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胺类精细化学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82013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胺类精细化学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机胺类精细化学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机胺类精细化学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机胺类精细化学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机胺类精细化学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胺类精细化学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胺类精细化学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机胺类精细化学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以及国防等领域,适应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稳定、减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工程塑料工业技术,加快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橡胶、石墨烯等高端产品,加强应用研究。提升为电子信息及新能源产业配套的电子化学品工艺技术水平。发展用于水处理、传统工艺改造以及新能源用功能性膜材料。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建立石化和化学工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标准应用体系,加快智能工厂和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智慧物流应用,实现石化和

2、化学工业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全链条的智能化,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一、 喹诺酮类市场的发展前景喹诺酮类抗菌药于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因具有广谱杀菌、毒副作用小且价格适中的特点,是较为常见的抗感染药物,也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抗感染药物。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目前喹诺酮类抗菌药已经发展了四代产品,以第三代和第四代喹诺酮类为主,其涉及的重要医药中间体为无水哌嗪和N-甲基哌嗪。根据GrandviewResearch于2021年2月发布的AntibioticsMarketSize,Share&TrendsAnalysisReportByDrugCla

3、ss,2020年全球抗菌药市场规模为407亿美元,受到全球传染病的发病率提升、新型抗菌药研发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全球抗菌药的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至2028年保持45%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2028年达到579亿美元。在全球抗菌药市场中,喹诺酮类产品占据第三大市场份额,仅次于青霉素类产品和头孢菌素类产品。亚太地区目前已成为全球抗菌药使用量最大的地区,占全球的份额约为452%,其中,中国和印度是该地区最大的抗菌药市场。根据沙利文数据中心报告,全国抗菌药物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1,11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5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05%。根据米内网城市公立医院统计数据显示,从抗菌药细分市场

4、上看,喹诺酮类抗菌药占抗菌药的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734%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1074%,市场份额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从细分品种上看,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排名第二,占比为4507%。综上,随着全球及国内抗菌药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喹诺酮类抗菌药占抗菌药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行业无水哌嗪、N-甲基哌嗪及N-乙基哌嗪作为第三代和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重要医药中间体,所处市场容量较大,未来销售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二、 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的外部环境,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5、,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全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继续维持较快增长态势,产值年均增长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2015年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甲醇、化肥、农药、氯碱、轮胎、无机原料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主要产品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乙烯、丙烯的当量自给率分别提高到50%和72%,化工新材料自给率达到63%。(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区域布局进一步改善,建成了22个千万吨级炼油、10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

6、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云贵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钾肥等大型化工基地以及蒙西、宁东、陕北等现代煤化工基地。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产业集聚能力持续提升,已建成32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产品结构调整持续深化,22种高毒农药产量降至农药总产量的2%左右,高养分含量磷复肥在磷肥中比例达到908%,离子膜法烧碱产能比例提高到986%,子午线轮胎产量比重提高到909%。随着新型煤化工和丙烷脱氢等技术获得突破,非石油基乙烯和丙烯产量占比提高到12%和27%,有效提高了我国石化化工产品的保障能力。(三)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建成了数百个石化化工企业技术中心。高强碳纤维、六氟磷

7、酸锂、反渗透膜、生物基增塑剂等一批化工新材料实现产业化,一些拥有特色专有技术的中小型化工企业逐渐成为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领域创新的主体。氯碱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湿法炼胶等生产技术实现突破,建成了万吨级煤制芳烃装置。对二甲苯和煤制烯烃等一批大型石化、煤化工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在全国率先建立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涌现出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化工园区和生产企业。2011-2014年,全行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重点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目标全部完成。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2014年石化和化学工业万元产值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二氧化

8、硫(SO2)的排放强度分别为043千克/万元、007千克/万元和179千克/万元,较2010年分别下降476%、40%和235%。煤化工、农药、染料等行业污染防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磷矿石等化学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重金属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五)逐步深化超过90%的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应用了过程控制系统(PCS),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生产优化系统(APC)、生产制造执行(MES)、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也已在企业中大范围应用,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石化、轮胎、化肥、煤化工、氯碱、氟化工等行业率先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六)国际合作成果显著十二五时期,石化和化工行业对外开放

