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全功能服务终端产业发展工作指南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69607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全功能服务终端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智慧全功能服务终端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智慧全功能服务终端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智慧全功能服务终端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智慧全功能服务终端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全功能服务终端产业发展工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全功能服务终端产业发展工作指南(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全功能服务终端产业发展工作指南坚持鼓励支持和规范发展并重,引导互联网企业维护国家利益,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加快自身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依法防范和治理互联网市场恶性竞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强化对互联网企业数据监管,确保数据安全,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一、 法院信息化市场(一)智慧法院的定义法院信息化建设始于1996年5月召开的全国法院通信及计算机工作会议。智慧法院概念于2016年最高法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首次提出,其具体含义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司法规律、体制改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

2、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人民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2019年来,最高法出台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9-2023)等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围绕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四个方面建设智慧法院体系,更有效的发挥其推动司法公开、深化司法为民、提升审判质效、规范司法管理的作用。(二)法院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根据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5(2021),2020年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建成,智慧法院全面深化,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已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围绕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智慧法院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普及,司法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法院信

3、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法院信息化建设重要的顶层设计工作之一。标准编制作为基础性工作,为法院信息化建设提供规范、规则、指导,可促进技术协作,为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系统集成等工作提供了支撑;可建立最佳秩序,以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有序进行。最高人民法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报告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等内容。智慧法院创新成果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全方位展示,加强智慧法院建设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科技赋能司法展现广阔前景。法院信息化和智慧法院建设通过运用信息化系统、大数据分析

4、等,正在实现案件审判执行、法院内部管理的精准化。如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通过严格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和科学的数据质量校验方法,保证了案件数据置信度长期稳定在99%以上。这一平台每天自动生成全国各级法院报表和台账近60万张,每年进入计算的信息项近22亿件,不仅使人民法院彻底告别了人工统计时代,而且运用集中汇聚的司法审判数据资源,使各级法院审判工作态势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和丰富性大幅提升。同时,通过案件数据和人事数据的关联融合,支持建立起人与案、事与人相关联的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2022年,各级法院继续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力求做到决策更科学、办案更高效、服务更周到、管理更精准,努力满足人民群

5、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审判的智能化集中体现于对在线诉讼模式的全面探索,在线庭审的出现对司法工作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重塑诉讼理念,重构诉讼模式,再造司法流程,甚至在实践中不断突破现有制度的框架,推动制度创新。(三)法院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法院信息化建设在立案、审判、执行、破产等司法程序及多元化纠纷解决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亮点频现,特点突出。但在各平台、系统的功能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共享不足的审判、执行办案平台沟通不畅的问题,信息孤岛现象逐渐在法院内部各系统之间形成。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依旧停留在建立满足单项需求的平台,缺乏系统之间信息

6、的共享机制。未来信息共享、数据交换体制将会进一步发展。法院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政法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要求越来越高。减刑假释案件信息处理、道路交通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刑事案件多方远程庭审等跨政法部门的信息平台应运而生,但这些平台仍未贯穿法院最为主要的审判执行业务领域,并且呈现区域不平衡性。例如正在全国法院推进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就迫切需要打通公检法的电子卷宗流转。智慧法院的网络化首先要求法院之间、法院内部各类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以理顺各部门关系,将各方能量叠加。因而数据系统的整体集成,促使各个法院进行信息互联是未来法院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信息化建设软硬件设备,提高诉

7、讼和审判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满足群众需求。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创新审判管理方式。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配置自助立案一体机、诉讼风险评估机、自助缴费、智能卷宗存储柜等智能化设备,方便群众立案。建立智能分案系统,通过案件繁简分流,建立完善分案再平衡机制和人案平衡关系调整机制。(四)法院信息化行业发展前景法院信息化市场规模的增长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国家近年来推出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法院信息化建设,显示了中国对于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对中国法院信息系统和法院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将有效推动我国法院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法院信息化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8、。第二,随着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法院及时迅速处理案件的能力也需进行相应的提升。在最高人民法院安排部署下,部分省高院和中院迎来了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的密集期,基层法院也将加紧信息化系统建设,各级法院将持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法院信息化市场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扩大。二、 推动共建共享,释放发展新红利(一)增强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后劲大力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以信息化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促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二)构建面向特殊人群的信息

9、服务体系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障人士、流动人口、受灾人员、失独家庭等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整合利用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系统平台、公共服务等,积极发展网络公益,统筹构建国家特殊人群信息服务体系,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三)提升边疆地区互联网服务能力利用互联网充分宣传国家方针政策,丰富信息内容服务,确保及时传递到边疆、基层和每一个居民。普及农业科技、文化、商务、交通、医疗、教育等信息化应用,优化边疆地区生产力布局,打造一批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数字走廊,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开放。三、 发展现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宽带网络建设明显加速。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数达

10、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互联网用户、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覆盖全国所有乡镇,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商用全面铺开,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研发步入全球领先梯队,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在更大范围推广,宽带广播电视和有线无线卫星融合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亚太地区。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集成电路实现28纳米(nm)工艺规模量产,设计水平迈向16/14nm。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继天河二号后蝉联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迈向105代线。2015年,信息

11、产业收入规模达到171万亿元,智能终端、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的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网信企业。网络经济异军突起,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79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一。互联网+蓬勃发展,信息消费大幅增长,产业互联网快速兴起,从零售、物流等领域逐步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渗透。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社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网络富民、信息惠民、服务便民深入发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积极成效,互联网助推脱贫攻坚作用明显。大中小学各级教育机构初步实现网络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

12、快推进,电子病历普及率大幅提升,远程会诊系统初具规模。医保、社保即时结算和跨区统筹取得新进展,截至2015年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884亿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网上生态持续向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初步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基本落实,网络安全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升,国民网络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网络文化建设持续加强,互联网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网络空间日益清朗。网信体系初步建立,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信息融合不断深化。网信顶层设计、战略统筹和宏观指导得到加强,实现了集中统一领导和决策,一

13、批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落地实施。式网信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初步实现网络安全联防联控、网络舆情军地联合管控,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合用步伐加快。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网信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中美互联网论坛、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网上丝绸之路论坛、中国新加坡互联网论坛。数字经济合作成为多边、双边合作新亮点。一批网信企业加快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年增速持续保持在30%以上。四、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现状全球产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围绕技术路线主导权、价值链分工、产业生态

14、的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加速战略布局,抢占未来发展主导权,给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跨越发展带来深刻影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持续上升,相关行业规模也持续壮大。作为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近十年来获得高速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6年之后,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企业业务收入增长态势逐渐稳定,规模增速稳定在13%左右,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约9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3%,

15、增速较2020年有较为明显的回升。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1,875亿元,同比增长757%。从行业细分领域来看,信息技术服务和软件产品收入占比最高:2021年,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60,312亿元,同比增长2000%,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300%;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433亿元,同比增长1230%,占全行业比重为2600%。(二)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持续高速发展并逐渐成熟。根据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未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业务收入从201

16、5年的428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80%,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2800%增长到2020年的400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步入加速创新、快速迭代、群体突破的爆发期,加快向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生态化演进。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快速发展和融合创新,先进计算、高端存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神经科学等新技术加速突破和应用,进一步重塑软件的技术架构、计算模式、开发模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日益成熟,加速步入质变期。开源、众包等群智化研发模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流方向,产业竞争由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单一模式加快向多技术、集成化、融合化、平台系统、生态系统的竞争转变,生态体系竞争成为产业发展制高点。软件企业依托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平台,强化技术、产品、内容和服务等核心要素的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