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行动建议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82230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行动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行动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行动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行动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行动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行动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行动建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行动建议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产业链的协同;努力上延产业链,实现模具设计与产品设计同步开发,并建立模具与成形同步开发设计平台;努力下延产业链,模具服役维护、服役再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培育推广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华富(嘉华)电子科技公司制造的冲压模具达到4亿次寿命、刃磨600万次,一模多出;注塑模具嵌入式成形、微注塑成形均属业内领先,其模具技术从结构设计、工艺仿真、零件加工工艺和模具性能有了质的提高,模具精度、耐久性领先于同行,获得强基工程项目支持。模具行业很多龙头企业也具备类似的技术能力,行业水平普遍提

2、高,已与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相当。一、 模具上游供应链保持稳定十三五期间,我国模具材料在品种、工艺、装备、质量、标准和服务能力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国模具行业提供了稳定优质的模具钢材、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基础材料,支撑了我国模具产业的稳健发展。(一)模具材料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性能明显提升我国完全具备各类模具材料的生产能力,从钢和铸铁到铜材等非铁金属及合金、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可加工塑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石墨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天然或人造金刚石、3D打印模具材料等。对于主体模具钢材料,如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特殊用途模具钢各类模具钢钢种齐全,绝大部分国外的标准钢号和品

3、种规格都可以生产。品种规格系列齐全,涵盖棒材、模块、钢板、扁钢、钢带、线材、锻件等,其中高精度的轧制扁钢,尺寸精度可达到1/4DIN标准,最大宽度可以达到850mm。钢材的纯净度、组织均匀性不断提升,实物质量与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具有超高的强度、耐高温磨损和耐腐蚀等特性的铜镍锡合金已开始在行业中运用。凭借其摩擦系数约为铍铜的1/3、腐蚀速度约为铍铜的1/4以及在450以下不发生软化的特性,用于注塑模具的热流道喷嘴,满足各种塑料的工况要求,且使用寿命可达铍铜的15倍,同时不含铍、铅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金属元素,是热流道喷嘴用高端升级材料。(二)模具装备精密化、大型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在先进制造工

4、艺、精密装备、现代整体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领域,优化利用外资,推动数字化生产线改造与集成,利用国际装备服务全球模具企业的契机,以及国际装备在德国、日本、瑞士等模具发达国家模具企业的应用经验,推动高精装备的深度应用,提升我国模具企业的技术水品,从精准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中发挥单机设备优势,到工艺控制、性能控制、逻辑控制,向制造全过程品质、效能全面提升方面发展。同时利用模具企业中外模具设备兼用的地位,积极发挥国际模具装备与中国模具装备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二、 通过区域合作,形成引领模具企业提高核心区研发制造能力,促进模具及关联企业协同配套的集群发展态势明显模具多类型、特性化需求、不构成批量的产业特点就

5、形成模具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使得以材料供应、模具设计开发、加工设备、标准件供应、加工协作、人才调剂等多服务功能配套的模具产业集聚区制造模式更有利于产业发展。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模具产业集聚区,至今仍占据我国70%左右的模具产能份额,武汉-长沙和成都-重庆两个模具产业集聚区十三五以来发展较快,形成了体系完整、各具特色的现代模具产业集群。在这些大、中集聚区内,还形成了众多集聚程度更高的市、区、县、镇特色模具生产基地。许多模具产业集聚区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面向全球供货的模具制造基地。已开始通过不断提升区域模具制造的整体价值链,推动区域企业群实现从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的转变。十三五以来,

6、形成了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发展,以质量数据为根本的供应链和制造总包分包、服务共享和业务协作为基础,集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大企业协同中小企业跨领域、跨地域的企业群生态,促进了模具制造技术水平与质量保障整体能力的提升。三、 企业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范围扩大模具的设计制造与其服务的产品(制件、制品)制造密切关联,是由于产品制造技术和成形生产管理与模具不可分割的特性,形成模具企业是模具及模具成形工艺的集成供应商(模具+模具成形工艺),有相当数量的产品(如电子元器件、汽车零件、精密产品零件等)制造需要模具设计制造与成形产品生产在一个成形工程实施的价值链内完成。十三五期间,我国的专业模具企业利用自身模具制造

7、技术的优势,以及模具+成形工艺集成供应商的已有产业资源,顺势而为,加快了向下游产业扩展的速度,形成以模具支撑产品、产品反哺模具的新优势,模具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加强,其中50%规模以上汽车模具企业延伸增加了模具制件的生产业务。在此期间上市的模具企业,主营业务绝大部分定位于模具及模具制品。模具企业产业链向下游的延伸进一步优化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加模具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我国产业模具的技术创新能力。四、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一)领先企业市场份额提升,模具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行业内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汽车轻量化、消费电子、轨道交通等高端

