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产业可行性研究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184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户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户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户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户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户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产业可行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产业可行性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户用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产业可行性研究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国土、环保、水利、财税、金融等政策协同,形成促进新时代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兴技术、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基建等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场景。做好区域可再生能源供暖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等的衔接,在北方清洁供暖中因地制宜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供暖行动。在城镇新区推动可再生能源供暖与天然气、电力等其他清洁供暖方式的耦合集成,示范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供暖为主的多能互补供暖体系。持续推进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清洁液体燃料商业化应用,在科学研究动力和安全性能的基础上,

2、扩大在重型道路交通、航空和航运中对汽油柴油的规模化替代。提高燃气、热力管网等基础设施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兼容性,加快完善相关标准,探索推动地热能集中供暖纳入城镇供热管网、生物天然气并入城乡燃气管网。一、 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历程目前,在政策引导与产业技术革新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正走在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53GW,同比增长919%,累计并网装机容量306GW,增长2094%;全年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占全年总发电量的40%,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32%,累计并网装机容

3、量33620GW,增长987%。2001年,我国推出光明工程计划,旨在利用风电、光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解决偏远山区的用电问题。2006年,我国又推出送电到乡工程,对光伏和风光互补电站投资约16亿元,装机容量约196万千瓦。此阶段,我国光伏电站建设速度缓慢,大多数为离网式电站。2007年开始,国家开始正式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光伏发电行业补贴资金来源有了保障,大大提升了光伏企业的投资积极性。2007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光伏组件生产国和出口国。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同时德国、西班牙等光伏装机大国大幅度削减光伏补贴,组件需求量大幅降低,导致我国部分光伏生产企业停产甚至破产。2009-2010

4、年,国家出台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推动多晶硅行业健康发展,并相继推出金太阳工程光伏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及两期特许权招标项目,引导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发展。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规定2011年7月1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且发改委核定价格的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115元每千瓦时,中国光伏市场从此步入标杆上网电价时代。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美国与欧洲相继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海外市场需求萎缩;加之当时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产业发展不平衡,国内光伏生产企业大幅缩产。但同时受益于标杆上网电价的推出、金太阳工程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延

5、续及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标准的提高,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在逆势中顽强发展。201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分别制定标杆上网电价;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全电量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同时,光伏电站投资建设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由省级主管部门对光伏项目实施备案管理。度电补贴及备案制的推行推动了业主方的投资积极性,加之光伏扶贫以及领跑者项目的实施,我国光伏发电行业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末,我国光伏发电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同时得益于产业链成本的大幅下降,2013-2017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由1084GW提升至5306GW。光伏发电作为对传统

6、燃煤机组发电的替代,平价上网是光伏发电行业的必然趋势。2018年531光伏新政全面缩减补贴范围、降低补贴力度,给光伏发电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2019-2021年,我国光伏竞价政策的推出以及首批平价项目的推出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技术创新、降本增效提供巨大驱动力。根据CPIA统计,2021年PERC单晶电池、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31%和2110%,较2017年的213%和200%大幅提高。同时,受益于欧洲市场的全面放开、我国组件价格下降、全球能源转型需求提升以及欠发达国家地区电力需求加大的影响,201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为达到2078亿美元,各环节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该阶段政策旨在不

7、断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通过公平、公开的竞争方式,推进市场化进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光伏发电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一年。2021年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2021年新建项目上网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并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鼓励各地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支持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上政策的出台代表了我国光伏发电行业正式进入平价上网阶段。随着产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近年来新建光

8、伏发电项目成本不断下降,已经具备平价上网条件,行业内对平价上网也已形成高度共识。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2022年起新建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财政不再补贴,相关表述虽未在正式文件中出现,但是也预示着除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之外,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平价上网亦是大势所趋。明确无财政补贴,这释放了清晰强烈的价格信号,有利于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光伏发电行业已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市场平价发展,已从政策驱动发展的阶段转向市场驱动发展的阶段。二、 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

9、就近消纳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化升级,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电网配套工程及主网架建设,提升关键局部断面送出能力,支撑可再生能源在区域内统筹消纳。推动配电网扩容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提升配电网柔性开放接入能力、灵活控制能力和抗扰动能力,增强电网就地就近平衡能力,构建适应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和多元负荷需要的智能配电网。积极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推动自备电厂主动参与调峰,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合理布局一批天然气调峰电站,充分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优化电力调度运行,合理安排系统开机方式,动态调整各类电源发电计划,探索推进多种电源联合调度。引导区域电网内共享调峰和备用资

