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行业前瞻分析报告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69592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药物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药物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药物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药物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行业前瞻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行业前瞻分析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行业前瞻分析报告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国家继续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快培育,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继续实施,将为医药工业创新能力、质量品牌、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严格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转变以污染物末端治理为主的管理理念,制定整体污染控制策略,研发和应用全过程控污减排技术,采用循环型生产方式,淘汰落后工艺,规范生产和精细操作,减少污染物生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家用、养老、康复医疗器械的开发和应用,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发展大健康产品,

2、支持医药企业向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化妆品以及保健、预防、治未病等领域延伸。支持基因测序、肿瘤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药物伴随诊断等新型医学技术发展,完善行业准入政策,加强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各项技术适应临床需求,紧跟国际发展步伐。一、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一)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营造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骨干企业整合科技资源的作用,扶持掌握关键技术的研发型小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技术协作,建立符合新药研发特点的投入、收益、风险分担机制,加速研发成果产业化。调动医疗机构在医药创新上的积极性,提高新药临床研究水平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二)推动创新升级引导企业提高创新质量,培育重大产品,满足重要需求,解决重点问题,提升产业化技术水平。推动化学药研发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移。针对中医优势病种开展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中药重点品种研究,发展质量稳定可控、临床优势突出的现代中药。提高抗体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和制备水平,加快临床急需的生物类似药和联合疫苗的国产化。加强医疗器械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开发,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推动重大创新和临床急需产品产业化。(三)加强研发支撑支持建设临床前药效评价平台,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GCP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4、优化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布局,统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满足新产品开发和药品、医疗器械上市后质量评价的需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创业孵化、开放实验室等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撑研发型小企业发展。加强医药研发公共数据和资源平台建设,提高开放共享水平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医药领域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早期研发项目实施和创新型企业成长。二、 CRO行业发展概况CRO行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早期的CRO企业规模较小。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政府对药品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针对药品研发的要求和监管日益严格,药品研发

5、难度加大、周期变长,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将药品研发过程中的部分工作委托给CRO企业完成。随着全球和中国新药研发及销售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新药研发时间成本不断提高以及专利到期后仿制药对原研药利润的实质性冲击,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为了缩短研发周期、控制成本、降低研发风险,逐步将资源集中于疾病机理研究及新药靶点的发现及研发早期阶段,而将研发阶段涉及的药物筛选、数据采集分析、临床等产业链环节委托给CRO企业,借助CRO企业的资源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高度专业化和经验丰富的团队,更加有效地控制研发管理费用及协调内外部资源配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CRO企业凭借其成本、效率等多方面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医药

6、研发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中,化学合成CRO对于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尤为重要。由于化学合成CRO企业拥有完善的化学合成实验室与生物医药实验室,庞大的分子化合物库,雄厚人才资源与技术储备,能够具备规模优势,为客户合成大量新型化合物实体,并配合后期药物开发服务。这些服务能够为客户降低研发风险,减少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研发项目的成功率。(一)全球CRO行业发展概况伴随着全球大量药品专利到期,仿制药逐渐挤压专利药市场,专利药企业为了巩固市场地位,维持利润增长,不断加大新药的研发投入。同时,世界各国药品管理法规日趋完善,对药品研发的监管日益严格,药品安全性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延长了新药研发周期,增加

7、了研发成本。此外,药品研发涉及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新药研发成功率较低。为降低药品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大多数药品研发制造企业选择将部分研发业务外包给CRO企业。因此,药品研发外包需求逐步扩大,CRO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从2020年至2023年,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潜力将从417%增长到493%。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及预测,2015年全球CRO市场规模约为443亿美元,2019年增长至626亿美元,其中,临床研究阶段外包服务作为CRO行业主要的细分领域,在2019年的市场规模为406亿美元,约占CRO市场总容量的6486%。预计至2024年,全

8、球CRO市场规模将达960亿美元,其中临床研究阶段CRO市场规模约为622亿美元。(二)中国CRO行业发展概况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CRO市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CRO业务增长更加迅速。一方面,中国等新兴市场在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推动下,医疗需求得以不断释放,医药市场迅速扩容,研发投入也随之增加,从而带动医药研发外包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受益于新兴市场人才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因素,跨国药企逐渐将研发业务转移到中国等新兴市场。近年来,中国制药行业逐渐由生产销售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相比仿制药,创新药能给医药企业带来可预期的收入增长,以及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创新药、创新

