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82200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研究加大对钢铁重点骨干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环保、土地法律法规以及投资管理规定的项目,以及实施并购、重组、走出去、技术进步的企业,在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银行贷款、吸收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给予支持。防范大型骨干企业资金断链风险,必要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违法违规建设、越权审批的项目和产能落后企业,继续实施融资限制等措施。充分发挥行业协(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企业联合对外谈判,由钢铁协会组织用矿企业统一对外谈判,建立新的双赢定价机制。由钢铁协会会同相关商会协调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反补贴、反倾销诉讼,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行业协

2、(商)会要及时反映行业问题和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引导企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一、 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一)金属制品行业整体情况金属制品行业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行业主要业务领域为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中的钢结构行业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行业。1、钢结构行业情况钢结构行业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少及可塑性强等综合优点,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诸如工业厂房、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民用住宅、大型公共建筑、航站

3、楼、火电主厂房及锅炉刚架、公路铁路桥梁和海洋石油平台等很多领域。钢结构行业分类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根据产品属性划分,钢结构一般分为轻型钢结构、重型钢结构和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在重型钢结构中又可以细分为高层重钢结构、电力钢结构、桥梁钢结构、海洋石油钢结构等。根据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制造工艺的难易程度、竞争程度来划分,钢结构产品可划分为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应用领域包括高层重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电力钢结构、桥梁钢结构、海洋石油钢结构等。高端产品特点:产品大部分属于非标产品,技术参数一般根据实际应用环境与情况而定,需要生产商有较高的产品设计能力、详图深化设计能力;产品精度要求高、加工

4、难度大,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产品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技术附加值高,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能够从事高端钢结构产品生产的企业较少,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与资金实力、规模、产品品质与品牌。中、低端产品应用领域主要指轻钢结构,中、低端产品主要特点:对产品设计及详图深化设计能力要求不高;产品生产精度要求低、难度小,生产工艺较简单;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生产厂家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我国钢结构行业经历了从节约使用到大力推广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钢结构的研究和应用缓慢起步。由于此阶段钢材短缺,需要节约使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我

5、国钢材产量稳步提升,并且自200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建设部于1997年发布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政策提出,要合理使用钢材,推广和发展钢结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开始大力推广使用钢结构。十一五期间我国钢结构行业形势和发展对策提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坚持鼓励发展钢结构的政策,推广和扩大钢结构的应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引导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住宅。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

6、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大力推广钢结构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化转型具有积极作用。在发达国家,钢结构产业发展较早。世界第一栋高层钢结构房屋于1885年建成;轻型钢结构房屋出现于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钢结构住宅;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筑工业化。经过了一百余年的发展,在发达国家,钢结构行业已经发展成熟,目前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平均占钢产量约30%以上。根据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全国钢产量从80,760万吨增长

7、到106,500万吨;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16年的5,585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8,900万吨。2016年至2020年,虽然我国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占全国钢产量比例不断增长,从692%上升至836%,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占钢产量比例仍然较低,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2、装配式建筑行业情况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PS)、木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三大形式。自建国以来,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经历了从借鉴他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21世纪初期,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进步,同时在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迎来发展机遇;

8、2013年以来,各地方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政策,从行业规范、项目扶持、技术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促进了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住建部统计,2016-2020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逐年增长,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205%,完成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15%以上的工作目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达546%,重点推进地区占比相比2019年进一步提高。其中,上海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917%,北京市达402%

9、,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和海南省均超过30%。从建筑结构形式看,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43亿,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593%,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83%;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面积19亿,较2019年增长了46%,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2%。其中,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面积1,206万,较2019年增长了33%。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仍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双重刺激下,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根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共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28个,省级产业基地908个。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10、中,构件生产、装配化装修领域快速发展。其中,构件生产产能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年装配化装修面积较2019年增长58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较低,装配式市场空间广阔。工业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均开发出各类装配式建筑专用体系,如英国L板体系、法国预应力装配框架体系、德国预制空心模板墙体系、美国预制装配停车楼体系、日本多层装配式集合住宅体系等。代表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2017年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均达到或超过70%,对比我国2017年渗透率仅84%,我国装配化建筑渗透率差距较大。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对装配式建筑行业制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202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逐步提升至

11、30%。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指出: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规模,提高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提升空间巨大。二、 提高建筑工程用钢标准尽快完善建筑领域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合提高抗震标准,研究出台扩大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商业设施等建筑物钢结构使用比例的规定,修改提高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物、重点工程、建筑物基础工程等用钢标准及设计规范。三、 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一是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按期完成首钢搬迁工程,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结合广

12、州钢铁搬迁,推动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广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淘汰或减少现有产能,适时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按照首钢在曹妃甸减少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结合济钢、莱钢、青钢压缩产能和搬迁,对山东省内钢铁企业实施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结合杭钢搬迁、以及宝钢跨地区重组和淘汰落后、压缩产能,论证宁波钢铁续建项目。二是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组织实施好北京、广州、杭州、合肥等城市钢厂搬迁项目,统筹研究推进抚顺、青岛、重庆、石家庄等城市钢厂搬迁。三是抓紧实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确定的钢铁项目建设。

13、四、 保持进口铁矿石资源稳定,整顿市场秩序行业协(商)会通过行业协调,加强自律,规范进口铁矿石市场秩序。探索、推行代理制。抓住当前市场全面疲软时机,协调国内用户与铁矿石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的进口矿定价机制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规范钢材销售制度,建立产销风险共担机制,发挥流通环节对稳定钢材市场的调节功能。五、 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特殊大锻材等关键钢材品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开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技术进行攻关。提高认证标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钢材实物

14、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修改相关设计规范,淘汰强度335MPa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加快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六、 实现钢铁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完善装备、汽车、造船、家电等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带动钢铁产品消费和产业升级。加强钢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适应和促进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鼓励和支持钢铁企业与相关领域用钢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协调发展。七、 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所有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2010年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

15、0万吨;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实施淘汰落后、建设钢铁大厂的地区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提高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及相应的炼钢产能。八、 开发国内外两种资源,保障产业安全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力度,合理配置与开发国内铁矿资源,增加资源储备。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开展铁矿勘探开发,适度开发利用低品位矿和尾矿,加强对共生矿、伴生矿产资源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河北司家营、山西袁家村等大型铁矿资源开发,提高国产铁矿石自给率;支持邯钢中关、唐钢石人沟、通钢塔东、武钢恩施等现有矿山的深

16、部开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四川攀西、河北承德地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整合开发安徽霍丘地区和山东苍山等地区的铁矿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外独资或合资办矿,组织实施好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鼓励沿海钢铁企业充分利用区位和运输优势,尽可能利用国外铁矿石、煤炭等资源。九、 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占全国GDP的4,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