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轮产业工作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271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驱动轮产业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驱动轮产业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驱动轮产业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驱动轮产业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驱动轮产业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驱动轮产业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驱动轮产业工作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驱动轮产业工作报告发展智能汽车,有利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增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能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有利于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数字经济,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加快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增强新时代国家综合实力;有利于保障生命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进人民福祉。从技术层面看,汽车正由人工操控的机械产品逐步向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转变。从产业层面看,汽车与相关产业全面融合,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发展特征。从应用层面看,汽车将由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成为新兴业态重要载体

2、。从发展层面看,一些跨国企业率先开展产业布局,一些国家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强国战略选择。一、 构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一)完善安全管理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等级保护,完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汽车制造企业、电子零部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风险评估、等级测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机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二)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搭建多层纵深防御、软硬件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安全可靠性设计,开展车载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及关键电子零部件安全检测,强化远程软件更

3、新、监控服务等安全管理。实施统一身份权限认证管理。建立北斗系统抗干扰和防欺骗安全防护体系。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加强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建立覆盖智能汽车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实行重要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确保用户信息、车辆信息、测绘地理信息等数据安全可控。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数据风险、数据出境安全等评估。二、 构建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一)加强车辆产品管理完善智能汽车生产、准入、销售、检验、登记、召回等管理规定。研究制定智能汽车相关产品安全审核和管理

4、办法。加强智能汽车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进出口等监管,构建质量安全、功能安全防控体系,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完善智能汽车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取证和处置、安全事故追溯和责任追究相关规定。明确车用无线通信设备型号核准和进网许可办理流程。完善智能汽车场地测试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公共道路测试审核和监管,推进运行安全和自动驾驶能力测试基地建设。(二)加强车辆使用管理颁布智能汽车标识管理办法,强化智能汽车的身份认证、实时跟踪和事件溯源。建立公开透明的智能汽车监管和事故报告机制,完善多方联动、信息共享、实时精准的运行监管体系。加强道路基础设施领域联网通信设备进网许可管理。制定智能汽车软硬件升级更新、售后服务、质量

5、担保、金融保险等领域管理规定,积极推进智能汽车商业化应用。三、 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制定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建设智慧道路及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结合5G商用部署,推动5G与车联网协同建设。统一通信接口和协议,推动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汽车、运营服务、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等信息互联互通。四、 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壁垒(一)汽车零部件行业供应商管理体系壁垒在汽车制造行业,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之间金字塔形的配套关系形成了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较为固定的相互依赖关系,其合作关系较为牢固。通常只要供应商未出现产品质量等重大问题,

6、双方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进入下游核心主流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后,通常能保持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而未进入企业想要新增加入并取代原有的配套供应商较为困难。(二)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品质量、工艺壁垒汽车制造行业发展历史悠久,由于汽车作为交通工具面临安全性问题,零部件的产品质量对汽车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形成了整车厂商对零部件配套企业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控制的行业特性。首先,零部件企业必须建立整车厂商指定的国际认可的第三方质量体系,如IATF16949;其次,整车厂商还要对零部件配套厂的各个方面(如质量/成本/物流/研发/管理五方面)进行严格的打分审核,并进行现场制造工艺审核;最后,每一种配套

7、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审核,并经过持久的产品装车试验考核。(三)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壁垒汽车制造商对汽车外观、材料强度、生产成本、环保性能及安全保护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促使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对技术不断研究和创新。一方面,针对企业已有产品,企业需要具备主流生产工艺技术,并通过产品应用反馈及自主技术研发,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升级;另一方面,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企业需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以满足新产品的各项指标需求。因此,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这些生产工艺在提高产品性能、产品可靠性、生产效率及降低成本方面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此外,整车配套市场也要求供应商具备较强的新

8、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主动参与整车制造商的产品同步开发。(四)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壁垒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座椅行业必须适应客户需求多样化、环保节能化的发展趋势,采用精益化、自动化及柔性化生产、零库存的生产模式已经成为汽车座椅行业的共识。在这些模式下,企业必须保证生产计划准确、物料及时供应、物料质量稳定、生产排程准确,这也要求汽车座椅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及销售过程管理中越来越强调采用精益化管理模式。新进入行业的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和稳定的管理机制。五、 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已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推动全国统一的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导

9、航系统和通信系统融合,建设多源导航平台。推动北斗通信服务和移动通信双网互通,建立车用应急系统。完善辅助北斗系统,提供快速辅助定位服务。六、 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产业联合体和联盟。鼓励整车企业逐步成为智能汽车产品提供商,鼓励零部件企业逐步成为智能汽车关键系统集成供应商。鼓励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企业发展成为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鼓励信息通信等企业发展成为智能汽车数据服务商和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鼓励交通基础设施相关企业发展成为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方案供应商。七、 突破关键基础技术开展复杂系统体系架构、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车路交互、网络安全等基础前瞻技术研发

10、,重点突破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感知、新型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车用无线通信网络、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和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云控基础平台等共性交叉技术。八、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整车研发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品牌迅速成长,国际化发展能力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在商用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等细分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

11、万辆,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均增长16倍。其中,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占比50%左右,市场认可度也大幅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1-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实现大幅度增长,汽车产销量从23415万辆和23711万辆增至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其过程大致:2001-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由23415万辆和23711万辆增至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在此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明显,汽车产销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64%和2531%;2011-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由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增至2,901

12、5万辆和2,8879万辆,由于受到汽车产销基数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汽车产销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87%及77%。2018年-2019年,随着贸易摩擦及经济下行等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开始下滑。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下滑19%和18%,但下滑幅度收窄。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伴随国民经济稳定回升,消费需求还将加快恢复,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潜力依然巨大。2021年实现恢复性正增长,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增速218%和381%。近十年来,我国乘用车的产

13、销量从2010年的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增加至2021年的2,14080万辆和2,1482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401%和413%。自2012年以来,乘用车销量每年都占据我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的80%以上,已成为拉动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的主力,在我国汽车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在经历了多年高增长之后,2018年开始我国乘用车市场进入调整期。调整期内,我国车市趋冷,车企竞争压力增加,行业转型升级需求进一步增强。2018和2019年许多汽车品牌逆势增长,如2019年奇瑞、一汽等销量分别增加41%、127%,这也反映了消费者在购车时已趋于理性,在注重车辆的技术和品质的同时,更注重后续的服务。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尤其是SUV、MPV等车型的增长是我国品牌乘用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0年,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激励下,乘用车市场需求总体保持不断回暖态势。同时疫情期间私家车需求上升,尤其高收入人群及家庭受疫情冲击有限,在换购需求升级的带动下,中高端尤其是豪华车增长明显,成为引领市场复苏的主要动力。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的背景下,互联网与汽车的融合程度将不断提高,新兴消费需求也不断涌现,汽车行业全方位的变化将为我国自主乘用车品牌创造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发展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