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资源化产业发展工作指南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81947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资源化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污水资源化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污水资源化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污水资源化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污水资源化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资源化产业发展工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资源化产业发展工作指南(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资源化产业发展工作指南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水利仍处于补短板、破瓶颈、增后劲、上水平的发展阶段,是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有效破解新老水问题、构建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要立足国情水情,紧扣国计民生,着眼发展需要,按照关于保障水安全和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着力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入河湖排污总量管理。优化调整沿河湖排污口、取水口布局,编制相关整治规划,对入河排污布局问题突出、威胁饮水安全或水质严重超标区域的排污

2、口实施综合整治。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把供水人口20万人以上的水源地纳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加强监督保护。全面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水源地安全警示、隔离防护、水源涵养和修复措施。推动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清理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排污口和各类养殖户。加强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一、 水务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自来水处理技术,主要可分为预处理、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对于含有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水源,由于常规的净化工艺难以去除此类污染物,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包含以下四个工序。一是混合絮凝阶段:在混合反应单元内引入原水,

3、利用净水剂与原水在混合反应池中快速进行混合,在絮凝池内将原水中的微小颗粒聚集凝结而形成较大的颗粒团。二是沉降处理阶段:第一阶段处理后的原水进入各种类型的沉淀池,在此过程中较大的颗粒团由于重力作用会沉淀到水质底部,再将此部分沉淀集中排泥。三是过滤处理阶段:经过二段处理的过程水进入各种类型的滤池,经过滤池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颗粒,从而进一步去除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更加澄清后进入清水池,将其储存起来。四是消毒阶段:应用诸如液氯、次氯酸钠或者氯胺等消毒剂对前三段处理后的清水进行消毒,以达到灭活微生物的目的,再由泵房内的送水泵将清水增压至城市自来水管网中。在日常自来水处理技术中,

4、重点需要处理的是微生物、细菌、悬浮物以及有机胶体等。深度处理工艺则是在常规处理工艺后,运用臭氧活性炭或膜处理工艺等,将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去除的污染物加以去除。絮凝沉淀技术主要是通过投加净水剂,将水中的悬浮物以及一些杂质凝结成絮凝体,然后将水中的悬浮颗粒分离去除。其中高效反应沉淀池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搅拌机高速运作,提高沉淀剂与水中的悬浮物混合,再通过低速搅拌机促进混凝效果,最后通过部分污泥回流到沉淀池进水口来控制水源浊度的相对稳定,从而使得高效反应沉淀池的运行既高效又稳定。活性炭不仅能对水源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还对微生物法不能去除的污染物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目前,居民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5、较多利用活性炭处理工艺。另外,活性炭也会经常用来处理电镀废水和冶炼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因为活性炭也对废水中的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以净化水质,明显改善废水的清澈程度,最后还能去除工业废水的异味。因此,不管是在自来水厂给水处理技术当中,还是工业废水的处理当中,活性炭都能起到效果,所以在水处理中活性炭越来越受到重视。臭氧氧化技术主要是使用含低浓度的臭氧的空气或者氧气,利用其自身的特性,可以去除水中酚、氰等污染物质,除去水中铁、锰等金属离子,除异味和臭味。臭氧氧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反应迅速,流程简单,没有二次污染问题。如果在处理水质特别复杂的水源时,可以利用臭氧氧化技术,结合传统的净水工艺进行水处理

6、,实现高效的净水处理结果。膜处理技术是水处理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原因在于:一方面自来水水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常规净水工艺已难以消除诸如农药、除草剂、消毒副产物等有机污染物和新型致病微生物;另一方面人们对饮水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可以利用膜技术将城市自来水净化成优质饮用水。常用的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技术应用于给水领域有诸多优点:A、出水水质稳定,受进水水质波动的影响小;B、出水生物稳定性好;C、能够减少混凝剂和消毒剂投加量,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D、膜分离工艺以组件的形式构成,可以适应不同生产能力的需要,而且会使水厂的用地大大减少。但是膜处理技术的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7、。污水处理按处理深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一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悬浮状态固体,常采用物理法,对于BOD5的去除率一般在20-30%。二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常使用生物法,BOD5的去除率在90以上。深度处理以达到更高的处理与排放要求或污水回用为目的,主要处理方法有传统的老三段深度处理法(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法等。对水质要求更高时采用的深度处理单元技术有臭氧氧化、离子交换、脱氮除磷技术、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技术、膜技术等。二、 水务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水务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原水供应、化学药剂生产制造商、输水管材及水处理设备供应商、电力供应

