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制品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82233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制品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属制品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属制品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属制品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属制品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制品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制品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制品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实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骨干企业,对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重组的龙头企业,对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重组的龙头企业,以及国防、航天航空关键材料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推广高强度钢筋使用和节材技术,发展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以及提升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给予重点支持。一、 提高建筑工程用钢标准尽快完善建筑领域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合提高抗震标准,研究出台扩大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商业设施等建筑物钢结构

2、使用比例的规定,修改提高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物、重点工程、建筑物基础工程等用钢标准及设计规范。二、 钢结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一)钢结构行业上下游行业钢结构行业的上游为钢材等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中游主要为钢结构设计企业、钢结构的制造商、现场安装的承包商,下游最终客户主要涉及工业设施、工业设备、公共建筑、商业地产等领域。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行业所处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钢材、水泥等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商,中游主要为装配式建筑设计企业、预制构件的制造商、现场装配施工的承包商和装饰装修企业。产业链的下游最终客户主要涉及工业及公共建筑、地产等领域。(二)上下游行业与钢结构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钢材是钢结构制造

3、业的最主要的上游原材料。目前我国钢铁生产企业众多,产能略有波动,但总体供应充足。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周期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近年来钢材市场销售价格波动较大。2019年度至2020年上半年,钢材价格整体波动下降;2020年6月以来,钢材价格迅速上涨,此后受疫情反复、供暖季限产、冬奥会、春节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波动下行,但仍在高位。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对行业毛利率造成一定影响。钢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行业的终端用户主要分布在工业、民用和商用建筑领域,主要应用于工业设施、工业设备、住宅、写字楼等。下游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规模会一定程度影响钢结构及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因钢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建

4、筑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抗震性能优越、耐热性好的特点,且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政策,随着国家和各地政策的大力推进,在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保持增长的趋势下,钢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三、 钢结构行业竞争状况我国目前钢结构企业数量较多,但以小规模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较低,钢结构行业业务规模前五名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仅5%左右。从细分市场来看,轻钢结构市场技术门槛较低,众多中小企业集中于此,市场竞争激烈;重型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设备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中高端钢结构产品在生产加工和安装方面具有更加严格的标准,且工程规模较大,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丰富的项目经验

5、、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在重型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设备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细分行业中竞争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由于近几年宏观经济、疫情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原材料钢材价格波动较大,加速了部分中小型钢结构企业的出清,预计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的逐渐完善将进一步促进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四、 完善企业重组政策制定鼓励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企业资产划转、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对大型企业跨省(区、市)重组后的改扩建等项目优先予以核准。落实好鼓励钢铁企业重组的税收政策。适时研究制定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条例。调整更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修订完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一是提高

6、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以及炼铁、炼钢淘汰落后标准;二是修改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指标的考核范围和比重;三是增加节能减排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排放、二氧化硫排放、烟粉尘排放、可燃气体回收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环保指标;四是明确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储量5000万吨以上铁矿资源,优先依法配置给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五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准入门槛。五、 钢结构行业技术特点及经营模式(一)钢结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2000年后,我国钢材产量快速增加,我国开始大力推广使用钢结构。随着我国钢结构技术的研发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并在众多钢结构工程实施过程中持续完善技术应用能力,我国钢结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逐步

7、提高,随着近年来,一大批代表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如:港珠澳大桥、上海深坑酒店、首都新机场、中国尊等钢结构超级项目陆续完成,标志着中国钢结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国际前列。1、钢结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配套标准不断完善钢结构设计、分析、计算,是确保钢结构能否承担起结构工程要求的荷载、安全、寿命及经济合理性的重要环节,设计图纸对钢结构工程的加工制造、现场安装环节具有指导作用。当前我国钢结构行业一般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已经基本完善,目前住建部、各省市级建筑行业发布了包括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高性能建筑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以及多部图集,而且还在不断地修