10、源,创新调度运行与市场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区域电网内就地消纳。加强送受端电网支撑,提升三北地区既有特高压输电通道新能源外送规模。强化送受端地区网架结构,提升电网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推动三北地区既有特高压交直流通道输电能力尽快达到设计水平。统筹配套一批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充分提升输电通道中新能源电量占比,扩大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规模,持续提升存量特高压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输送比例。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推动既有火电点对网专用输电通道外送新能源。利用上都、托克托、锦界、府谷等火电点对网专用输电通道,就近布局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通过火电专用通道外送,推动传统单一煤电基地向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

11、转型。优化新建通道布局,推动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消纳。加快建设白鹤滩至华东、金沙江上游至湖北特高压输电通道,在确保水电外送的基础上,扩大风电和光伏发电外送规模。加快建设陕北至湖北、哈密至重庆、陇东至山东等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提升配套火电深度调峰能力,在送端区域内统筹布局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三、 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一)积极推动风电分布式就近开发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油气矿区及周边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分散式开发。重点推广应用低风速风电技术,合理利用荒山丘陵、沿海滩涂等土地资源,在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中东南部风电就地就

12、近开发。创新风电投资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机制,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大力推进乡村风电开发。积极推进资源优质地区老旧风电机组升级改造,提升风能利用效率。(二)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行动,在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规范有序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光伏新村。积极推进光伏+综合利用行动,鼓励农(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模式,推动光伏发电与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光伏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铁路沿线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沿线等交通领域应用,

13、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廊道示范。推进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优先利用采煤沉陷区、矿山排土场等工矿废弃土地及油气矿区建设光伏电站。积极推动老旧光伏电站技改升级行动,提升发电效益。四、 光伏发电行业壁垒(一)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壁垒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涉及屋顶勘察、方案排布、项目建设、并网移交、运维保修等一系列环节,要求企业在勘察评估、方案排布、项目建设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各环节的业务水平决定了电站的最终发电效率和后续运营成本,继而影响电站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且分布式光伏电站还有着单体规模小、数量多、地点分散、难以集中管理运营的特点,为满足市场上大量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客户的投资需求,企业需要拥有电站开发集成

14、运维全产业链的业务能力以及降本增效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故市场上专业技术较高、项目经验丰富、具备全产业链业务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二)光伏发电行业区域壁垒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通常需要进行下沉式的资源开发和地区化的项目管理。未突破属地化的企业业务开展通常只能局限于某一区域;只有拥有多区域开发建设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拥有更强竞争力,从而满足各地电站投资者的需求。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多个省市区同时进行屋顶资源开发和电站项目建设,故行业存在区域壁垒。(三)光伏发电行业资金壁垒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中,通常需要垫付大量资金用于采购组件、逆变器、支架等设备材料。分布式光伏

15、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也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建造资金需求量较高。强大的资金能力是同时推进多个光伏电站项目的必要保证,故行业中存在一定的资金壁垒。(四)光伏发电行业品牌壁垒目前市场上光伏电站投资方主要为大中型发电企业、能源投资企业及其下属企业。这些客户通常都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认证体系,企业声誉、产品品牌是光伏电站投资方选择电站集成商的重要考虑因素。为保证所投资光伏电站的长期运营和稳定收益,以上企业通常倾向于选择品牌声誉良好、电站质量稳定、项目经验充分的供应商。故光伏发电行业内品牌知名度高、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企业往往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行业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积累客户资源、建立品牌效应,故行业中存在一

16、定的品牌壁垒。五、 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一)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乡村清洁能源利用体系利用建筑屋顶、院落空地、田间地头、设施农业、集体闲置土地等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发展,提升乡村就地绿色供电能力。继续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程,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电能供暖,完善产业基础,构建县域内城乡融合的多能互补清洁供暖体系。提高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发展生物天然气和沼气,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乡村能源技术和体制创新,促进乡村可再生能源充分开发和就地消纳,建立经济可持续的乡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开展村镇新能源微能网示范,扩大乡村绿色能源消费市场,提升乡村用能清洁化、电气化水平,支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二)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加大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聚焦脱贫地区等农村电网薄弱环节,加快消除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