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167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芯片成品测试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强化顶层设计,整合调动各方面资源,解决重大问题。成立咨询委员会,对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开展调查研究,进行论证评估,提供咨询建议。一、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环境,大力吸引国(境)外资金、技术和人才,鼓励国际集成电路企业在国内建设研发、生产和运营中心。鼓励境内集成电路企业扩大国际合作,整合国际资源,拓展国际市场。发挥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作用,鼓励两岸集成电路企业加强技术和产业合作。二、 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发展态势(一)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空间巨大且预期替代进一步加速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半导

2、体集成电路产品的进口额已连续多年位列所有进口商品中的第一位,2013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逆差从-1,44640亿美元增至-2,787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64%。不断扩大的中国半导体市场严重依赖于进口,中国半导体产业自给率过低,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近年来各类国际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工业缺芯少魂的国民大讨论,使得我国认识到了集成电路行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进程。从2017年美国政府禁止向中兴通讯出售芯片、到2018年中美贸易战、再到2019年美国针对华为进行的贸易封锁等重大事件,给长期依赖集成电路进口的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迫

3、在眉睫。接踵而至的国际事件使得业界认识到国内集成电路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集成电路水平的提升和国家信息安全,尽快实现集成电路行业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极大加快了集成电路产业国产化的进程。同时,为避免遭受各种不可控的贸易摩擦风险,近年来我国晶圆厂建设迎来高峰期,将带动封装测试市场的发展。根据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产业协会(SEMI)发布的报告预测,2020-2025年中国大陆地区晶圆产能占全球比例将从18%提高至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随着大批新建晶圆厂产能的释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需求将大幅增长。(二)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先进封装将成为未来封测市场的主流先进封装是当前最前沿的封装

4、形式和技术,包括倒装芯片(FC)结构的封装、圆片级封装(WLP)、25D封装和3D封装等。随着摩尔定律发展接近极限,先进封装可以通过小型化、薄型化、高效率、多集成等特点优化芯片性能和继续降低成本,成为后摩尔时代封测市场的主流。与此同时,随着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和自动驾驶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兴起,应用市场对封装工艺、产品性能、功能多样的需求越来越高,为先进封装测试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规模。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年版)信息显示,未来,全球半导体封装市场将在传统工艺保持较大比重的同时,继续向着小型化方向发展,先进封装在新兴市场带动和半导

5、体技术的发展,将在2019-2025年实现6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根据封装分会的数据,国内规模以上封装测试企业先进封装产品销售占比约为35%。(三)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系统级封装(SIP)将推动先进封装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在性能和成本的驱动下,封装技术发展呈现两大趋势:微型化和集成化。微型化是指单个芯片封装向小型化、轻薄化、高I/O数发展;而集成化则是指多个芯片封装在一起。集成化并不是相互独立的,集成化可以根据不同的微型化组合形成多种解决方案。随着摩尔定律发展接近极限,集成电路的集成化越来越高,呈现出两种集成路径,一是在设计和制造端将多个功能的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即SoC技术,同时封测端发展出的扇出

6、晶圆级封装技术正好可以用来封装SoC芯片;二是在封测端将多个芯片封装成一个,即SIP技术。人工智能被看作是又一项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而人工智能芯片则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国际人工智能巨头企业都在着力发展基础的AI芯片。5G通信开始实质性进入商用阶段,从运营商到终端企业均已在积极布局相关技术和产品,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应用,将在国内消费升级和工业转型的双重利好带动下,带来新一轮发展。手机等消费电子芯片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其中除了通用的存储、处理、拍摄等芯片逐步提升技术节点外,而独立的射频、功率、模拟和传感器芯片开发已产生了重大改变。将独立芯片集成在模块上或采用SIP封装是未来

7、的发展趋势。三、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微电子学科发展,通过高校与集成电路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等方式,加快建设和发展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微电子职业培训机构。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广泛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培训集成电路领域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出国(境)培训项目,推动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建设。通过现有渠道加强对软件和集成电路人才引进的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引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支持力度,研究出台针对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技术、管理团队的优先引进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加强与境外研发机构的合作。完善鼓励创新创造的

8、分配激励机制,落实科技人员科研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四、 集成电路封测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集成电路产业链分为IC设计、晶圆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三个环节,其中集成电路产业链是以IC设计为主导,由IC设计企业设计出集成电路,然后委托晶圆制造厂生产晶圆,再委托封装厂进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最后销售给电子整机产品生产企业。(一)集成电路封测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上游封装材料制造业为本行业提供引线框架、铜线、合金线、塑封树脂等原材料;设备制造业为本行业提供减薄划片设备、装片设备、键合设备、塑封设备、电镀设备、测试设备等。以上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影响本行业的生产,原材料的价格影