8、订完善中。钢结构设计工具、软件齐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包括PKPM、3D3S、MIDAS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软件,也拥有一批经过国内外各种各类钢结构工程实践锻炼的钢结构专业设计人才,我国钢结构设计已经从二维平面设计逐步向三维立体设计转变,从单一的施工图纸设计向BIM全过程数字化设计、管理转变。2、钢结构加工制造能力持续提升传统钢结构制造企业采用简单的剪切设备和焊接设备进行生产制造。现在越来越多的钢结构企业采用详图绘制软件,通过多维立体的直观图像、数据与自动化的制造装备、数控切割、钻孔、焊接及流水线生产工艺相结合来生产各类钢结构构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加工构件的精密度。如百甲科技

9、已经全面应用Tekla详图软件拆分设计图纸,形成零件图,与数字化的生产线和数控设备结合,保证了钢构件生产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3、钢结构安装技术不断完善现代钢结构安装技术是以高效率的施工机械、先进的吊装、张拉、液压顶升装备来实现钢结构、设备的安装。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应用,我国已形成了许多先进的施工工法,如整体提升、单元构件滑移拼装、螺栓球筒壳逆安装工法等,包括测量变形、误差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并且形成了许多专业化队伍及成套技术。安装质量好坏是最终作品成败的关键。随着我国在工业、公建和住宅等领域大量使用钢结构,我国钢结构安装工艺水平逐渐完善。如百甲科技在钢结构安装领域已经拥有了多项发明、实用新型

10、专利和省级工法,并已在项目实践中广泛使用。(二)钢结构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针对技术瓶颈问题,未来我国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设立钢结构研究与教育专项基金,充分利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立企业、学术界及大众创业相互补充的创新体系,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一是结构体系创新与标准规范改革;二是建筑维护系统配套及产业化;三是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技术;四是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施工、生产一体化;五是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其中,依托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重点做好高性能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等绿色高性能结构体系的示范和应用,解决好钢结构工业化、建筑部品与构配件制造、建筑产业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开

11、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和新型建筑围护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并完善基于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信息化技术。六、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财政奖励力度,支持钢铁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向国土资源、金融、环保、工商、质检等部门通报淘汰落后企业名单。对擅自扩容改造或异地转移落后装备的,金融机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用地手续。七、 钢结构行业壁垒(一)钢结构行业人才壁垒钢结构制造企业需要大量设计、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如从事钢结构设计的工程师

12、、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水平焊工和自动化设备技术人员、详图设计和BIM应用人员和产业工人、检测人员等。在一体化经营模式下,业主往往还要求承包商具备相关资质和丰富项目经验的结构总工、一定数量的一级建造师和工程师等。新进入的钢结构企业短时间内难以培养和聘任大量高水平人才,对钢结构制造行业潜在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人才壁垒。(二)钢结构行业技术壁垒钢结构行业中,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等具有技术要求高、质量要求严格、工艺难度大的特点,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此外,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质量日渐重视,该等技术水平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钢结构制造行业的技术主要依靠企业的工程项目经验积累、技术人才储备以及

13、自主研发创新,技术优势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行业进入的一个重要壁垒。(三)钢结构行业业绩壁垒钢结构下游终端用户对钢结构质量、最终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特别对采用一体化经营模式的钢结构企业,招标方在考察企业项目承接能力时,非常重视企业的项目经验。企业成功业绩越多,口碑越好,施工经验越丰富,越能够获得招标方的信任。工程业绩是招标方选择中标方的重要参考因素,尤其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高难度工程中,工程业绩通常为参与投标的基本条件。企业的工程业绩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行业的潜在进入者难以在缺乏业绩支撑的情况下获得竞争优势。(四)钢结构行业资金壁垒钢结构制造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14、,对潜在进入者具有一定资金壁垒。钢构件的制作需要大量采购钢材等原材料,同时工程款项的回收期间也较长,原材料采购及工程结算形成的应收账款账期长,均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对于采用一体化经营模式的钢结构企业,钢结构的业务承揽多采用市场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投标期需要企业按投标金额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合同履行期又需企业按合同金额一定比例预先提供履约保证金和预付款保证金;按工程进度收款时还需预提一定比例的工程质保金,在工程缺陷责任期满后结算。另一方面,钢结构制造需要完善的生产线及其他生产设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因此,行业特点对钢结构企业潜在进入者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八、 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发挥宝钢、鞍本、武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推动鞍本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完成集团内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实质性重组;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推进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省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重组。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