8、商等,同时还包括一些技术服务商和设计院等。原水取自天然水体或蓄水水体,交易价格一般由政府物价部门核定;目前,国内用于混凝、沉淀、过滤及消毒等工艺的处理药剂品种较为齐全,生产企业数量较多,市场化程度较高,通常不具备议价能力;管材生产企业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好,且管材市场竞争充分,定价较为市场化;相对外资企业来说,国内水处理设备在寿命、实用性等方面与外资设备尚存在一定差距,但整体技术工艺水平在提高,在上游设备行业竞争也较为充分。水务上游企业的充分竞争将带来采购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水务行业的发展,同时水务行业的扩张也会拉动上游行业的发展。水务下游行业主要围绕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用户

9、,满足其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和污水处理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规模提升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市政用水和污水处理服务需求也将相应增加;环保政策的趋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对供排水的水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水务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更好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同时下游市场也将拉动我国水务行业持续发展。三、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节水(一)加大农业节水力度继续把农业节水作为主攻方向,调整农业生产和用水结构,加强灌区骨干渠系节水改造、田间工程配套、低洼易涝区治理和农业用水管理,实现输水、用水全过程节水,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逐步降低农业用水比重,优化用水结构。积极推广使用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技

10、术,推进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套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强灌区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精准灌溉水平。推广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节水措施。(二)深入开展工业节水积极推进重点用水行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加快火电、石化、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工业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高效冷却、热力系统节水、洗涤节水等通用节水工艺和技术,依法依规淘汰落后用水工艺和技术,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强化重点用水单位监督巡查,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鼓励产业园区统一供水、废水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91%

11、以上。(三)加强城镇节水加快城乡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全面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加快换装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引导居民淘汰现有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城市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全覆盖。推进服务业节水改造,对非人体接触用水强制实行循环利用。深入开展节水型单位和居民小区建设活动,推进机关、学校、医院、宾馆、家庭等节水。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四、 水务行业竞争格局中国水务行业竞争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水务企业、民营水务企业以及少数国际水务企业跨地

12、区或区域性的市场经营之间的竞争。以威立雅、苏伊士为代表的外资水务企业凭借其品牌、运营优势在市场化早期进入中国水务市场,借助其市场先导地位,取得了一些规模项目。企业通过改制、并购或区域性开拓等方式快速扩张,成为当前水务市场的主体力量,市场占有率高。近年来,包括联合水务在内的一批优秀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凭借人才、管理、技术等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家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水务行业有可能迎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业绩突出的优秀民企联姻,以优势互补,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趋势将为业内的优秀民企提供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中国水务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早期

13、,以威立雅、苏伊士为代表的国际水务企业凭借其品牌、技术运营、资金等优势取得了一些市场先导地位,但随着国内水务企业的崛起和不断壮大,国际水务企业正在逐渐退出市政供水和污水行业,转而向更加专业化的工业废水领域进行开拓。现阶段,企业是我国水务行业的主力军。地方水务企业和央属水务企业一般具有雄厚的股东背景、资金实力和各方面资源,通过并购、合资、参控股、BOT和PPP等方式在全国范围或流域性进行发展,获取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特许经营权,并通过水务衍生行业拓展成为综合水务企业。国内诸多水务民营企业依靠技术领先、体制机制灵活等优势,运营效率较高,盈利能力较强,不断巩固和延伸区域性和全国水务市场,有良好的发展前

14、景。水务行业需要长期经营的经验摸索和技术沉淀,也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由于行业准入门槛高,短时间内仍将呈现区域垄断性和行业龙头集中度提升并存的竞争格局。五、 发展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社会加快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要求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精准有力地发挥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引导作用,强化水资源管理,全面提升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15、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需要着力解决好水利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加快推进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坚持人水和谐,加快转变用水方式,着力缓解水资源水环境约束趋紧的矛盾,在推进水利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需要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创新引领、法治保障的水利体制机制,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各方面需求相比,目前,我国的水安全保障能力还存在不少差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补齐水利这个短板。随着经

16、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等老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的同时,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更加凸显,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洪涝干旱灾害仍是心腹之患,流域性大洪水、局部强降雨、强台风、山洪、城市内涝、区域干旱等灾害时有发生,防汛抗旱仍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2016年全国发生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一些流域和区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要着力补齐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排水防涝等短板,增强防洪排涝减灾能力。一些地区水供求紧张态势凸显,部分城市水源单一,水资源约束趋紧矛盾尚未有效缓解。农田水利基础仍较薄弱,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全国废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一些河流污染物入河量超过其纳污能力。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95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0%。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用水被严重挤占,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待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