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十四个专题知识复习宝典(精编)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34970286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十四个专题知识复习宝典(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3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十四个专题知识复习宝典(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3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十四个专题知识复习宝典(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3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十四个专题知识复习宝典(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3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十四个专题知识复习宝典(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十四个专题知识复习宝典(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十四个专题知识复习宝典(精编)(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十四个专题知识复习宝典(精编)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社会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开始:鸦片战争1919结束: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开始:五四运动-1949结束:新中国的成立)两个阶段。中国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标志,分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和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以后)两个阶段。世界近代史:以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为近代史的开端,和世界现代史: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现代

2、史的开端。专题一、易错易混淆的重要知识点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2、北京人距今约有70万-20万之间3、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的区别河姆渡氏族-长江流域-栽培水稻-房屋是干栏式;半坡氏族-黄河流域-种粟、蔬菜-房屋是半地穴式。4、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5、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的“禅让制”(公天下)禹的儿子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6、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

3、国;7、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8、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秦朝。由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朝代是元朝(蒙古族),清朝(满族)9、列举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强思想控制的措施: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西汉。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 10、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

4、的丝绸之路。(沟通亚欧两个大洲) 11、 造纸术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2、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司马迁-西汉-史记-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纪传体通史。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战国到五代1300的历史。 -编年体通史。13、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 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5、。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14、科举制:(1)隋文帝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又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606年,确立科举制度。(2)在唐朝得到完善,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最重要的科目)。(3)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在清末废除(1905年)15、我国历代管理新疆、西藏的机构:西域都护(西汉公元前60年)、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北庭都护府(武则天)、伊犁将军(清初1762年)、设立行省(清末1884年)等; 管理西藏的机构:宣政院(元)、驻藏大臣(清)等。 16、新疆、西藏最早归中央管

6、辖的朝代及机构:新疆:西汉(西域都护);西藏:元朝(宣政院)17、秦长城和明长城的起止点:秦长城的起止点:东起辽东西至临兆;明长城的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18、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明:废丞相,设三司;建立厂卫制度;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清:加强皇权的措施是雍正帝设立军机处。19、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1)郑和下西洋:目的:炫耀国威,扩大明朝政治影响,为与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时间14051433年派郑成功七次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意义(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

7、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2)新航路的开辟:目的: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迪亚士、达迦马、哥伦布、麦哲伦;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意义(作用)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0、清朝历代皇帝管理西藏的措施: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1727年,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乾隆时期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

8、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1、唐朝和清朝前期实行的外政策及其影响。唐朝: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唐朝的高度繁荣,造就了兼收并蓄、全面辉煌的唐文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中国社会全面落后的局面。22、唐朝、元朝、清朝是怎样管理吐蕃(西藏)?唐朝时,西藏称吐蕃。其赞普松赞干布尺带珠丹分别向唐朝派使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分别入吐蕃。加强了唐蕃之间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密切了汉藏两族的的友好关系。后来唐蕃会盟,其赞普上书称唐蕃已合同为一家。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管辖区域。元政府

9、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与藏族地区事物务。清朝时,五世达赖五世班禅先后在顺治康熙时来北京,分别被册封为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了历代达赖与班禅必须经过中央册封的制度。后来清政府有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且达赖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皮疹。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3、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及基础和前提: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4、张骞-出使西域 张謇-“实业救国”25、列举中外历史上的几位民族英雄郑成功 戚继光 邓世昌、林则徐、玻利瓦尔、张西女王 26、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 前期创办军事工业

10、:“自强”为口号(记忆口诀:安江福军)A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第一个兵工厂 B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上海 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C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福建马尾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2) 后期创办民用企业:“求富”为口号(记忆口诀:轮开汉企)A轮船招商局:李鸿章规模最大的民用工业 B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C汉阳铁厂(中近第一个钢铁厂):张之洞 亚洲最大27、我国近代的两位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1)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魏源(地主阶级)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2)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资产阶级)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8、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答: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

11、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9、列举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四次运动的名称、思想主张、代表人物:(见面对面P30)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奕、李鸿章等; 戊戌变法-变法图强-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0、新旧民主革命的时期的起始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31、1949与

12、1956年取得的成就的区别: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2、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的历史贡献: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颁布的重要文献是独立宣言,使美国赢得独立;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是林肯,颁布的主要文献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维护国家的统一;罗斯福实行“新政”,扭转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重振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3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34、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是:欧洲联盟、日本、美国。35、

13、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6、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37、无产阶级运动的“四个一”:第一次无产阶级运动:宪章运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38、近代由资产阶级发起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1)文艺复兴: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2)启蒙运动:思想观点:自由、平等、民主;代表人物:伏尔泰伏尔泰强调天赋人权;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拥护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的

14、原则;卢梭反对保留君主制度,主张采取共和政体,全部政权归人民所有,提出社会契约论。39、列举三次科技革命动力能源及进入的时代:(见面对面P105)(1)动力能源:蒸汽机(煤炭)-内燃机(石油、电力)-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40、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形成)。41、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见面对面P101-102)第一次: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标志:二战爆发。中国国际地位低下,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第二次:二战后: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结束标志:苏联解体。【新中国成立,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第三次:苏联解体后:暂时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42、进化论与相对论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观点,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4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的特点:(见面对面P89至9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遵义会议)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