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093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模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模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模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模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具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模具顺应世界模具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系统优势、协同优势,培养竞争优势,拓展全球资源配置空间,以吐故纳新的强烈胸怀,从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投资采购国外先进的装备到吸引国外精英人才、吸收外商投资,再到对外模具贸易全球布局、对外投资合作,走过了重视吸收到重视走出去深度融入世界模具贸易体系、制造体系的开放之路。模具产品在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三高方面持续提升,结构围绕消费升级,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型消费品领域的产业模具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重点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终端产品、超高清视频终端、智能家电、医疗大健康、可穿戴设备、新型包装等新消费产品

2、模具研发,拓展模具控性控型保障下的模具制件产品应用空间,创造更多模具需求市场,推动模具及紧密关联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让中国模具更加显示出精细度颜值度感受度。一、 人才发展机制正在形成十三五以来,模具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总量保持基本稳定。随着模具产业的规模扩大和模具制造流程的改变,大批具有计算机和数字化知识的年轻力量进入到模具行业,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和模具人才培训体系的发展。以模具中职、高职教育,行业人才培训基地、企业在岗培训等有机结合的人才发展机制逐步形成。2017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开创了全国职业院校模具数字化设计技能网络大赛,将每个学校的计算机房设为考场,大赛裁

3、判组成员在赛事中心对各赛场动态进行远程监控。模具专业学生均可报名参赛,给学习者提供了同等的参赛权利,推动了全员化参赛,实现了大赛普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提升,成为培养模具技能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二、 模具上游供应链保持稳定十三五期间,我国模具材料在品种、工艺、装备、质量、标准和服务能力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国模具行业提供了稳定优质的模具钢材、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基础材料,支撑了我国模具产业的稳健发展。(一)模具材料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性能明显提升我国完全具备各类模具材料的生产能力,从钢和铸铁到铜材等非铁金属及合金、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可加工塑料等有机高分子材

4、料、石墨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天然或人造金刚石、3D打印模具材料等。对于主体模具钢材料,如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特殊用途模具钢各类模具钢钢种齐全,绝大部分国外的标准钢号和品种规格都可以生产。品种规格系列齐全,涵盖棒材、模块、钢板、扁钢、钢带、线材、锻件等,其中高精度的轧制扁钢,尺寸精度可达到1/4DIN标准,最大宽度可以达到850mm。钢材的纯净度、组织均匀性不断提升,实物质量与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具有超高的强度、耐高温磨损和耐腐蚀等特性的铜镍锡合金已开始在行业中运用。凭借其摩擦系数约为铍铜的1/3、腐蚀速度约为铍铜的1/4以及在450以下不发生软化的特性,用于注塑模具的热流道喷嘴,满

5、足各种塑料的工况要求,且使用寿命可达铍铜的15倍,同时不含铍、铅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金属元素,是热流道喷嘴用高端升级材料。(二)模具装备精密化、大型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在先进制造工艺、精密装备、现代整体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领域,优化利用外资,推动数字化生产线改造与集成,利用国际装备服务全球模具企业的契机,以及国际装备在德国、日本、瑞士等模具发达国家模具企业的应用经验,推动高精装备的深度应用,提升我国模具企业的技术水品,从精准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中发挥单机设备优势,到工艺控制、性能控制、逻辑控制,向制造全过程品质、效能全面提升方面发展。同时利用模具企业中外模具设备兼用的地位,积极发挥国际模具装备与

6、中国模具装备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三、 模具行业概况(一)模具行业产品分类及市场现状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赋予原材料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加工工具,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模具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汽车、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根据加工成型方法的不同,模具可分为冲压模具、压铸模具、锻造模具、铸造模具、挤压模具以及其他模具。行业模具产品属于挤压模具分类。由于绝大多数模具都是针对特定用户单件制作的,因此模具企业与一般工业企业相比,呈现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的行业特点。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模具制造行

7、业亦稳步增长。我国模具制造企业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进行业务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模具行业与诸多行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带动我国模具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驱动我国制造业升级,也将给模具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2011年以来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至2019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11896亿元,较2011年增长近10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模具行业产量为1,04596万套,到2019年增长至2,42511万套,2011-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08

8、%。随着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模具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上图,2021至2026年,模具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预计将从3,68837亿元增长至4,44538亿元,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进出口方面,近年来模具出口规模逐年递增,进口规模呈下降趋势。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模具进口额为2484亿美元,到2019年进口额下降至1939亿美元;2012年,我国模具出口额为3731亿美元,到2019年提升至6246亿美元,我国模具行业净出口额呈现较为显著的增长趋势。综上,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及净出口的不断增长有望给行业内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业务

