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业分析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150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端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业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终端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业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终端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业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终端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业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终端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业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终端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业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端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业分析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终端形象展示产品销售产业分析报告打造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统筹社区教育、文化、医疗、养老、家政、体育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改进社会服务,打造便民消费圈。有条件的地区可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给予财政支持,并按规定享受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取消石油成品油批发仓储经营资格审批,加强成品油流通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安全保障措施落实。乡镇以下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等可使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扩大成品油市场消费。一、 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发展整体概况作为品牌方产品营销和文化推广的重要表现形式,商业终端形象展示为零售企业打造了一个信息交

2、流和产品展示的平台。消费者从中获得对产品和企业文化更直接、深刻的认知,最终实现销售规模的提升。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兼备销售实现的功能属性和创意设计的文化属性,产业链覆盖品牌形象策划、方案设计、生产安装和项目管理等。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的发展伴随着零售业的变革,以连锁终端形式出现的零售业态对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始,零售业先后经历了四次革命,分别是大零售阶段、网上零售阶段、电商薄利阶段和新零售阶段。大零售阶段正式开启了零售业市场化发展,连锁品牌在居民消费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为保持自身形象的鲜明、突出和统一,传递企业文化和吸引消费,同时加快连锁网络铺设速度、

3、节约终端建设成本,各连锁品牌大力开展VI系统(VisualIdentity)和SI系统(SpaceIdentity)设计和建设。VI系统即视觉识别系统,是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SI系统即企业终端形象识别系统,是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在商业终端上的三维延伸与应用。伴随着连锁品牌的发展壮大和品牌方对VI和SI系统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当下新零售模式要求零售品牌方更加精准地捕捉消费者消费心理,掌握主流消费趋势,实现精准营销。因此,通过线下终端收

4、集和整合用户数据,更好地校准营销方向,逐渐成为了零售品牌方的重要战略营销发展方向,品牌方也对终端形象展示的创意设计和方案呈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 我国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发展情况(一)零售业蓬勃发展及连锁经营,为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创造广阔市场空间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我国连锁商业发展迅速,为我国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1、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552千亿元增长到44082千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85%,

5、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巨大。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例已达到3854%,在国民经济中贡献比例较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5万元增长到2021年351万元,复合增长率达875%,为人们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经济基础。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对消费品质的要求提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开始注重消费品背后的品牌内涵以及自我认同感。未来,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提升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连锁商业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模

6、式逐渐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切换。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的发展与下游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将受益于消费零售行业的新发展格局,迎来快速发展的良机。2、连锁零售企业发展为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零售企业连锁门店总数和营业面积稳步增长,零售业蓬勃发展。2012年至2021年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由1929万个增加到2924万个,零售营业面积由1477千万平方米增加到1870千万平方米。在此背景下,品牌方对终端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以推广品牌产品、展示品牌形象、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为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二)线下零售仍是零售业主流,为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提

7、供稳固市场基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仓储、物流、移动支付等配套技术的保障逐渐完善,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和普及,对线下零售业带来了一定冲击。但线下零售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功能,它是消费者直接接触和挑选商品、获得真实体验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尽管近年来线上电商发展迅速,但增速逐步放缓达到平稳阶段,线下零售仍然是零售业的主流。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汽车销售、消费餐饮、汽车后市场、金融服务等行业,以上行业消费者更注重线下的消费体验,通过线上浏览做出消费选择的情形相对较少,或仅通过网上获取信息无法获得服务。因此电子商务发展并不会对线下零售门店造成巨大的冲击,多数行业线下消费需求依然持续、旺盛。(三)文

8、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为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注入新活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由于其具有高附加值、可持续性以及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2009年,颁布了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9年,随着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的落地,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将落实到法律层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完善和创新;2021年,我国政府提出十四五期间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催生新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创新链效能,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

9、体系和市场体系。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家相继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繁荣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持续增长。2012年至2021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保持增长,由1807千亿元增长到5239千亿元,占GDP比重由348%增长到456%。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为商业终端形象展示行业注入新活力。随着国家有关政策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与实体经济、现代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对接,终端形象展示已不再仅仅是简单装饰空间、陈列商品。通过文化创意的融入,适当的设计创意能够展现品牌特色,提升顾客购物体验感和满意度。三、 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地方可结合实际对商业步行街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信息平台和

10、诚信体系等新建改建项目予以支持,提升品质化、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在符合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商业步行街等具备条件的商业街区开展户外营销,营造规范有序、丰富多彩的商业氛围。扩大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范围。四、 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体系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促进形成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优化快递服务和互联网接入,培训农村电商人才,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扩大农村消费。改善提升乡村旅游商品和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培育特色农村休闲、旅游、观光等消费市场。五、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统筹用好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等现有专项资金或政策,补齐流通领域短板。各地可因地制宜,

11、加强对创新发展流通、促进扩大消费的财政支持。六、 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条件;将智能化、品牌化连锁便利店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连锁企业总部的管理责任,简化店铺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实行告知承诺管理;具备条件的企业从事书报刊发行业务实行总部审批、单店备案。支持地方探索对符合条件的品牌连锁企业试行一照多址登记。开展简化烟草、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手续试点。七、 优化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打造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统筹社区教育、文化、医疗、养老、家政、体育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改进社会服务,打造便民消费圈。有条件的地区可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给予财政支持,并按规定享受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八、 鼓励流通企业研发创新研究进一步扩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加大对国内不能生产、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性能物流设备进口的支持力度,降低物流成本;研究将相关领域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推动先进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