8、下游应用需求的持续增长,行业内领先企在深耕现有客户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提升新品开发水平,不断增强多规格、全产线的一站式配套服务能力,从而占据新增市场份额,而工艺水平低、技术开发能力弱、服务能力差的小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市场资源向行业内优势企业集中。(二)模具行业国内低端市场相对饱和,中高端市场国产化步伐加快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和设备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由于设备水平和研发投入有限,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品种相对单一,较难满足不断升级的下游市场需求。近年来,部分国内领先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和设备生产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同时加强自主技术研发

9、和生产工艺创新,提升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精度和稳定性,在中高端市场与国际厂商进行全方位竞争,不断实现中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三)模具行业生产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生产效率极大提高随着CAD/CAE/CAM一体化技术、三维设计技术等信息管理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深度运用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模具制造企业未来将在生产及设计过程中提升新技术融合能力和软硬件一体化能力,推动生产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模具加工效率和制造精度。在现有技术水平与制造能力的基础上,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行业正逐步通过通信技术、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实现高效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的升级,全面提升产

10、品设计能力、生产过程控制能力。(四)模具行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定制化研发设计能力,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以及精密机械零部件产品,通常是面向客户实际需求展开的定制化生产。近年来,随着光伏、风电、汽车轻量化、消费电子等下游应用领域的扩展,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需要上游企业深刻理解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参与客户初始研发,缩短研发周期,加快生产和服务响应速度,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因此,面向客户和市场需求,开展同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能力成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五、 精密机械零部件行业概况精密机械零部件是机械设备中的核心零部件,是综合运用

11、高精密设备、金属加工工艺、精密检测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将金属材料加工成预定形状或尺寸的金属零部件。精密机械零部件既具有加工精度高、尺寸公差小、表面光洁度高等精密特点,也具有尺寸稳定性高、抗疲劳与抗衰减性能好等金属零件的特点。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是各类精密设备仪器生产制造的基础。过去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能力与技术实力不强,核心精密机械零部件行业通常为欧美日等外资企业所垄断。近年来,随着产业链中系统总成或部件装配业务向我国转移,其子系统或部件的制造商也在我国积极寻找并支持具有核心精密机械零部件生产能力的企业。这一趋势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消费电子、风力发电等下游行业比较明显。六、 价值链逐步向

12、中高端推进十二五之前,我国专业模具制造企业(除少数产品集团的模具公司、分厂、车间外)由于能力和机会所限,较少参与终端产品的开发,主要是根据用户提供的图纸或数据模型、样件等进行模具的设计和加工,长期处于模具设计制造价值链的中低端。十三五以来,随着终端用户为了控制新品开发周期,与模具企业联合研发、实时修改零件成形方案的协同制造模式,在我国骨干模具企业中普遍采用。随着我国模具企业协同创新意识的增强和模具设计制造技术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产业链延伸范围的扩大,使得模具企业参与用户产品开发的市场环境改善,推动了骨干模具企业由提供模具产品向提供模具产品与成形技术服务的集成供应商角色转变,加快了我国模具设计制造

13、价值链迈向中高端的步伐。七、 模具行业概况(一)模具行业产品分类及市场现状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赋予原材料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加工工具,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模具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汽车、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根据加工成型方法的不同,模具可分为冲压模具、压铸模具、锻造模具、铸造模具、挤压模具以及其他模具。行业模具产品属于挤压模具分类。由于绝大多数模具都是针对特定用户单件制作的,因此模具企业与一般工业企业相比,呈现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的行业特点。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模具制造行业亦稳步

14、增长。我国模具制造企业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进行业务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模具行业与诸多行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带动我国模具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驱动我国制造业升级,也将给模具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2011年以来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至2019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11896亿元,较2011年增长近10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模具行业产量为1,04596万套,到2019年增长至2,42511万套,2011-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08%。随着

15、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模具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上图,2021至2026年,模具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预计将从3,68837亿元增长至4,44538亿元,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进出口方面,近年来模具出口规模逐年递增,进口规模呈下降趋势。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模具进口额为2484亿美元,到2019年进口额下降至1939亿美元;2012年,我国模具出口额为3731亿美元,到2019年提升至6246亿美元,我国模具行业净出口额呈现较为显著的增长趋势。综上,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及净出口的不断增长有望给行业内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业务增长机会

16、。(二)铝型材挤压模具市场发展情况根据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19年至2021年我国铝挤压材产量为2,00800万吨、2,138万吨及2,202万吨,根据目前的铝型材加工行业成本测算,平均每生产一吨铝挤压材需要消耗模具成本约为270元,因此,经初步估算,2019年至2021年铝挤压材产量所对应的挤压模具市场规模约为5422亿元、5773亿元及5945亿元。八、 国内模具产业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在新常态下,国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是主要因素。我国经济已基本告别高速增长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新动能正在培育。支撑模具产业发展的条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劳动力、资源、土地等各种要素的成本增加,低成本优势基本不再具备;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压力加大;人口红利下降;投资收益下降,制造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