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分销产业调研报告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82156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存储器分销产业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存储器分销产业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存储器分销产业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存储器分销产业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存储器分销产业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存储器分销产业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储器分销产业调研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存储器分销产业调研报告到2023年,优势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安全供应水平显著提升,面向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等重要行业,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增强关键材料、设备仪器等供应链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一、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对电子元器件行业垄断、倾销、价格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预警和防范,维护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促进行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节能环保、和谐用工。引导电子元器件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二、 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一)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供给状况及变动原因电子元器件行业存

2、在头部垄断的格局,为行业供应链稳定性带来不确定性,同时我国在部分关键核心电子元器件领域仍存在受制于人的局面,进口依赖度仍较高。尤其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叠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压力,当下电子元器件行业面临巨大供给缺口,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缺芯困局。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众多境外电子元器件原厂无法复工复产,产能受到严重制约,导致多个终端行业面临因原材料不足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形。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近期包括大众、奔驰在内的全球汽车品牌,普遍面临因芯片不足无法生产的情形。另一方面,铜等金属原材料价格近年来价格上升,导致多种电子元器件面临巨大的成本上升压力。此外,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背景下,个别国家对我国电子信

3、息企业采购国际品牌电子元器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综上,电子信息产业的供应情况,受产能、原材料价格和国际贸易局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且当下正面临电子元器件供应不足的严峻挑战。(二)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需求状况及变动原因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主要受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能需求波动影响。但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部分领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增速在2021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157,是十年来的新高,主要受益于国内疫情受到控制,复工复产情况较海外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比上年增长127%。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需求,主要受技术更新迭代

4、、宏观经济发展局势两大因素影响。技术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得以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以5G技术为例。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预测,2020年起各年5G技术对全球经济增长点的贡献值将高达1,630亿美元以上。宏观经济发展局势,是影响终端消费者购买力的决定性因素。若因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导致终端消费者购买力不足,则将使得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产能需求萎缩的风险。三、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提升智能化水平引导企业搭建数字化设计平台、全环境仿真平台和材料、工艺、失效分析数据库,基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关键工序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优化生产工艺及质量管控系统,开展智能工厂建设,提升智

5、能制造水平。(二)推广智能化设计引导国内软件企业开发各类电子元器件仿真设计软件,鼓励使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开展工业设计,提高企业设计水平。(三)加快智能化改造围绕连接器与线缆组件、电子变压器、电声器件、微特电机等用工量大且以小批量、多批次订单为主的分支行业,探索和推广模块化、数字化生产方式,加快智能化升级。(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和支持产业基础较好的分支行业,探索工业互联网建设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面向行业开放共享业务系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设计和协同供应链管理。(五)推广绿色制造推进全行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快应用清洁高效生产工艺,开展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

6、实现绿色生产。优化电子元器件产品结构设计,开发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产品。制定电子元器件行业绿色制造相关标准,完善绿色制造体系。设绿色工厂,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实施节能环保技术提升工程,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处理污染物并实时监控,将企业的环保执行措施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六)生产绿色产品严格执行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鼓励骨干企业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设计,加快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高可靠、长寿命、易回收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应用。(七)发展绿色园区加强电子元器件相关产业园区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和水资源循

7、环利用。(八)搭建绿色供应链支持骨干企业实施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加强对上游供应商的环保考核,优先将绿色工厂发展成供应商,优先采购绿色产品。(九)培育优质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整合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合规履责和抗风险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四、 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情况电子元器件行业是行业上游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所有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或电子信息服务的实现,均依赖于由各类电子元器件提供的包括信号传递、信号处理等基础功能,从而实现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8、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等,是决定终端电子产品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尤其以IC集成电路为首的有源器件,更是直接决定了电子产品在功率、信号传递和处理效率等方面的性能水平。从产品类型划分,电子元器件主要分为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和配件辅料三大类。其中,有源器件指需电源来实现其特定功能的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无源器件指不影响信号基本特征,仅令讯号通过而未加以更改的电路元件,最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电感、陶振、晶振、变压器等。从原厂类型划分,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原厂包括:从事设计、从事生产制造、或设计及生产制造一体三类。(一)电子元器件行业头部集中效应明显,呈现卖方市场特征电子元器件

