及新车产量仍然维持在高位,多年来市场基本保持稳定。欧洲和美洲地区2021年产量分别为1,63305万辆、1,61516万辆,占比分别为2138%、2015%;销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