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设备产业发展工作计划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169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分设备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空分设备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空分设备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空分设备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空分设备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分设备产业发展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分设备产业发展工作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分设备产业发展工作计划在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引导下,通用机械行业通过推进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制造过程和装备产品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推进体制机制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有较强技术推广能力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一、 空分设备行业发展历程深冷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以1902年德国设计并制成世界第一台工业化利用深冷技术实现空气分离的设备为标志,本行业在境外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而我国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期才开始

2、小批量试制小型深冷空分设备,与境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宏观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背景下,我国深冷技术行业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始终未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幅加速、基础建设投资快速增长,从而推动本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由于该阶段本行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钢铁、有色金属等下游行业对于氧、氮、氩等工业气体的需求,因此我国深冷技术设备厂商纷纷将空气分离作为深冷技术研发的主攻领域。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冶金、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批拥有技术基础和创新意识的厂商,通过对前阶段积累的深冷空分技术进行消化

3、、改进和再创新,深冷技术在我国实现快速发展,深冷设备向规模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深冷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已能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深冷技术的应用领域日渐拓展至天然气行业的天然气液化和分离,现代煤化工行业的MTO/MTP烯烃分离等工艺。近年来,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工业转型战略升级,航空航天、半导体、多晶硅、新能源电池、氢能源等战略新兴行业的发展,为深冷设备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契机。二、 空分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深冷技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从全球来看,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整体技术水平较高,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涌现出德国林德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美国

4、空气产品企业等集深冷技术研究、设备制造和工程安装及工业气体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其年销售额均较高,市场集中度整体较高。从国内来看,深冷技术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及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而呈现快速发展,行业整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空分设备的市场参与主体既包括德国林德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美国空气产品企业等跨国企业集团,也包括杭氧股份、四川空分、开封空分等国内知名企业;LNG装置的市场参与者主要为四川空分、中泰股份、蜀道装备等国内知名企业。目前,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已和跨国企业集团接近,部分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凭借政府的国产化政策支持以及价格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有相

5、当的市场份额。三、 空分设备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深冷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行业、天然气、核电等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多晶硅片、新能源电池等战略新兴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度较高。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时,基础建设投资加大,深冷技术装备整体需求上升;宏观经济不景气时,基础建设投资减少,深冷技术装备的整体需求下降。深冷装备行业不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但由于客户自身的工期存在上半年开工少下半年开工多的现象,而行业产品分工艺系统(客户对工艺系统签收时间)确认收入,因此导致收入的确认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四、 行业标准化水平得到提高十三五期间,

6、通用机械行业的标准化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制修订一大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特别是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用机械重点行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泵行业制修订标准28项,其中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16项。目前泵专业领域的现行标准对现有各类泵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阀门行业制修订标准63项,其中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51项。风机行业的标准经过40余年发展,目前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已有70余项,形成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风机产销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十三五期间压缩机行业制修订标准40项,其中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化31项,形成了既有主导产品标准、又有配套的测试方法标

7、准及辅助的零部件和材料标准的相对齐全的标准体系。空分设备行业十三五期间完成4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其中已批准发布39项,含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32项,国际标准1项。减变速机行业目前共有减变速机专业及相关齿轮等标准119个,其中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107项,团体标准2项。分离机械行业共有国家标准19项,行业标准71项,团体标准4项;主要产品的标准覆盖率超过90%。在国际标准转化方面,目前与压缩机及净化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共27项,已转化为我国标准22项,已列入计划正在转化的4项。所有采标标准均为修改采用,水平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相当。与泵相关的国际标准共21项,其中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

8、16项,已列入计划且正在转化的5项。与阀门相关的国际标准共24项,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17项,已列入计划且正在转化的1项。由于采标项目分别是等同或修改采用,因此水平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相同。另外通用机械行业标准化走出去也初见成效,风机行业积极参与行业相关国际标准化制修订工作,风机行业标委会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17技术委员会对口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并成功承办了第30次国际标准化ISO/TC117会议,加强了与国际标准化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国风机行业实质参与国际标准的能力。在国家各项相关政策引导下,通用机械行业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建立了团体标准工作两级管理机制,制定发布了中国通用机械工

