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1867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咨询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咨询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咨询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咨询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咨询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咨询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咨询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咨询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强化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自主布局基础理论研究。鼓励勘察设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生态环保、数字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工程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创新设计方法,开发核心技术、专利技术及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大师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底线得到充分保障。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充分践行,设计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一批高品质绿色建造示范工程项目设计。一、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

2、趋势(一)总承包越来越成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通行模式总承包模式强调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总承包模式能够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因此,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推行总承包模式。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发挥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示范项目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设计企业承接技术复杂的建筑工程、市

3、政工程以及以工艺为主导的工业工程总承包项目,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精细度和施工便利性。引导有条件的设计企业建立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进一步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和组织实施方式,培育工程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与国际化生产组织方式接轨。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住建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有利于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的深度融合,发挥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于实施。(二)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将加速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

4、产业互联网促进商业社会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加速转型,数字化也将成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行业内企业多数处于数字化初始期和反应期,疫情的影响加速了行业数字化的进程。近年来,我国密切重视工程勘察设计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大力推动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019年,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及大力开发和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为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提供保障。2017年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

5、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未来设计企业将加紧部署数字化战略,以数字化扩张产品和服务,以数字化手段实现数据变现,构建数字化业务流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产品、服务、资产、商业流程进行连接,实现高效运营。建筑工程绿色化是指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就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7月24日,住建部联合发改委、银保监会等六部门印发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以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确立具体工作目标。未来

6、建筑工程绿色化和节能化将成为主流趋势。二、 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稳步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效益显著提高,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勘察设计相关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诚信体系初步建立,勘察设计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技术管理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标准化、集成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一)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勘察设计企业资质、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进一步完善,行业诚信体系进一步健全,个人守信从业、企业有序竞争、协会自律服务、引导监管的共同治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优胜劣汰、优质优价的市

7、场环境逐步形成。(二)设计质量进一步提升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底线得到充分保障。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充分践行,设计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一批高品质绿色建造示范工程项目设计。(三)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勘察设计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产业赋能作用不断显现,科技成果转让收入大幅提升。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向设计、协同设计逐步推广,数字化交付比例稳步提升。(四)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符合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基本完善,从业人员技术能力显著提升,行业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比例

8、不断提高,青年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人才结构明显改善,培养一批行业人才。(五)发展效益进一步提高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年增长率不低于GDP增幅。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等新业务模式得到有效推行。大型勘察设计企业综合化、集成化发展,中小型勘察设计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高端设计咨询服务品牌,境外勘察设计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中国设计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三、 推进多元服务模式,完善发展方式(一)稳步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发挥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示范项目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设计企业承接技术复杂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以工艺为主导的工业工程总承包项目,提升设计的科学性、

9、安全性、精细度和施工便利性。引导有条件的设计企业建立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进一步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和组织实施方式,培育工程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与国际化生产组织方式接轨。鼓励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二)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支持勘察设计企业向产业链前后延伸,发展涵盖投资决策、工程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加快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交付标准、工作流程、合同体系和管理体系,明确工程建设各方责权利关系,完善服务酬金计取方式,为勘察设计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创造条件。鼓励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带头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三)推进建筑师负责制在民

10、用建筑工程项目中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发挥建筑师对建筑工程品质管控作用。深化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并跟踪评估进展情况,建立健全与建筑师负责制相配套的制度体系。研究起草建筑师负责制有关指导意见、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多类别、多层次的建筑师负责制工作清单,厘清责权利关系,规范执业行为。优化注册建筑师考试内容,强化继续教育中建筑师负责制的有关内容,提升建筑师综合协调能力。(四)进一步推行岩土工程专业体制提升岩土工程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专业集成化服务价值,推动具备条件的勘察企业提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一体化服务。发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在岩土工程技术服务中的主导作用,落实执业责任。强化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检

11、测监测先进技术应用,鼓励岩土工程专业分析技术和治理工艺、工法、设备研发与创新。鼓励发展国产岩土工程设备,促进岩土工程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四、 稳步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优化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制度,逐步精简企业资质类别、等级。完善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考试制度,推进注册执业管理制度实施,培育壮大注册执业人员队伍。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进一步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检查及动态核查,加强对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的监管和核查惩戒力度。五、 完善信用管理和协同监管机制推进将勘察设计质量信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技术服务信息纳入信用信息管理。建立信用信息报送

12、和共享制度,推进信用信息科学规范使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勘察设计市场和质量安全协同监管机制。完善过惩相当的信用惩戒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开展信用修复。完善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与交通、水利等相关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大勘察设计信用信息公开力度。六、 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由于工业化带来需求的规模化,传统生产线主要实现的是单品种、持续性的大批量生产,适合标准化产品市场,但随着下游汽车、机械、医药、仓储物流等行业由传统的单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向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方式过渡,以客户生产工艺和需求为基础的柔性化技术,一方面能够满足客户的小批量、多品种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行业能够参与客

13、户的产品设计过程,提升全制造流程的技术标准,柔性化生产在行业内的地位愈发重要。伴随着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工艺的快速发展,并与制造技术的不断融合,以及下游客户层出不穷的方案需求,都推动了我国工业制造模式从大规模标准制造向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等方式逐步转型。智能制造不仅是对多项技术单元的综合集成,也是一种以知识为核心、面向客户定制化、个性化需求,管理扁平化、生产组织更为柔性的制造模式创新,智能制造产品高端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互渗透、深度融合,正在深刻改变产业组织方式。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嵌入装备中,实现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14、可以实时感知、采集、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促进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和企业间的协同制造,推动各环节数据共享,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构建新型企业生态价值链,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使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成为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七、 进一步优化招投标管理制度持续完善勘察设计招投标机制,探索符合勘察设计特点的招标方式。倡导按质择优的评标原则,适度增加技术标权重,鼓励品质竞争,严防恶性低价竞争,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实施投标方案未中标经济补偿制度,保护创作积极性。探索评定分离制度,强化发包方自主定标权利和责任。推行专家评审意见公示制度,接受公众和舆论监

15、督。八、 保障勘察设计质量,严守发展底线(一)加强建筑和城市风貌管理严把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关,完善城市、街区、建筑等相关设计规范和管理制度,强化城市设计对建筑的指导约束。加强超大体量公共建筑、超高层地标建筑、重点地段建筑和大型城市雕塑管理,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方案要按照重大建筑项目管理程序进行审议和审批。探索建立城市总建筑师制度。严格管控房地产开发中一图多地用一图重复用行为,提升住宅建筑设计品质。开展国家建筑奖评选工作,引领建筑设计和建造水平全面提升。(二)完善勘察设计质量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各参建单位勘察设计质量责任,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明确勘察设计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勘察设计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完

16、善质量内控机制,确保企业质量岗位责任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落实勘察设计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责任,完善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处罚机制,依法依规对勘察设计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罚。(三)创新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方式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推进勘察质量监管信息化,落实影像留存、实时上传数据等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勘察质量过程和结果监管。全面推进设计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设计质量监管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加强勘察设计质量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关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四)深化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强化施工图审查监管作用,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责任。加大施工图审查信息公开力度,为监管和行业诚信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