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业发展建议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69810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业发展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业发展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业发展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业发展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业发展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业发展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业发展建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产业发展建议在同质化竞争和供大于求的全球市场环境下,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向研发和产品运营维护等服务生命周期转移,更多的制造企业成为提供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综合体。服务与制造相互渗透融合,从生产型制造走向服务型制造是大势所趋,产业模式向定制化的规模生产和服务型生产转变特征明显。一、 运动控制系统产业链情况运动控制系统产业链上游包括各类电子元器件,如IC芯片、PCB板、晶体管、电阻电容等。产业链的中游主要为运动控制器、驱动器、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提供商或者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产业链的下游是各类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十三五以来,通过试点示范应用、系统解

2、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措并举,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在新兴制造及传统制造领域均涌现出大批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并发展出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合力发展工业软件产品、着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到2025年实现研制1,000种先进智能制造装备的目标。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高效加工与近净成形成套装备,航空航天大型复合材料智能铺放、成形、加工和检测成套

3、装备,高精度智能化热/冷连轧成套装备,百万吨以上能化乙烯成套装备,新型干法水泥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食品高黏度流体灌装智能成套装备,连续式针织物/纯涤纶织物印染成套装备,满足GMP要求的无菌原料药智能成套装备,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套装备,新型平板显示制造成套装备等。融合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5G、北斗等新技术的智能工控系统、智能工作母机、协作机器人等新型装备。二、 运动控制系统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一)运动控制行业技术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高可靠性是指产品可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通常以平均无故障时间来界定。工业装备能够长期、稳定地可靠运行是用户的最基本要

4、求。现代工业场景下,装备的系统复杂度提升,非确定性因素增加。作为装备的大脑,运动控制系统需在面对各种作业环境和需求变化的情况下,消除整体系统的非确定性,保证装备的长期稳定有效运行。随着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更加复杂,软件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其容错能力和代码强健性上,而对于硬件来说,在持续降低系统功耗的同时,提升其在各种严苛环境下(高温高湿、超低温和温度冲击、粉尘油污、腐蚀性气体、金属颗粒物、强电磁干扰等)的抗干扰能力、724小时运行环境中抗疲劳强度、抗扰动能力和信号链传递损失与补偿等。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基础部件,高可靠性对于运动控制器系统来说是一项基本的核心要求。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需采用经过严格

5、筛选测试的优质元器件,组装过程也应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以确保装备长期使用时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另一方面,运行中控制系统的故障源经常来自于各类连接点和运动部件扰动。如何减少连接,强化网络数据传输的实时安全,以更加紧凑的结构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过程,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还要能够支撑更加复杂的算力需求。实时性作为运动控制系统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确定性(相对与绝对的确定),以及在此基础上数据处理的精准和快速性,这对设备和任务间的时间同步精度,以及系统中的任务执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时性需要解决在保证运动控制事件的时间确定性情况下系统的冗余安全、复杂网络中信息实时交互、多时钟源协

6、同精准补偿,复杂系统相位控制中的高速信号处理和大型软件的实时性处理等等。高速高精度是运动控制系统在性能上永恒的追求,面对不同应用场景,高速高精的具体指标有所不同,但总体指标要基于被控对象的模型辨识,对速度和控制精度进行自适应和自优化,取得综合性全局最优。类似木桶效应,一个系统的整体性能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输入激励信号源的运动规划与被控对象响应能力是否匹配,系统各控制环节的同步性,传感反馈的物理分辨率精度,系统模型辨识的线性化能力,机械系统谐振频率和动刚度特征,关键部件热传导与热辐射效应,信号链完整度、扰动频域是否与工作频域重合等,都会制约系统整体高速高精度性能指标的达成,成为最短的那块木板。(二

7、)运动控制系统产品及技术发展趋势开放性代表系统要为用户打开二次技术开发、工艺快速迭代升级的技术路径,并为用户自身核心竞争力构建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灵活性意指系统要能适应各种复杂工艺要求的能力,既有性能上的深度和功能上的宽度,还要具备多源异构系统的重构便利性。易用性表示系统需具备人机交互的友好、直观、简便,安装调试的简洁、安全,运行维护的可预测、便捷和低成本。在现代智能制造更高精度、效率和制程柔性化的需求下,未来运动控制系统发展的核心需求之一为实现开放性、灵活性、易用性的统一。传统机械设备采用的电机和I/O数量有限,往往采用一对一直连的方式连接。直连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布线复杂,线缆使用量较大,同

