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计划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82155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计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计划建立开源开放、资源共享合作机制,构建智能汽车自主技术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增强战略实施保障能力。构建智能汽车中国标准体系。重点制定车载关键系统、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云控基础平台、安全防护、智能化基础设施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人车路云系统协同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和设备接口规范。建立智能汽车等级划分及评估准则,制定智能汽车产品认证、运行安全、自动驾驶能力测试标准,完善仿真场景、封闭场地、半开放场地、公共道路测试方法。制定人机控制转换、车路交互、车车交互及事件记录、车辆事故产品缺陷调查等标准。一、 基本原则(一)统筹谋划,协同推

2、进强化智能汽车发展顶层设计,营造支持创新、鼓励创造、宽松包容的发展环境。加强部门协同、行业协作、上下联动,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协调发展合力。(二)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建立开源开放、资源共享合作机制,构建智能汽车自主技术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增强战略实施保障能力。(三)市场主导,跨界融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智能汽车发展活力。打破行业分割,加强产业融合,创新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应用模式。(四)开放合作,安全可控统筹利用国内外创新要素和市场资源,构建智能汽车开放合作新格局。强化产业安全和风险防控,建立智能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增强网络信息系统安

3、全防护能力。二、 建设广泛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开展车用无线通信专用频谱使用许可研究,快速推进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统筹公众移动通信网部署,在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建立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提供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大带宽的无线通信和边缘计算服务。在桥梁、隧道、停车场等交通设施部署窄带物联网,建立信息数据库和多维监控设施。三、 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开展军民联合攻关,加快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应用,促进车辆电子控制、高性能芯片、激光/毫米波雷达、微机电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强自动驾驶系统、云控基础平台等在国防领域的开发应用。四、 构

4、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一)完善安全管理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等级保护,完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汽车制造企业、电子零部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风险评估、等级测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机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二)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搭建多层纵深防御、软硬件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安全可靠性设计,开展车载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及关键电子零部件安全检测,强化远程软件更新、监控服务等安全管理。实施统一身份权限认证管理。建立北斗系统抗干扰和防欺骗安全防护体系。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

5、关标准规范,建设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加强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建立覆盖智能汽车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实行重要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确保用户信息、车辆信息、测绘地理信息等数据安全可控。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数据风险、数据出境安全等评估。五、 汽车座椅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一)汽车座椅简介汽车座椅是集人体工程学、机械驱动和控制工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产品,关系到汽车的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是汽车基本配置及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产品之一。汽车座椅主要由座椅骨架、滑轨、头枕、调角器、座椅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组成,这些核心零

6、部件的生产是由汽车座椅行业上游领域中的厂商负责。座椅滑轨是调节座椅前后的装置,是汽车座椅中重要的零部件,具有高技术含量,是重要的安全件。座椅调高器主要用于改变座盆四连杆的角度,根据乘客的需求调整座椅坐垫高度。座椅调角器是实现汽车座椅靠背仰卧和折叠运动的装置,是汽车上二十项核心技术之一,其核心技术被国际企业掌握,华域汽车、安道拓、麦格纳、佛吉亚等企业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技术水平。(二)汽车座椅市场发展概况汽车座椅是复杂的汽车零部件,涉及机械、电子、纺织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品,其设计、开发、制造均有较大的难度。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汽车座椅行业的生产制造水平持续提升,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在国

7、内汽车座椅市场中,华域汽车、李尔、安道拓三家企业约占60%的市场份额。一些全球著名的汽车座椅企业如麦格纳、丰田纺织、佛吉亚等通过在华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并与华域汽车、李尔、安道拓等共同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局面。我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稳步发展,这将对汽车座椅有大量的需求。随着自主品牌整车厂的崛起,我国汽车座椅行业未来将会实现进一步化、降价竞争等发展趋势。根据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汽车类型按用途可划分为商用车和乘用车两类。其中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随着乘用车的快

8、速发展,我国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2014年我国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为8406亿元,2017年增长至9899亿元。2018年-2020年,乘用车产销量有所下滑,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也出现下滑。2021年,随着乘用车市场的恢复,乘用车汽车座椅市场规模回升至8593亿元。未来随着汽车工业的深入发展,乘用车产销量逐年恢复,乘用车汽车座椅的市场将恢复增长。一般轿车全部座椅的平均价格在850-1,050美元左右,中档轿车在1,400-1,600美元左右,高档甚至超过2,000美元,很多轿车座椅的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达到5%,成为除发动机、变速箱之外成本最高的汽车零部件之一。根据产业信息网,2020年国

