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82142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一、 坚持开放融入,深化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深层次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国际合作。(一)持续参与全球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和平台。用好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平台,打造绿色、包容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凝聚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共识。办好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及相关活动。加强与重要国际组织和国家间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对话及合作,深入开展规划引领、政策设计、技术交流、融资互动、经验分享等全方位对

2、接,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强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发展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能力建设、低碳转型等支持,务实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二)深化推进国际技术与产能合作加强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创新合作。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与相关国家在高效低成本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氢能等先进技术上的务实合作。鼓励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技术创新交流,积极融入全球可再生能源创新网络。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国际化和国际产能合作。充分把握国际国内市场差异化特点,发挥国内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多等优势,积极探索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鼓励制造

3、业企业开展包括装备、技术、标准、品牌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优质产业走出去。(三)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标准的交流合作与互认,积极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可再生能源合格评定互认体系,支持国内企业和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提升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检测等领域的贡献度。二、 光伏行业概况按照电站选址和并网方式的不同,光伏电站可以分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式光伏电站是指集中大规模发电,与公共电网相联接并承担供电任务的光伏电站,电力经逆变器、升压变压器在电网的高压侧并网,利用电网远距离传输到终端用户。集中式电站具有规模效应,管理难度较小,但具有建设周期长、占用土地资源

4、等弊端。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指利用闲置屋顶等资源,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包括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分布式光伏电站靠近用电侧负荷中心,所发电力就近消纳,并可将剩余电力上传至公共电网;但屋顶分布式电站单体规模小、项目分散、屋顶条件不一,开发和管理难度较高。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中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20,94244万千瓦,增长552%;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12,67800万千瓦,增长1793%。2021年度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2928GW,约占全部新增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的55%,首次超过新增集中式光伏

5、电站装机容量;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1965GW,占全部新增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的6365%,分布式光伏电站占比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户用光伏电站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光伏贷模式、合作共建模式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光伏贷模式下,初始投资金额较低,户用业主可通过较低的初始投资金额进行光伏电站的投资;合作共建模式下,屋顶业主仅通过向第三方投资者提供屋顶,无需投资即可分享电站收益,进一步降低了屋顶业主的参与门槛。2021年度,我国新增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达2,160万千瓦,占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7359%;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达8

6、9140万千瓦,占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4536%。户用光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三、 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一)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乡村清洁能源利用体系利用建筑屋顶、院落空地、田间地头、设施农业、集体闲置土地等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发展,提升乡村就地绿色供电能力。继续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程,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电能供暖,完善产业基础,构建县域内城乡融合的多能互补清洁供暖体系。提高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发展生物天然气和沼气,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乡村能源技术和体制创新,促进乡村可再

7、生能源充分开发和就地消纳,建立经济可持续的乡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开展村镇新能源微能网示范,扩大乡村绿色能源消费市场,提升乡村用能清洁化、电气化水平,支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二)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加大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聚焦脱贫地区等农村电网薄弱环节,加快消除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全面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建设满足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动汽车下乡等发展需要的县域内城乡互联配电网,筑牢乡村振兴电气化基础。(三)提升乡村可再生能源普遍服务水平统筹乡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乡村集体经济,通过集体土地作价入股、收益共享等机制,培育乡村

8、能源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模式,支持乡村振兴。强化县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乡村能源站行动,建设具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诊断检修、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等能力的乡村能源站,培养专业化服务队伍,提高乡村能源公共服务能力。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动城乡可再生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步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农业农村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智慧用能水平。积极探索能源服务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引导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壮大乡村能源队伍,构建功能齐全、上下联动、自我发展的乡村可再生能源服务体系。四、 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利用

9、水平、技术装备、产业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开发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425%,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8、25、34、03亿千瓦,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二)利用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达68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6%。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2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91%,主要流域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分别达到97%、97%、98%;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水

10、电具备百万千瓦级水轮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特高坝和大型地下洞室设计施工能力世界领先。陆上低风速风电技术国际一流,海上大容量风电机组技术保持国际同步。光伏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量产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28%和208%。(四)产业优势持续增强水电产业优势明显,我国已成为全球水电建设的中坚力量。风电产业链完整,7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位列全球前十。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分别占全球产量的76%、96%、83%和76%。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成本持续下降、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五)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以可再生能源法为

11、基础,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步实施,市场化竞争性配置有序推进,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强,稳定了市场预期,调动了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但也应该看到,虽然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较快,但在能源消费增量中的比重还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和高效消纳利用的矛盾仍然突出,新型电力系统亟待加快构建;制造成本下降较快,但非技术成本仍相对较高;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发展相对滞后;保障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五、 健全体制机制,市场化发展可再生能源深化能源体制和放管服改革,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可再

12、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健全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发展体制机制,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作用,为可再生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深化可再生能源行业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清单之外隐性准入壁垒,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对不涉及国家安全、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和战略性资源开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动核准改备案,鼓励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项目核准和备案流程,规范风电和光伏发电增容更新、延寿运行等管理,进一步简化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投资管理程序。完善监

13、督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可再生能源规划、产业政策、开发建设、电网接入、调度交易、消纳利用等监管,确保国家规划政策有效实施。对可再生能源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进可再生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信用监管,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评级制度,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二)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引导。建立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导向的开发建设管理机制,明确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并逐年提升,逐步缩小各地权重目标差异,引导各地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强化权重目标分解落实,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合理

14、共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推动自备电厂、市场化电力用户等积极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评价考核。加强对省级行政区域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监测评价,推动纳入地方考核体系,强化对电网、市场主体消纳量完成情况考核,压实地方责任。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鼓励消纳、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机制,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规模。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长效机制。科学制定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率指标,形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系统整体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统筹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完善调度运行机制,多维度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动源网荷共担消纳责任,构建由电网保障消纳、市场化自主消纳、分

15、布式发电交易消纳共同组成的多元并网消纳机制。(三)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发展机制健全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管理机制。完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以市场化竞争配置为主、竞争配置和市场自主相结合的项目开发管理机制。开展生物质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逐步形成有效的市场化开发机制,推动生物质发电补贴逐步退坡。探索水风光综合基地市场化开发管理机制,推动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水风光综合开发。加强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项目开发建设统计和非电利用生产运行信息统计,推进可再生能源行业统计体系全覆盖。发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价格信号引导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布局。完善可再生能源全额保

16、障性收购制度。落实可再生能源法,进一步完善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保障性收购与市场化交易的衔接。逐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比重,对保障小时数以外电量,鼓励参与市场实现充分消纳。完善可再生能源价格形成和补偿机制。完善风电和光伏发电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稳定投资预期。建立完善有利于分布式发电发展、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的输配电价机制。完善抽水蓄能电站价格形成机制,提升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积极性,促进抽水蓄能大规模、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地热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价格机制。构建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破除市场和行政壁垒,形成充分反映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与传统电源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推动可再生能源与电力消纳责任主体签订多年长期购售电协议,推动受端市场用户直接参与可再生能源跨省交易。完善可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