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分销产业工作总结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82073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存储器分销产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存储器分销产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存储器分销产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存储器分销产业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存储器分销产业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存储器分销产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储器分销产业工作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存储器分销产业工作总结把握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市场机遇,重点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电容器(含超级电容器)、电阻器、频率元器件、连接器与线缆组件、微特电机、控制继电器、新型化学和物理电池等电子元器件应用。优化产品设计、改造技术设备、完善检验检测,推广先进质量文化与技术。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开展质量兴业、品牌培育等活动,定期发布质量品牌报告。一、 加强产业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和统筹推进,积极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加强央地合作,指导各地统筹规划基础电子元

2、器件重点项目布局,适时推进主体集中和区域集聚。做好重点领域监测分析和跟踪研究,加强与现行相关政策衔接,有序推进各项行动。二、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发展趋势(一)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整合不断加速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凭借资金实力和授权资源丰富等多重优势,在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而当下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供应链风险加剧、授权资质竞争激烈、上游研发成本高企等行业背景,倒逼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进一步完成行业整合,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头部竞争优势。自2010年以来,艾睿电子、安富利以及大联大等全球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持续通过兼并收购方式,逐步完成现有业务格局。其中,艾睿电子于2010年至20

3、18年间,先后完成了对Converge、Verical、RedemtechInc和ChipOneStop在内的数十家企业的收购;安富利完成了对裕能达部分资产、BellMicroproducts等多家企业股权的收购;大联大完成了对友尚、全润、大传等台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收购。境内方面,深圳华强、英唐智控等亦先后完成了对多家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收购,从而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相较国际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我国境内分销商目前集中度尚有待提升。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网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市场前四大分销商营业收入占当年全球TOP50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业收入总额的5154%。但当年境内排名前四大分销商

4、营业收入合计占境内TOP25家分销商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4245%,与全球头部分销商间尚有差距。(二)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向数字化方向探索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复杂度、应用专业化等方面的要求持续提升,传统电子元器件分销已不能充分满足原厂及下游客户的服务需求,因此,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纷纷开始向专业化增值分销的业务方向发展。一方面,部分头部分销商基于自身技术积累与沉淀以及对上游电子元器件产品的深度了解,为下游客户提供包括电子元器件选型、技术咨询、产品开发等多种增值服务,同时,在供应商服务方面积极、及时地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供应链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成熟,电

5、商分销逐渐成为弥补传统电子元器件分销模式不足的重要新模式。中电港、艾睿电子和科通技术等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均先后搭建电商分销平台,为原厂和下游客户提供透明度更高、更为及时的产品信息。(三)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国内原厂推广需求旺盛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其研发和生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委先后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性支持文件,进一步强调了电子元器件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历经多年投入和技术积淀,我国高端电子元器件行业初见成效。在进口平均单价不断

6、下降的同时,集成电路的出口平均单价已由2017年的214元/个上升为2021年的313元/个,彰显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此外,以中芯国际为首的大陆集成电路厂商,已掌握了先进的14nm制程工艺,而全球仅有7家芯片制造商掌握该制程工艺。但相较Intel(英特尔)、AMD(超威)等国际头部厂商,国内原厂因起步晚、应范围有限等因素导致品牌力不足,使得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在设计、选品环节难以优先选择国内原厂研发或生产的电子元器件。此外,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当下,美国实施的原产地证等关税管制措施进一步增加了部分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采购国内原厂产品的难度。因此,国内原厂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7、的当下,亟需本土分销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服务。随着我国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新选择,使得制造业的全球化分工进一步深化。富士康、伟创力、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等电子专业制造服务厂商先后在东南亚国家完成生产线布局。在此背景下,对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全球化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土分销商仅有进一步强化境外布局,在境内外均具备较高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方能与包括艾睿电子、安富利等在内的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竞争。三、 电子元器件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行业周期性方面,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受电子信息产业的波动,而

8、存在一定周期性特征。一方面,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受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居民消费支出变动,使得电子信息产品或服务面临消费者购买需求变动。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变革亦会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技术驱动型增长。其中,5G技术将以其高传输速率、多连接性等特征,为包括消费电子、医疗、农业、工业制造业等众多运用领域带来变革。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存在区域性特征。一方面,原厂根据不同区域,给予不同分销商在特定区域的授权分销资质。因此,分销商仅能在特定区域内分销原厂授权的电子元器件。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剧、电子元器件类型不断丰富,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对分销商服务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头部电子元器件