9、内汽车座椅平均单车价值3,064元,属于零部件中单车价值量高的细分赛道,随着轻量化和电动智能化发展,消费者对于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提升,电动座椅记忆、座椅加热等功能渗透率提升,加之轻量化材料的运用,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座椅单车价值量升至4,148元,市场空间可达到1,055亿,复合年增长率为113%。(三)汽车座椅市场竞争格局根据Marklines数据库,2020年全球汽车座椅行业中,美国安道拓和美国李尔分别占据24%的市场份额,日本丰田纺织占据16%的市场份额,佛吉亚占据13%的市场份额,麦格纳占据8%的市场份额。(四)汽车座椅行业发展趋势1、汽车座椅行业智能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汽

10、车智能化已成为各大厂商追逐的目标。汽车座椅对于整车来说意义重大,电子电气与汽车座椅开始实现融合,智能化座椅今后将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走向。例如李尔的智能座椅可通过姿态的主动监测以及传感器反应的相关信息来主动调整座椅的姿态,提升驾乘人员的健康水平。2、汽车座椅行业轻量化汽车轻量化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车装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汽车座椅的重量占整车重量约6%,通过对汽车座椅生产工艺的改进,减轻汽车座椅的重量,有助于汽车轻量化的实现。3、汽车座椅行业安全性在未来自动驾驶

11、的环境下,在出现碰撞不可避免时,座椅将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减轻可能的碰撞以及对驾乘人员带来的伤害。4、汽车座椅行业舒适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偏好将逐步升级,中低端乘用车的功能性及舒适性将依托调节机构的增多和电子化的应用得到逐步提高,未来乘用车将朝着低端中配、中端高配的方向发展。5、汽车座椅行业环保可持续性目前市场上部分车型已开始使用可持续材料制成的汽车座椅,但由于成本较高,目前仅在高端豪华车型中有所应用。例如,采用橄榄叶鞣制皮革替代化学鞣制皮革,两种皮革耐用度相同,橄榄叶鞣制皮革可持续性较高,但成本更高;也有使用由按树木纤维制成的织物与可再生的聚氨酯(皮革替代品)组合形成的人造革,以

12、减少皮革使用。六、 汽车零部件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汽车市场中生产厂商和品牌较多,因此,不同型号的汽车所需的座椅是不同的,不同的座椅所需的零部件在规格、性能、尺寸等方面也有所差异,这是汽车制造业的主要特点。汽车座椅厂商要根据不同的车型设计不同的零部件,每个部件的模具和生产工艺也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一种座椅零部件一般仅对应一种车型或一种车型平台的情况。因此,汽车座椅零部件企业往往执行以销定产供应模式,即座椅零部件制造企业要在接到订单以后才开始安排生产。汽车行业广泛应用Just-In-Time(JIT)模式,即零库存模式。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以提

13、高生产和库存管理的效率。汽车座椅厂商作为汽车主机厂的供应商,一般应用JIT模式,并可能延伸应用到其部分供应商。在研发方面,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通常在新车型立项之前的调研阶段就开始介入,介入时间较早。随着我国汽车产业链逐渐完善,座椅总成厂商和零部件配套厂同步开发已成为行业主流趋势。首先,同步开发能够有效降低主机厂或座椅总成厂商的研发投入,把部分风险转嫁给零部件生产商;其次,零部件供应商在同步开发的过程中也可以吸收和学习座椅总成厂商的研发经验和技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最后,协同开发的模式也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加强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七、 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经

14、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部分细分市场领域已经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自主开发能力、规模较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目前我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已具备了商用车、中低档乘用车零部件的开发与生产配套能力,对于中高档乘用车零部件的配套能力也在快速发展中。汽车座椅构造看似简单,但要满足与整车配套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座椅骨架的强度对于整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其技术难点在于结构的设计和材料的选用;座椅滑轨需要承受24kN以上的静拉力,而且要保证滑轨在受到正压及侧拉等各个方向的力时要受力均衡,不能产生功能失效,且原材料抗拉强度需要达到600MPa以上;调角器其核心技

15、术在于齿形的参数设计与制造,而且在齿形设计方面没有任何可直接效仿的程式;调高器的技术难点在结构设计、舒适性和安全性。目前,我国汽车座椅行业内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由安道拓、李尔、佛吉亚等国际大型知名汽车座椅总成制造企业掌握。整体来看,我国本土汽车座椅系统零部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只有华域汽车等少数企业能实现与整车厂商或座椅总成生产厂商同步研发。汽车座椅作为汽车承载人员最直接的载体,其舒适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为了符合汽车行业整车轻量化的节能、环保发展要求,座椅系统轻量化也成了汽车座椅零部件行业重要的技术开发方向。八、 发展态势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

16、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一)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从技术层面看,汽车正由人工操控的机械产品逐步向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转变。从产业层面看,汽车与相关产业全面融合,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发展特征。从应用层面看,汽车将由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成为新兴业态重要载体。从发展层面看,一些跨国企业率先开展产业布局,一些国家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强国战略选择。(二)发展智能汽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智能汽车,有利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增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能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有利于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数字经济,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加快制造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