9、水平不断提高。巴斯夫、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杜邦等国际化工跨国公司积极拓展在华业务,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档次明显提升。国内石化化工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跨国并购,中国化工收购马克西姆-阿甘公司、倍耐力公司等取得较好成效,提高了国内行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轮胎行业在天然橡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重点布局,投资建设多家工厂。氮肥行业已向孟加拉、巴西、越南、新西兰等国家输出合成氨、尿素生产技术。钾肥行业在海外10多个国家投资了20余个项目,弥补了国内钾肥供应不足。三、 酰胺的应用及发展酰胺,一般是指含有酰胺键的化合物。常见的有甲酰胺、乙酰胺、丙酰胺、碳酰胺等,种类繁多,其中甲酰

10、胺、丙酰胺在有机反应中,不仅广泛用作反应的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酰胺类产品主要为N,N-二甲基丙酰胺,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N,N-二甲基丙酰胺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互为同系物,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属于高沸点的极性非质子性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合成材料、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部门有着较为广泛的用途。N,N-二甲基丙酰胺可以作为聚酰亚胺、聚砜酰胺及其它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溶剂,可以用作涂料的粘合剂,也可以作为纤维与薄膜生产中的反应介质。近年来,其应用已拓展到湿电子化学品,用于光刻胶的剥离液。鉴于N,N-二甲基甲酰胺

11、(DMF)在蒸发后,可经呼吸道吸收,液体也可经完整的皮肤及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中毒,世界上各国开始限制二甲基甲酰胺的使用。2016年,我国工信部和财政部出台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提出到2018年,减少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溶剂、助剂使用量20%以上。相对而言,行业生产的N,N-二甲基丙酰胺具有沸点高、不易挥发、溶解性好等特点,环境友好。随着各国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N,N二甲基丙酰胺在光刻胶、合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行业酰胺类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四、 精细化工行业的进入壁垒(一)精细化工行业技术壁垒精细化工行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其核心体现在化学反应工艺路线

12、选择、核心催化剂的选用、工艺过程的控制以及生产设备的选择上。即使是同样的工艺路线,不同企业采用不一样的工艺技术、核心催化剂及生产设备,也会导致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精细化工企业需要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掌握新的生产工艺、改进现有的生产工艺、开发高效的催化剂、选择最合适的生产设备等,持续提升产品的性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由于目前精细化工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对精细化工企业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化工企业需要持续开发满足不同领域性能要求的精细化工产品,以满足下游不同应用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丰富生产经验,拥有成熟技术和可靠生产流程,并具

13、备持续快速开发新产品能力的精细化工企业才能长期保持优势地位。(二)精细化工行业客户准入壁垒行业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化学品、环保化学品、高分子材料、医药等领域,下游客户大都对供应商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尤其是电子化学品和医药领域,对精细化学品的品质要求极高。这些准入制度一般要求供应商具有性能优异的产品、稳定量产能力和较强研发实力,有的下游客户还会对精细化工产品供应商生产安全风险控制、环境保护标准提出要求。由于准入门槛通常较高,技术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商很难进入以上客户的供应链。同时,在进入下游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后,为确保自身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下游客户通常将与供应商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14、,这将进一步加大新进入者的客户准入壁垒。(三)精细化工行业资金壁垒精细化工行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行业的资金有较高的规模要求。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安全生产政策和职工福利政策的日益完善、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精细化工产品进口标准的日益严格、下游客户对精细化工产品的性能要求及种类需求日益增长,精细化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商在环保、安全、产品研发和经营规模等方面进行较大的投入,导致其初始及持续投入不断攀升,不具备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小型精细化工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四)精细化工行业环保壁垒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化工行业属于环保重点监管的

15、行业。近年来,我国陆续推出或修订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上法律法规对环保方面的法律执行力度越来越强。一方面来看,在环保强监管的背景下,化工类项目通过项目核准、获取环评批复的程序多、难度大,新进入化工领域较难;另一方面,由于化工行业面临较高的环保要求,化工企业需要持续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选择更先进、更环保的工艺,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优化提升工艺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这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前期环保投资规模较大,形成较高的壁垒。(五)精细化工行业人才壁垒精细化工是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下游用途

16、非常广泛,各下游领域的产品和技术迭代速度快,对研发人才的要求较高,同时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涉及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有机化学、热力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方法,要求研发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充足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新进入行业的企业由于缺乏各类专业人才及人才培养机制,很难在行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五、 需求预测十三五期间,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约为56%,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0%,超过5000万人将从农村走向城市,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将极大地拉动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投资,促进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进而拉动石化化工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同时,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