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69610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驱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驱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驱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驱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驱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驱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驱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驱动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开展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人才等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国外科研机构等在华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示范工厂、培训中心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鼓励智能制造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出去。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制造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等问题凸显。站在新一轮科技

2、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交汇点,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提高质量、效率效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一、 运动控制行业经营模式及经营特征运动控制系统产品一般装配于下游客户设备中,需要根据下游产品要求做出设计调整,以满足客户对于性能参数的要求。由于运动控制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且产品种类多,不同领域之间的产品差异显著,同一领域不同客户对同类运动控制产品的诉求不同,因此,针对标准化的产品需求,运动控制厂商一般采用备货式生产,

3、而针对定制化、非标准化的产品需求,运动控制厂商则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二、 现状与形势近十年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行业企业示范应用、央地联合统筹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0余家。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标准285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8项;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80个。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现出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

4、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智能制造发展仍存在供给适配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应用深度广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日本社会50等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均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当前,我国已转向高

5、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制造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等问题凸显。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交汇点,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提高质量、效率效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三、 推进新型创新网络建设围绕关键工艺、工业母机、数字孪生、工业智能等重点领域,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载

6、体。鼓励研发机构创新发展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和平台共建,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化促进组织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加速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推广应用。四、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支持。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政策。鼓励国家相关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投资力度。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开发符合智能制造特点的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五、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鼓励行业组织、产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

7、、龙头企业等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和现有服务机构提升检验检测、咨询诊断、计量测试、安全评估、培训推广等服务能力。制定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服务网络。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研究发布行业和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指数。六、 运动控制行业主要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一)运动控制行业软硬件技术一体化、集成化要求较高工业运动控制属于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点胶控制系统等产品具有典型的系统集成性,同时又是硬件和软件的集合体,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涉及计算机、微电子、流体控制、机械及自动化等众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技术门槛较高。

8、(二)运动控制行业核心控制软件开发难度较大在点胶工艺控制软件开发设计过程中,除考虑软件自身的扩展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外,更重要的还要深刻理解点胶工艺原理、点胶设备的机械结构、运行机制等,并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因此,要将以上因素融合转变为复杂的程序算法,并沉淀至软件产品中,点胶工艺控制软件具有较大的开发难度。(三)运动控制行业持续研发创新能力和工艺积累要求较高工业运动控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工艺实践紧密结合的高技术壁垒领域,需要专业的技术研究开发团队长期深入工业一线应用场景进行不断的技术研究和实践积累,形成各自的关键技术和加工工艺库,并集成到工艺软件中。工艺库中不仅有应对不同场景的工艺参

9、数,还有针对不同工艺参数的运动控制方案,甚至需要硬件功能支持。只有获得加工对象的工艺信息,才能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行业内技术积累时间长、持续保持技术更新迭代、技术领先的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可保证持续投入研发和客户维系,具有持续的产品更新换代能力,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反馈和行业需求不断改进技术产品。(四)运动控制行业人才壁垒工业运动控制系统产品属于硬件和软件的集合体,其开发涉及众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技术复杂,开发难度大,行业新进入者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招募合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本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壁垒。(五)运动控制行业市场壁垒下游设备厂商及终端应用客户均对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服务及时性、更新

10、升级可持续性等有着较高的需求,一旦选定具体供应商后,通常会长期合作,非特殊情况下不会随意更换供应商。因此,本行业具有一定的市场壁垒。(六)运动控制行业资金壁垒工业运动控制行业具有持续研发和创新投入较大,新产品从研发到获得客户认可周期较长等特点,因此对行业内企业的资金实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无较强的资金支持,无法和已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的优势企业进行有力竞争。七、 衡量运动控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一)运动控制行业经营规模工业运动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资金实力以及更先进的管理能力,在市场中具有

11、更强的竞争力。(二)运动控制行业技术研发实力工业运动控制技术研发实力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才能保持产品和技术的持续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地满足下游客户设备工艺需求,从而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三)运动控制行业产品品质和性能工业运动控制系统融合了传感、通信、控制、工业软件、机械结构等多项基础技术,产品品质和性能,特别是关键技术参数对下游客户智能装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性、高速高精度具有重要影响,故运动控制系统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是运动控制领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八、 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

12、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加强用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和装置。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二)聚力研发工业软件产品推动装备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用户企业、软件企业强化协同,联合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过程的核心软件,研发嵌入式工业软件及集成开发环境,研制面向细分行业的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推动工业知识软

13、件化和架构开源化,加快推进工业软件云化部署。依托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开展安全可控工业软件应用示范。(三)着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鼓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用户加强供需互动、联合创新,推进工艺、装备、软件、网络的系统集成和深度融合,开发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聚焦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开发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加快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推动规范发展,引导提供专业化、高水平、一站式的集成服务。九、 基本原则(一)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智能制造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强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联合体,开展技术、工

14、艺、装备、软件和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二)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发展智能制造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在战略规划引导、标准法规制定、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作用,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三)坚持融合发展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带动上下游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同步提升,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四)坚持安全可控强化底线思维,将安全可控贯穿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全过程。加强安全风险研判与应对,加快提升智能制造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功能安全保障能力,着力防范

15、化解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实现发展与安全相统一。(五)坚持系统推进聚焦新阶段新要求,立足我国实际,统筹考虑区域、行业发展差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和企业积极性,分层分类系统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十、 运动控制行业竞争概况运动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电子制造、激光加工、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包装机械、纺织机械等自动化生产领域,不同厂商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和业务发展形成了各自优势产品以及相应重点应用领域,差异化竞争特点突出,具体而言:第一类企业:为提供各类生产制造产线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大型自动化厂商。该类企业以欧美与日系

16、企业为主,国内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第二类企业:为提供各类运动控制部件的运动控制厂商。该类企业中,欧系与日系企业凭借产品性能优势占据高端市场,国内企业以固高科技、雷赛智能为代表,近年来在运动控制器、驱动器等领域发展迅速。第三类企业:为提供细分领域内专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控制系统厂商。该类企业主要以运动控制器等为基础,通过深入研发某一细分领域内的专用工艺解决方案形成专用的工业控制系统,如激光切割控制系统、雕刻雕铣控制系统、点胶控制系统等,代表企业有柏楚电子、维宏股份、金橙子、乐创技术等。目前,国内运动控制领域的整体市场格局中,外资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本土化成本优势,预计国内运动控制厂商市场份额将不断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