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型催化剂产业发展实施计划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69594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泡型催化剂产业发展实施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发泡型催化剂产业发展实施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发泡型催化剂产业发展实施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发泡型催化剂产业发展实施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发泡型催化剂产业发展实施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泡型催化剂产业发展实施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泡型催化剂产业发展实施计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泡型催化剂产业发展实施计划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攻克复杂矿床及超深井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等矿山工艺技术;攻克成分组织均匀性控制、原料均化提纯等工艺装备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及其稳定性;攻克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无汞化、低温低浓度烟气脱硫脱硝、细颗粒物化学团聚强化除尘、固废(危废)协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污染物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超低排放水平;攻克在线检测调控、原料物性快速识别和评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制造技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组织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滚动制定发布重点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研究建立运用碳排

2、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等手段遏制过剩产能扩张的约束机制。对达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竞争力弱的城市钢厂以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城市钢厂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就地改造、搬迁改造等方式,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探索建立钢铁等行业错峰生产机制。强化石化、现代煤化工产业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十三五实施效果和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科学确定行业发展合理规模。实施节能审查,严格控制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的燃料煤耗量。健全防范产能过剩长效工作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强化联合执法,加强行业预警,充分利用卫星监测、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大违法违规新增产能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一

3、、 聚氨酯行业发展概况(一)聚氨酯行业简介聚氨酯(Polyurethane,英文简称PU)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是一种由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并具有多个氨基甲酸酯链段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聚氨酯可通过改变原料的种类和化学结构、规格指标、配方比例制造出具有各种性能的不同制品,聚氨酯是各种高分子材料中唯一一种在塑料、橡胶、泡沫、纤维、涂料、胶黏剂和功能高分子七大领域均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已成为当前高分子材料中品种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特种有机合成材料之一。聚氨酯产业链包括聚氨酯原料、聚氨酯制品和聚氨酯下游应用领域,其

4、中聚氨酯原料为整个产业链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聚氨酯原料按类型划分包括异氰酸酯类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多元醇类(如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以及助剂类。聚氨酯制品是多种液体原料经充分混合均匀后,在较短时间内同时发生凝胶、发泡和交联等化学反应,并一次发泡成型的最终制品。其过程复杂、迅速且不可逆转,需要添加各种聚氨酯助剂,以控制、调整或者平衡反应过程,从而生产出符合各种应用要求的聚氨酯制品。聚氨酯助剂对聚氨酯工业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助剂的品种性能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聚氨酯制品的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聚氨酯制品应用的可能性及其使用范围。聚氨酯助剂

5、按功能划分主要包括催化剂、匀泡剂、交联剂等。催化剂是一种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化学物质,在聚氨酯领域中,在聚氨酯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主要分为叔胺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叔胺催化剂是制备聚氨酯制品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不仅控制着扩链反应(NCO-OH之间)和起泡反应(NCO-H2O之间)之间的平衡,还能使反应体系达到理想的起泡和固化时间,使聚氨酯制品获得优良的性能。聚氨酯催化剂产品均属于聚氨酯催化剂中的叔胺催化剂,应用范围可广泛覆盖聚氨酯硬泡、软泡、CASE等大部分聚氨酯制品。(二)聚氨酯行业的发展前景1、聚氨酯行业的发展带来稳定增长需求近年来,大力发展聚氨酯制品等精细

6、化工产品被全球各个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并以多元化和精细化作为其化工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根据GrandViewResearch于2020年4月发布的GlobalPolyurethaneMarket报告,2019年全球聚氨酯市场规模约为2,200万吨,预计至2025年全球聚氨酯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吨,复合增长率达到528%。我国的聚氨酯消费需求旺盛、规模的提升速度较快。近年来,随着聚氨酯应用领域不断地拓展深化,聚氨酯制品在建筑、电子设备、新能源和环保等多个领域均实现了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国家实施建筑节能新政策、推广水性涂料等措施,都为聚氨酯产

7、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根据智研咨询整理,2021年,我国聚氨酯的产量与消费量分别为1,532万吨与1,263万吨,2015-2021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75%和402%。2020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制品的生产基地及应用领域最全的地区,主要原材料产能占比均超过全球产能的1/3,聚氨酯行业已成为我国化工领域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聚氨酯催化剂类产品的需求量将随着行业发展稳定增长。2、聚氨酯发泡剂ODS替代带来增量市场2021年4月,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发布中国聚氨酯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聚氨酯行业应加大对功能性、绿色安全环保型助剂的复合技术开发及应用,要积极推进聚氨酯

8、发泡剂ODS替代。随着我国对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发泡剂的淘汰和监管力度的加大,亟需发泡剂的升级换代,促进聚氨酯工业健康发展。自聚氨酯面世以来共研发出四代发泡剂,分别为:第一代氟利昂系列,第二代HCFC-141b(二氯一氟乙烷),第三代HFC-245fa(五氟丙烷)和HFC365mfc(五氟丁烷),前三代都是氯氟烃类物质(HFCs)发泡剂,第四代氢氟烯烃类(HFOs)发泡剂。在使用发泡剂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前三代HFCs发泡剂对臭氧层破坏和气候变暖有非常大的影响。联合国在2007年通过了加速淘汰含HFCs调整案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16年出台了基加利修正案,规定了HFCs削减时间表,要求我国于20

