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材料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69636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材料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轨道交通材料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轨道交通材料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轨道交通材料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轨道交通材料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材料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材料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轨道交通材料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科学开展前瞻性规划研究工作,以城市财力和建设运营管理能力为实施条件,合理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切实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质量,确保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多规衔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的相互协调,集约节约做好沿线土地、空间等统筹利用,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一、 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坚持近远期结合,统筹考虑交通、环境、工程等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宜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和敷设方式,宜地面则地面、宜地下则地下,合理确定建设标准,着力提高综合效益。二、 严控风险,持续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安全

2、发展理念,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和运营管理,加大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模式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 国内轨道交通车辆领域需求分析(一)国内高铁车辆领域需求分析自2007年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以来,国内高铁建设规模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末,国内高铁里程达到40万公里,全国拥有动车33,221辆,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虽然以八纵八横为骨架的干线高速铁路网建设已经大规模投入,但区域间的支线高速铁路仍存较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我国到2035年高铁里程将达到7万公里左右。根据铁道统计公报,

3、2021年我国动车组配置密度为083辆/公里。由此推算2035年国内将拥有动车组数量581万辆,2021-2035年将增加动车近25,000辆。高铁建设持续投入将带动动车组需求持续增长,进而提升车辆配套产品需求。目前我国已经建立高速动车组的检修机制,采用以行走公里周期为主、时间周期为辅的模式。动车组的高级修周期基本一致,以CRH和谐号为例,一般会在240万公里(或6年)及480万公里(或12年)进行四级修、五级修。我国自2007年高铁投入运营以来,第一批车辆已经服役超过15年,按照时间周期计算,后续年度服役车辆将陆续步入高级修周期。高级修需要逐步全面维修或更换部件,以达到新车的水平,对于车辆配

4、套产品产生持续的需求。(二)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领域需求分析1、国内城镇化进程深化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持续投入,车辆配套产品市场面临较大发展空间截至2021年底,全国在建城市轨交线路总长度6,0964公里,共有67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批,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路总长达6,9883公里。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冶金管理,到203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运营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根据期刊城市轨道交通统计和分析报告,2021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配置密度为105辆/公里,由此推算2030年国内将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数量158万列,2021-2030年将增加近6,100列。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持续

5、投入的情况下,车辆配套产品需求将进一步提升。2、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推动车辆大修需求逐步释放按照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的规定,现有地铁车辆维保分为日常维保(包含日检、周检、月检、年检)和高级别维修(5年/60万公里架修、10年/120万公里大修)2个级别。架修是在解编车辆整体的基础上,清洗、检修转向架部位,检测车辆电气线路,使架修过程达到架修规范提出的要求;大修是将车辆整体解列,对可能存在于车体、转向架中的风险进行排除,结合实际情况,重新铺设车辆电气线路,更换车辆配套产品,通过更新技术的方式,提高车辆性能。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逐步进入架修与大修区间,车辆维修领域的配套材料需

6、求也将逐步释放。四、 衔接协调,集约高效坚持多规衔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的相互协调,集约节约做好沿线土地、空间等统筹利用,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五、 国外轨道交通车辆领域需求分析法国日本英国等轨道交通强国现有老旧列车正逐步进入更新换代周期,各国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以上的新型动车车辆不断增多,设计速度的提高必然对车辆轻量化进一步提出需求,轻量化、高强度材料也将随着车型更换保持在较高的需求规模。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已陆续与周边及沿线多个国家签订了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随着我国在海外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业务规模的不

7、断增加、品牌效应的不断增强,国内轨道交通相关配套供应商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竞争,获得更多的海外业务机会。六、 全球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概况(一)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基本情况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主要包括铁路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两个部分。轨道交通具有运输能力大、准时性高、速达性强、舒适性较高、安全性高、空间利用率高、运营费用较低、环境污染程度低等特点,已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运输方式。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咨询SCIVerkehr的统计,2020年世界铁路运营总里程数约为130万公里。(二)全球高速铁路网络发展状况铁路交通主要分为普速铁路