9、分销行业为保证与客户的深入技术沟通、及时的现场技术支持等,其业务区域往往集中在特定区域。季节性方面,因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无显著的季节性特征,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不存在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全年各季度收入稳定。四、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实施重点产品高端提升行动,面向电路类元器件等重点产品,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专利、技术壁垒,补足电子元器件发展短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五、 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发展情况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价值实现的关键一环,其涵盖了包括手机和电脑等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智能装备等多种利用了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产品生产和制造的行业。(一)电子信息制造业特点1、电子信息制造业应用领域广阔,

10、行业分散化特征明显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基础前沿技术的逐渐成熟,电子信息制造业由传统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家电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进一步拓展至汽车电子、新能源管理、智能电网、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家居等多元化领域,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因此,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应用领域多元化特征,使得行业参与者众多,即使在部分领域存在头部集中效应,但相较上游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行业而言,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依旧呈现相对分散化的格局。各行业因应用领域不同使得各行业关键技术存在差异,对电子元器件的技术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情况下,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尤其是中小型客户存在将电子元器件技术需求传递给原厂的

11、诉求,但又往往难以及时与上游原厂取得对接。因此,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应用领域多元化、行业参与者相对分散以及技术需求多样化特征,进一步凸显了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在产业链中的关键价值。2、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过去十余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经历了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政策改革红利及全球化分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电子信息产业各年度均保持较高速增长,并逐渐成为我国工业经济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重的发展指数已由2015年的10723上升至2019年的13469。同时,电子信息制造业近十年来保持

12、高速增长。自2013年至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均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因。尤其2021年受全球疫情因素影响,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向国内转移,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更是高达147%。3、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复杂度加深、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在通讯技术、高精度电子元器件制程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近年来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复杂度不断提升,对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水平、供应链服务等提出新的需求。2012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应用高新技术实现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成为我国制造业增长的重要来源。以通讯技术为例,5G技术于2019年正式商用,

13、未来几年,5G技术将成为众多下游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生产工艺升级的关键动因。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工艺变革,使得上游电子元器件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原厂产品推广、应用落地需求激增;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成为大势所趋,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复杂度增加。(二)电子信息制造业关键领域的发展情况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历经多年沉淀积累,已较为完善,2021年末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5G技术方面,2021年末已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当年新增5G基站65余万个。但当前5G技术广泛应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在成本方面,现阶段5G模组仍处于千元价位,高价制约了终端产品的丰富性,使得下游需求碎片化、

14、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单一市场规模需求不足。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在此背景下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通过为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帮助上游原厂了解下游5G技术落地需求、帮助下游客户降低5G模组采购成本,从而实现5G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包括手机、可穿戴设备、个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其中,智能手机是消费电子产品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以TWS耳机为首的可穿戴设备近年来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增长点。智能手机方面,随着5G通讯技术的推广,智能手机出货量迎来新增长的空间。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5G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2021年度

15、全年,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266亿部,同比增长6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可穿戴设备方面,得益于芯片等关键电子元器件向微型化方向不断发展和加工工艺的提升,可穿戴设备近年来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根据CCSInsights数据,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由2016年的8,900万部增加至2020年的193亿部,复合增长率为2135%,且预计2025年将达到388亿部。随着碳中和概念的提出,以及锂电池、能源管理等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电子行业增长的推动力。2021年度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45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全部汽车产量的1359%。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率先开始对包

16、括自动驾驶、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将集更多的传感线、芯片、控制权等电子元器件于一体,从而导致该行业对电子元器件的采购需求不断增加。智能制造装备,是指通过集合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电子专用设备,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升级的必备硬件设施。相较传统的专业设备,智能制造装备结合了机器视觉、运动控制、视觉算法等多种前沿技术,因此集合了种类更为多样化、技术需求更高的多种电子元器件。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增长迅速,根据中国工控网和相关研究机构整理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422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89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744%,预计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进一步达到2,087亿元。但我国工业智能化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制造2025,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仅为27%,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