9、响本行业的成本。行业与上游的主要企业宁波康强、烟台招金、蔼司蒂、上海新阳、东京精密、DISCO、先进太平洋、KS、铜陵三佳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上企业按照采购合同为行业供应原材料和设备。(二)集成电路封测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下游行业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直接带动封装测试行业的销售增长,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需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带动着封装测试企业在生产工艺、产品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提升,因此,下游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对封装测试行业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五、 集成电路行业市场(一)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WSTS的统计数据,2011年至2018年期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呈现快速增长

10、趋势,产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7%;2019年,主要受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总收入为3,33354亿美元,较2018年度下降1524%;2020年,虽然持续反弹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但随着5G通讯网络、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智能移动终端、物联网等产业领域的需求和技术不断发展,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恢复增长,2020年度较2019年度增长836%,达到了3,61226亿美元,2021年度较2020年度增长高达2818%,达到了4,63002亿美元。据WSTS预测,2022年全球集成电路总收入将达到5,47319亿美元,同比增长将高达1821%。从集成电路产业链分布变

11、化来看,早期的集成电路企业大多为垂直整合型IDM模式,即企业内部可完成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所有集成电路生产环节,但这种模式下的企业普遍具有资产投入重、资金需求量大、变通不畅等缺点。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集成电路制程难度的不断提高等原因,集成电路产业链开始向专业化的分工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半导体设计企业、晶圆制造企业和封装测试企业。自21世纪以来,受先进制程研发费用大幅提升、制程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以及大规模晶圆厂和封装厂投资总额大幅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众多IDM厂商纷纷缩减了晶圆产线和封装厂的投入。目前,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各自独立且垂直分工的产业模式,已成为集

12、成电路产业链中最普遍的经营模式。(二)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从市场规模来看,相比全球市场而言,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球水平。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中国集成电路行业2020年销售额为8,84800亿元,同比增长1700%;2021年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45830亿元,同比增长1820%。2013年至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增长迅速,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954%,持续保持增速全球领先的势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10%以上增长率增长,预计2022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11,6626亿元。在

13、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市场应用带动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生产总量规模实现较大突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国内集成电路行业总生产量从2013年的90346亿块上升到2021年的3,59430亿块,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84%。中国的芯片生产在快速地国产化,生产量在不断提高,已部分实现进口替代。从产业链分工情况来看,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中,设计环节销售额4,519亿元,同比增长196%,占比4321%;制造环节销售额3,1763亿元,同比增长241%,占比3037%;封测环节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占比2642%。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

14、大约呈4:3:3的比例,产业结构的均衡有利于集成电路行业专业化分工趋势的延续,芯片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能同时推动封装测试行业的加速发展。从进出口规模来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尽管中国的芯片产量保持着快速的增长,但我国集成电路市场仍然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供求缺口较大,国内的集成电路产量远不及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一部分仍需依靠进口,特别是高端的芯片仍基本依靠进口,因此,进口替代的空间仍然很大。在当前国际半导体产业环境中,中国本土芯片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高端领域,差距更为明显。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国内众多行业深刻认

15、识到了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遭遇困难的同时,也使得国内半导体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并有利于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借此机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了芯片国产化的浪潮。六、 突破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和材料加强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与工艺结合,研发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关键设备,开发光刻胶、大尺寸硅片等关键材料,加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和装备、材料企业的协作,加快产业化进程,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强化顶层设计,整合调动各方面资源,解决重大问题。成立咨询委员会,对产业发展的

16、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开展调查研究,进行论证评估,提供咨询建议。七、 封装测试行业基本情况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包括封装和测试两个环节,因测试业务主要集中在封装企业中,通常统称为封装测试业。封装是指将生产加工后的晶圆进行切割、键合、塑封等工序,使电路与外部器件实现连接,并为半导体产品提供机械保护,使其免受物理、化学等环境因素损失的工艺。随着高端封装产品如高速宽带网络芯片、多种数模混合芯片、专用电路芯片等需求不断提升,封装行业持续进步。测试是指利用专业设备,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主要分为封装前的晶圆测试和封装完成后的芯片成品测试。晶圆测试主要是对晶片上的每个晶粒进行针测,测试其电气特性;芯片成品测试主要检验的是产品电性等功能,目的是在于将有结构缺陷以及功能、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芯片筛选出来。八、 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抓住技术变革的有利时机,突破投融资瓶颈,持续推动先进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