9、增长机会。(二)铝型材挤压模具市场发展情况根据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19年至2021年我国铝挤压材产量为2,00800万吨、2,138万吨及2,202万吨,根据目前的铝型材加工行业成本测算,平均每生产一吨铝挤压材需要消耗模具成本约为270元,因此,经初步估算,2019年至2021年铝挤压材产量所对应的挤压模具市场规模约为5422亿元、5773亿元及5945亿元。四、 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行业概况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直接决定了一国工业水平的高低。为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工业40的顺利推进,必须要有强大的工业机械产业作为支撑。金属加工

10、机械是工业机械的重要分支,一般分为金属切削设备和金属成形设备。近三年来,我国金属成形设备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和2019年全年金属成形设备产量分别为230万台和234万台;由于受到年初疫情的影响,制造业开工率下降,导致2020年中国金属成形设备累计产量略有下降为202万台;2021年,中国金属成形设备产量回升至21万台。未来,预计随着疫情形势的缓和,制造业开工率的回升,金属成形设备设备产量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五、 通过区域合作,形成引领模具企业提高核心区研发制造能力,促进模具及关联企业协同配套的集群发展态势明显模具多类型、特性化需求、不构成批量的产业特点就形成模

11、具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使得以材料供应、模具设计开发、加工设备、标准件供应、加工协作、人才调剂等多服务功能配套的模具产业集聚区制造模式更有利于产业发展。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模具产业集聚区,至今仍占据我国70%左右的模具产能份额,武汉-长沙和成都-重庆两个模具产业集聚区十三五以来发展较快,形成了体系完整、各具特色的现代模具产业集群。在这些大、中集聚区内,还形成了众多集聚程度更高的市、区、县、镇特色模具生产基地。许多模具产业集聚区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面向全球供货的模具制造基地。已开始通过不断提升区域模具制造的整体价值链,推动区域企业群实现从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的转变。十三五以来,形成了

12、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发展,以质量数据为根本的供应链和制造总包分包、服务共享和业务协作为基础,集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大企业协同中小企业跨领域、跨地域的企业群生态,促进了模具制造技术水平与质量保障整体能力的提升。六、 国内模具产业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在新常态下,国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是主要因素。我国经济已基本告别高速增长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新动能正在培育。支撑模具产业发展的条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劳动力、资源、土地等各种要素的成本增加,低成本优势基本不再具备;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压力加大;

13、人口红利下降;投资收益下降,制造资金周转失衡,要素利用效率明显不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外贸、投资三驾马车均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相当的困难,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国内传统模具大用户行业增速减缓,降低成本的压力加速向零部件供应商传递,致使模具价格下滑;新兴模具用户行业发展低于预期,国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这些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给模具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蕴藏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力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为我国模具工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模具工业实现优化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

14、利的外部条件。14亿多人口(其中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美好生活所汇集成的超大国内消费新需求市场的规模优势,以及近60万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特别是两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所带来的新的投资、升级需求,为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面向众多消费类产品成形以及投资类产品成形所开辟的模具市场空间的绝佳舞台上,我国模具在实现供应链保障、产业链现代化的同时,自身综合能力得到增强。十三五期间,我国模具所具有的国际比较优势、持续供给能力,使得中国模具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力产品。在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模具行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优势

15、领域的海外市场占有率,构建双循环新格局,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的联通。七、 企业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范围扩大模具的设计制造与其服务的产品(制件、制品)制造密切关联,是由于产品制造技术和成形生产管理与模具不可分割的特性,形成模具企业是模具及模具成形工艺的集成供应商(模具+模具成形工艺),有相当数量的产品(如电子元器件、汽车零件、精密产品零件等)制造需要模具设计制造与成形产品生产在一个成形工程实施的价值链内完成。十三五期间,我国的专业模具企业利用自身模具制造技术的优势,以及模具+成形工艺集成供应商的已有产业资源,顺势而为,加快了向下游产业扩展的速度,形成以模具支撑产品、产品反哺模具的新优势,模具企

16、业的品牌影响力加强,其中50%规模以上汽车模具企业延伸增加了模具制件的生产业务。在此期间上市的模具企业,主营业务绝大部分定位于模具及模具制品。模具企业产业链向下游的延伸进一步优化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加模具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我国产业模具的技术创新能力。八、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一)领先企业市场份额提升,模具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行业内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汽车轻量化、消费电子、轨道交通等高端下游应用需求的持续增长,行业内领先企在深耕现有客户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提升新品开发水平,不断增强多规格、全产线的一站式配套服务能力,从而占据新增市场份额,而工艺水平低、技术开发能力弱、服务能力差的小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市场资源向行业内优势企业集中。(二)模具行业国内低端市场相对饱和,中高端市场国产化步伐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