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

上传人:c**** 文档编号:34969664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贯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贯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贯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贯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县域治理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也与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紧密相连。作为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县城承载了近三分之一的全国城镇常住人口,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近日,中办、国办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县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发展目标、建设任务、政策保障等,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县城“城尾乡头”的

2、区域特征,决定了其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属性。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既顺应了人口流动的变化趋势,满足了广大农民到县城安家就业的需求,又有利于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我国县城数量大、类型多,自然禀赋和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对此,意见特别强调要坚持“一县一策”,强化规划引领,兼顾县级市城区和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发展要求,精准补齐短板弱项。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有

3、产业才有就业、才有人口集聚,有产业才能筑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意见明确,要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要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要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发展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打造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地。要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改善县城消费环境。推动县城建设,亟需破解包括资金缺乏在内的诸多重点难点问题。对此,意见以增强县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和集约高效的建设用地利用机制,强调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保障县城建设正常用地需求等。这些举措强化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力度,将为县城建设提供政策保障。推动县城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县城建设,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制度环境等方面职责。在这一过程中,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守住历史文化根脉,防止盲目建设、贪大求洋,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