9、24年对HFCs生产和消费要实施冻结和逐步削减,并在2029年、2035年、2040年和2045年HFCs生产和使用不超过基线的90%、70%、50%、20%,使得聚氨酯行业加速绿色发泡剂的开发以进行ODS替代。第四代HFOs发泡剂拥有零ODP(臭氧层消耗潜值)和极低的GWP值(全球变暖系数值),被认为是未来可替代HFCs发泡剂的新一代发泡剂。HFOs发泡剂与叔胺催化剂长期混合储存时会发生分解反应,使发泡剂变质并导致催化剂失活,最终影响聚氨酯泡沫的发泡效果和制品性能。DMDEE对HFOs有非常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和HFOs发泡剂长期混合且保持性能稳定。随着聚氨酯发泡剂的不断升级换代,需要合适

10、的聚氨酯催化剂与之相匹配,以发挥理想效能。聚氨酯催化剂的创新升级是实现低全球变暖系数值(GWP)发泡剂替代、推动低碳环保的重要驱动力。3、喷涂保温材料行业应用带来增量市场聚氨酯喷涂保温材料是聚氨酯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点是一材多用,同时具备保温隔热、防水等功能。该类产品自上世纪60年代在欧洲建筑业应用以来已有50余年历史,主要应用在各种不同气候环境的各类公共建筑和民用住宅工程的建筑物,尤其适用于高层和有风地区的外墙保温及屋面保温隔热工程,一些国家还通过把聚氨酯喷涂作为建筑业指定的保温防水用材。聚氨酯喷涂能效好,适用于节能50%以上的各类建筑。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迅速发展,聚氨酯喷涂在建筑保

11、温防水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主导市场的保温节能产品之一。目前在聚氨酯喷涂中,HCFC-141b仍然是主流发泡剂,但由于其具有臭氧层破坏作用和温室效应,2013年开始中国已经逐步限制HCFC-141b的使用,其淘汰在即。相对于HCFC-141b发泡剂,第三代发泡剂HFC-245fa和HFC365mfc对臭氧层无破坏,但成本较高、GWP值高。而HFOs发泡剂的ODP值为零,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并且其具有不燃、低毒、气体导热系数低、与多元醇相溶性较好等特点,极少产生温室气体,属于环境友好型发泡剂,未来将成为聚氨酯喷涂领域的主流发泡剂。随着HFOs发泡剂在聚氨酯喷涂中的广泛应用,DMDEE

12、的应用需求将越来越多。(三)聚氨酯行业市场需求测算2020年全球聚氨酯制品产量约2,319万吨,其中中国聚氨酯制品产量约1,470万吨。根据行业经验,在不同类型的聚氨酯制品生产过程中,每吨制品需要添加的叔胺聚氨酯催化剂比例不同,聚氨酯硬泡、软泡、CASE每吨制品需要添加的叔胺聚氨酯催化剂比例分别在1-15%、01-03%和02-04%之间,其中,叔胺聚氨酯催化剂渗透率在硬泡及软泡为100%,在CASE中约为40%。聚氨酯制品应用领域广阔,随着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民众消费的增加、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潜在需求及应用领域的扩张,届时叔胺聚氨酯催化剂的实际需求量也有可能大幅超过以上估算。二、 推动工业

13、互联网赋能加快原材料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推动标识解析在供应链协同、产品追踪溯源、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应用。鼓励龙头企业打造和各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协作平台,实现多生产基地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制造。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构建面向特定行业和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专业技术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基于平台打通企业端与用户端数据,以下游客户需求为导向,对产品结构和制造流程进行重构,实现从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转变。打造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原材料行业与物流、城建、能源等行业的跨领域融通。鼓励原材料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机构

14、等牵头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原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关键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和上云上平台。聚焦重点环节培育和推广一批流程管理工业APP和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软件使用、生产制造、设备运维、经营管理、仓储物流等服务。加快探索原材料工业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典型应用场景,赋能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三、 提高产品质量(一)加强质量管理和过程管控持续开展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行动,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推广普及卓越绩效、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加大产品测试评价、设备维修保障、人员岗位培训、供应商质量管控、用户投诉反馈、制造风险分

15、析等环节工作力度。加强质量管理数字化创新与应用,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智能制造等,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管控体系,健全化肥、水泥、防水材料、隔热保温材料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二)推进产品标准和品牌建设以国际先进质量标准为标杆,加强材料标准体系化建设,完善和修订十四五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上下游协同的标准体系,促进资源节约和材料合理应用。聚焦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等需要,培育一批耐候钢、轴承钢、航空铝材、高性能混凝土、人工晶体、复合材料等高端材料团体标

16、准。围绕消费升级、绿色发展等方向,修订和提升建筑用钢、铜水(气)管、防水保温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生物基材料等大宗材料及产品标准。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牵头制定优势行业国际标准。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企业标准。鼓励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开展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行业标准宣贯、质量标杆和品牌评价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加大产业集群质量品牌、企业品牌等培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影响力。(三)健全质量评价和认证体系组建质量提升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矿产品、冶炼产品、烧结产品、加工材等产品稳定性试验验证、环境适应性评价、故障与缺陷分析、计量认证等质量评价能力,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过程能力评价。开展原材料工业企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加强测量设备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建立企业计量保障体系。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开展质量分级评价,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