8、、高速铁路以及城际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将高速铁路发展列入国家战略规划,中国、西班牙、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土耳其、韩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成高速铁路。根据国际铁路联盟,截至2020年末,全球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超过54万公里,较2015年增长5194%,复合增长率为873%;根据都市快轨交通,2020年全球高速铁路运送客流量达到20亿人次,较2015年增长3262%,复合增长率为731%。(三)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状况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是城市公共交通

9、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安全性高的特点,已成为全球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2019年全球地铁和轻轨累计运送客流量达到70794亿人次,城市平均客流量407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为每公里每天103万人次,我国北京和上海分别位列全球轨道交通客流量第二及第三位。根据期刊都市快轨交通,截至2021年末,全球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41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数超过36,854公里,预计2022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39,000公里。2018至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国家,其中:我国新增里程超过3,000公里,

10、美国超过1,000公里,俄罗斯、德国和乌克兰新增里程超过500公里,德国和美国新增里程超过300公里。七、 轨道交通行业的进入壁垒(一)轨道交通行业工艺技术壁垒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对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的要求较高,进入行业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审核、验证,对行业内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能力均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在设计研发方面,轨道交通整车制造商倾向于选择具有同步设计开发能力的配套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设计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创新,需要持续研究各种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对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生产制造方面,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生产涉及材料成形、焊接、材料复合、表面处理

11、等技术工艺,具有工艺技术多样化、精度要求高等特点,要求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企业具有较为全面的生产技术水平。建筑装饰材料行业的技术体系较为复杂,不仅包含材料的加工制造,还涉及美学、材料学等诸多门类,在行业装配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下,具备节能环保、隔音隔热、轻量化、高强度、防腐等综合特性的复合材料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商在材料推荐、工艺实现、定制化生产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行业内新进入企业在不具备成熟的技术工艺前提下,产品性能及质量难以满足轨道交通、建筑装饰行业客户的设计和应用要求,行业对新进入者具有一定的工艺技术壁垒。(二)轨道交通行业资质壁垒轨道交通运输直接

12、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国对轨道交通车辆配套行业通过行业准入制度、技术标准以及资质许可等进行管理和引导,对配套产品供应商的资质、体系、产品均有严格要求。根据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及认证目录以外铁路车辆零部件装车前技术审查管理办法等规定的要求,配套产品的批量应用需要通过严格的技术认证、技术审查、运用考核,整车制造商均制定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要求供应商相关产品需通过资质认证后方可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单并参与投标。因此,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行业严格的资质认证要求对新进入企业形成了较高的壁垒。(三)轨道交通行业管理壁垒轨道交通车辆型号众多、建筑装饰设计需求各异,不同车型及建筑的配套产品也存

13、在较大差异,要求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小批量、多品种、短交期的运营管理能力,同时对配套企业在研发方向规划、原材料采购、项目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的精益化管理能力和快速响应客户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行业内新进入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和稳定的管理机制,行业对新进入者具有一定的管理壁垒。(四)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壁垒轨道交通及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对生产、研发团队的综合要求较高,不但要掌握制造工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还需了解行业的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此外,企业营销人员以及其他与技术相关的岗位均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对于市场中的新进入企业而言,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人员引进、培养、磨合

14、,才能够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团队。八、 坚守安全发展底线把安全作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生命线,落实城市和企业安全责任,严格安全准入,强化勘察设计,强化源头管控。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和业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企业的人才培养主体责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强化城市安全监管执法,逐步形成覆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机制,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九、 规范项目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不含有轨电车)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家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按照相关程序审批(核准),未列入建设规划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严禁以市政配

15、套工程、有轨电车、工程试验线、旅游线等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项目。已审批(核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要合理把握建设节奏,着力优化项目设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效降低工程总投资。城市相关企业不得不顾条件提前实施项目、随意压缩工期,对前期工作未完成、建设条件不具备、遇有特殊工程地质灾害且不能保证施工安全的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暂缓实施,建设工期可相应顺延。有轨电车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审批(核准),并做好与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十、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健全部门间协同联动监管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监管数据库,加强信息共享,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及时动态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省级有关部门要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城市有关部门要按权责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管。地方要建立常态化安全检查制度和重点工程检查、抽查制度,加强项目稽察,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完善城市负责的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国家和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完善建设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机制,建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和建成投运线路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的后评价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