9、的生产制造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在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性方面,行业均呈现显著的头部集中效应。市场份额方面,以半导体为例,英特尔、三星电子多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球半导体供应商前列。根据Gartner数据,2021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为559%,市场集中度较高。技术领先性方面,目前全球掌握14nm制程的芯片制造商仅有包括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电子、格罗方德、联电、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在内的7家,而更为先进的5nm制程生产工艺仅有台积电和三星电子掌握。因此,在供应商有限的情况下高端电子元器件呈现卖方市场特征。在卖方市场格局下,电子元器件原厂掌握较大定价权的同时,亦导致产品的供应

10、稳定性不足。此外因电子元器件厂商规模较大、产品更新以技术驱动性因素为主,导致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的需求传导不足,原厂无法及时掌握下游客户的应用需求。在此情况下,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便承担了关键的纽带作用。一方面,头部分销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多年行业经验,根据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技术方案、匹配电子元器件采购需求,在供应链波动风险加剧、高端电子元器件存在头部垄断格局下,提供成本可控、技术需求匹配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综合服务;另一方面,亦为原厂及时掌握下游客户的技术需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渠道。(二)全球电子元器件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格局电子元器件作为所有电子产品的基础材料,在电子信息产业以数

11、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式带来生产力飞跃的当下,多年来呈现高速增长局面。以集成电路为例,根据ICInsights数据,2020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均呈现高速增长局势,且预计2022年将继续保持11%的增长。国内企业方面,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近年来均保持相对稳定的出口交货值增长趋势,除2019年下半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20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以及2022年4月受上海疫情冲击影响外,其余各月出口交货值多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以来,随着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较早恢复生产,使得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付值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凸显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化分工中的重要地位。(三)我国电子元器

12、件行业发展迅速,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由于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起步较晚,我国企业仍与国际领先厂商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高端集成电路行业依旧存在被国外局面。根据信通院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和工业等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以关键电子元器件产品集成电路贸易为例,虽然我国是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国,但在集成电路产品领域依旧存在对外依赖局面,近年来集成电路产品持续存在贸易逆差。但随着我国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头部企业经过多年积淀,在集成电路等领域与国际头部原厂间的技术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贸易逆差额方面,因为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拉动

13、上游半导体需求,以及海外新冠疫情反复叠加中美贸易争端造成的供应链不稳定,加剧了全球半导体的产能紧张和供应短缺,国内企业提高集成电路等关键部件库存以避免生产中断,共同造成我国2021年集成电路贸易逆差扩大,由2020年的10,6974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6,60447亿元。用于统计的集成电路类型包含:其他用作处理器及控制器的集成电路、用作存储器的多元件集成电路、其他用作存储器的集成电路、用作放大器的多元件集成电路、其他用作放大器的集成电路、其他多元件集成电路、其他集成电路,下同。单价方面,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平均出口单价为214元/个,仅为进口平均单价的4786%。但随着我国集成电路技术

14、的不断发展,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平均出口单价已上升至313元/个,与集成电路进口单价的差距大幅缩小。在此背景下,境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通过产品推广、需求对接、供应链服务等多种增值服务,帮助国内原厂更高效地了解下游客户需求,实现产品的快速推广,助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国外厂商垄断格局。(四)电子元器件行业主要产品种类的市场情况1、处理器市场情况处理器市场主要包括CPU(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MCU(微控制器)、AP(应用处理器)等产品。CPU主要应用于计算机、数据中心等计算存储设备。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经济及社会

15、活动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对于数据的存储及运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服务器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根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1,3539万台,同比增长69%,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9922亿美元,同比增长87%;2021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3911万台,同比增长84%,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5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根据IDC预测,2020年-2025年,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7%,2025年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247亿美元,其中x86服务器市场将达到1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5年x86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142亿美元

16、。Intel(英特尔)和AMD(超威)是CPU市场的头部企业。长期以来,Intel(英特尔)凭借将近7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CPU市场龙头,但近年来,AMD(超威)凭借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市场份额获得较大增长。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在新基建领域快速发展以及边缘计算的快速兴起,互联网企业对服务器性能和算力的需求不断攀升,机器人、智能化产品等应用对人工智能计算的要求逐步提高,GPU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VerifiedMarket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GPU市场规模达到3347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4,773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35%。Nvidia(英伟达)和AMD(超威)是全球独立GPU市场的龙头企业,根据JonPeddieResearch数据,在全球独立GPU市场中,Nvidia(英伟达)市场占有率在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