8、时传输信号极易受到干扰。为解决这些问题,各装备或部件厂商纷纷采用高速工业总线连接伺服驱动器及运动控制器,网络化趋势明显。采用高速工业总线后,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I/O模块之间除了常规的控制命令及反馈信息传递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调节伺服驱动器的各类参数,从而实现更为复杂灵活的控制要求,设备连接的轴数和I/O数量也不断增加。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工业总线作为工业数字血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渐成长为现代工业体系内一个独立的产业细分领域,并作为智能制造体系的底层核心技术支撑,成为制造大国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新的工业体系中,工业数据成为制造业的血液,居于核心位置。以工业数据为脉络,整个智

9、能制造逻辑重构为数据产生(工业现场)、数据传输、数据管理与价值发掘几个环节。从制造效率及工业大数据安全可靠角度看,制造业领域必须完整实现从现场总线到工业现场网络全互联的技术升级。未来工业场景下,对工业装备的控制已经不仅仅是几个轴的运动控制和逻辑控制,而是基于全互联的综合系统控制。从底层的智能传感、控制决策、数据信息交互到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分析决策,全链打通,实现端到端、端到云的大系统闭环控制,从而实现单台装备、柔性工作站和工作岛及自动化产线的综合运维成本降低、产品生命周期优化、生产效率提升、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进步。不同于过去Profinet、EtherCAT等工业上已经具备的工业总线概念,工业

10、现场全互联(高速工业现场网络的安全与互联互通)从标准、架构、交互、数据、应用和业务乃至生态等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安全可信体系的建立,还要考虑多主从架构的数据安全与高度同步、多源异构数据链路的多级实时与可靠性、对等网络拓扑及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存储与实时处理、共性模型算法提取与深化,以及智能算力分布等多维技术研发、耦合验证和复杂场景应用。三、 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一)制造业总量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

11、比重达到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二)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装备产品十几年来,制造业各领域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国内发电设备装机中国产发电机组已达80%以上,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设备国产化率达90%,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产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日产4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0万吨乙烯、30万吨级合成氨、百

12、万吨级钾肥等一大批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化。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载人深潜先进国家行列。(三)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大企业,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达110家,其中以工业为主的有50余家。社会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91%;企业发明专利申请583万件,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的602;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59万件,占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的605。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自主

13、创新中继续发挥决定性作用。(四)初步形成了企业、高校、院所联动的产业创新体系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产学研结合、较为完备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成立了一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我国制造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四、 运动控制系统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情况(一)运动控制系统半导体制造装备行业领域发展情况半导体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统计数据,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由20

14、14年的917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441亿美元,2019年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3495%。当前的国际政经环境及我国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需求,带动了我国半导体装备制造的快速发展。硅片设备、制造设备,以及包含固晶机、贴片机、焊线机、划片机、倒装机、切筋成型设备、清洗机、测试机、分选机和探针台等在内的封装、测试设备等半导体装备需求旺盛。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2020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18720亿美元,同比增长3918%。2009年至2020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3125%。根据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年我国半导体装备(该数据包括集

15、成电路、LED、面板、光伏等设备)的国产化率约为188%,其中集成电路设备国产化率仅为8%左右,未来空间巨大。(二)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行业领域发展情况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电子、物流、化工等现代工业领域,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工业机器人包括多关节机这人、SCARA机器人、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多种类型,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工业机器人整体往更加高速、高精度、智能化、柔性化等方向发展。我国早在2013年就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当年装机量超过日本、美国、韩国、德国之总和。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统计数据,

16、2014年至2020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由571万台增至156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1824%,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亿美元。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率约为29%,其中高端机器人国产化率为175%,空间同样巨大。(三)运动控制系统数控机床行业领域发展情况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的工业母机,机床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工效率、精准程度及长期稳定可靠工作对一个国家制造业至关重要。随着制造业加速转型,精密模具、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3D打印、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其生产制造过程高度依赖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这将有力推动高速、高精、高效、高稳定性、智能化、多轴化、复合化等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决定中国数控高精密机床拥有广阔的提升空间。但我国数控机床企业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高端产品渗透率虽在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前瞻研究院整理的资料,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