9、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文件,提出了团体标准工作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体系,并本着高起点规范化的原则组织各专业行业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制订和宣贯实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通协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已经公告发布22项团体标准,其中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整体式高速齿轮传动装置通用技术规范分别获评工信部2019、2020年度百项团体标准示范应用项目。目前已经立项正在制订中的团体标准30余项。团体标准依据管理机制方面的优势,对快速满足市场需要、填补标准空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通用机械行业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为核心,涵盖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试验方法及检验方法标准、安全

10、标准、能效标准等主要标准类别的标准化体系。为通用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安全生产、试验、质量检验、能效考核等提供了技术依据,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通用机械行业的标准体系已相对稳定,技术水平达到当前国际通用技术水平。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城市建设、国防等国民经济各领域所需通用机械产品的生产需求和发展需要。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越加得到充分的重视。通用机械行业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作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形成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为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更加强化,申报与

11、获得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数量大幅增长,发明专利的数量及占专利总数的比例逐年提升,行业专利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通用机械行业的一种大直径三元叶轮的铣制方法、一种循环气压缩机叶轮的热处理工艺及大型离心压缩机试压机壳及其试压方法等发明专利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部分行业企业取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由粗放式管理迈向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用机械行业逐步从高速发展走向平稳增长,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转型升级发展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制约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不能

12、完全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高端先进技术发展的需要;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能力水平不足,特别是在行业中数量占比较大的中小型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重大装备中的高端产品技术研发始终处于跟随性研发的被动局面,不具备前瞻性、主动性研发能力;二是尚有不少企业创新意识和技术基础薄弱,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导致企业以低端产品赖以生存,利润空间微薄,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很弱;三是行业专利数量虽多但发明专利占比小,特别是缺乏市场引领性的高质量发明专利,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强。五、 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一)强化产业基础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具

13、有行业优势的企业,推进体制机制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有较强技术推广能力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环节及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组织开展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金融支持的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借助国家科技计划等国家技术创新支持政策,通过开展应用基础、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示范研究,着力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加大企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速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各项性能指标和质量,摆脱同质化困境,占据市场主动权。鼓励有条件的企

14、业加强技术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更多行业骨干企业争取进入建设国家实验室的行列,带动行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二)提升产业链综合水平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和支持下,继续建立具有行业特色,以企业为主体聚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的产业联盟,促进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与产品发展更加贴近工程应用和市场要求,在已有的技术优势基础上,补强技术短板,强化在产品核心关键配套件,以及材料、密封等基础配套领域方面的技术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完整性,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必将加速能源替代和能源行业的转型,促进新能源新技术革命。行业企业应加速与能源和炼化行业的

15、融合,密切关注能源转型中新技术的发展,加速与之相关的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升级。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行业和产品上下游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的活力。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统筹规划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专利布局,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一批专利组合,构建支撑企业发展和提升行业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储备。打造行业向产业链高端跃升能力和抵御国际复杂环境风险的能力。(三)继续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是制造业实力与水平的体现,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核心要素。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防范化解产业风险,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继续保

16、持并完善巩固在煤化工、大型石油炼化、长输管线、超超临界火电、核电、新能源等领域上取得的成绩,不断提高重大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化性能指标、提高产品可靠性,加快完成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工作,用成熟完美的产品应对各种市场需求;并以重大装备国产化为切入点,带动相关配套产品、上下游产品的技术进步与质量提升,逐步实现全产业链的国产化。在已完成的百万吨乙烯三机、天然气长输管线关键设备、百万千瓦核电泵阀、10万立方米大型空分设备及配套空气压缩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关键阀门和天然气液化装置基础上,继续扩大优势,完成石油化工领域超大规模的15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乙烯装置压缩机,12-15万等级以上特大型空分装置及压缩机,大规格(直径大于1600mm)特种刮刀卸料离心机,天然气领域300万吨/年以上LNG装置配套冷剂压缩机、储气库用6000kW级高速高压天然气压缩机及汽车行业中更高检测精度的氨检漏真空设备等重大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