9、治疗方法在国内的应用水平仍然较低,且由于国内患者数量大,部分模仿药物(me-too)、改良药物(me-better)的创新药在国内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医药行业由低端仿制向研发创新不断发展,医药研发投入因此不断增长,且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同时,跨国药企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加大了对中国的药品出口,并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催生了巨大的进口药品临床研究需求。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及预测,2015年我国医药研发投入为105亿美元,2019年增长至21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91%。自2019年至2024年,中国医药研发投入预计将以17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476亿美元,高于全球医药行

10、业研发支出的增速。中国医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结合优良的政策环境,使得CRO行业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从2020年至2023年,中国药物研发外包潜力将从375%增长到467%。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2015年我国CRO市场规模仅26亿美元,至2019年我国CRO市场规模已达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3%,其中临床研究阶段CRO市场规模约为37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CRO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自2019年至2024年,中国CRO市场规模预计将以26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22亿美元,其中临床研究阶段

11、CRO市场规模预计将以30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137亿美元。此外,CRO行业目前处于由发达国家市场向国内持续转移的阶段。例如,数据统计服务可远程提供,服务提供者不受地域限制,申办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聘请具有人力成本优势的CRO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中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采用和ICH成员国一致的研究质控思路与审评标准,并提高了临床申请的审批速度,有利于推动跨国药企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同时也有利于跨国药企聘用中国CRO企业为其海外业务提供服务,促使国内CRO企业技术水平、质量体系不断与国际接轨。同时,在国内进行临床试验较在发达国家进行临床试验具备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一方

12、面,国内CRO企业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上具有成本优势,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在发达国家进行临床试验,由于高昂的劳动力成本、更高的受试者报销金额和更高的保险费用支出等原因,临床费用投入比中国高出20%至50%。另一方面,医院是承担临床试验研究的主要机构,中国医院超高的入院人数为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2018年,美国医院月均就诊人数为493人,而中国高达1,259人,接近美国的3倍,因此,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可有效缩短招募时间,也可以提供更广泛的疾病谱,进而提高了临床试验的效率。综上,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订单正在向国内转移。结合临床试验的全

13、球化趋势,可以预期未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发项目将转移至中国,促进国内CRO业务的增长。三、 技术装备大幅升级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万亿元,规模较十一五大幅增长,增速居工业各行业前列,促进了医药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整体跃升。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生物催化、手性合成、调释给药等先进技术得到产业化应用,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提高,生物药大规模高效培养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四、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一)推进行业重组整合通过提高注册、质量、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形成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企业重组和落后企业退出。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推动大型医药

14、企业整合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和已有产能对接。实施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发展专业化委托生产业务,着力化解产能过剩。培育支持中小企业上市,促使企业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并购基金,拓宽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引导产业跨区域资源整合。加强产业集聚区专业化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条件建设,研究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专项支持政策,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五、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医药行

15、业未来发展趋势2008年以来,受经济危机等外部因素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制药企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财务成本压力,医药专业化外包逐渐成为了主要跨国制药企业进行研发重组的重要举措。医药专业化外包的需求也逐渐从临床前及临床阶段的新药研发,拓展至商业化阶段,包括专利到期前后的药物和药物的专业化定制研发生产。目前,大部分中小型制药企业已选择全外包的生产管理方式,部分大型企业也纷纷宣布计划将其大部分制药业务外包。跨国制药企业近年来的大规模裁员、工厂的关闭、研发团队的缩减等现象,已经明确表明CRO和CMO/CDMO行业已经成为跨国制药企业更快捷、成本更可控的外部供应链。医药外包行业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16、遇。在服务内容方面,最初医药外包转移的环节是药品简单委托加工,众多外包服务商基本复制委托方的工艺路线,不涉及通过自有技术进行制药工艺创新。随着外包行业的逐渐成熟,当前正在转移外包的环节是技术附加值更高的临床新药工艺创新药工艺优化。外包服务专业化水平的增加,能为制药企业创造额外商业价值,但只有少数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医药外包服务企业才能在此次产业转移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利润空间。在区域转移方面,最初的医药外包服务企业以欧美企业为主,但受制于欧美发达国家高额的研发成本、环境成本等因素,医药外包服务产业正在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其他国家转移,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则凭借研发成本优势,建立完整研发体系,正在抢占欧美医药外包服务市场。(二)医药行业面临的机遇近年来,世界各大跨国医药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经营效率,聚焦内部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优化内部资源组合,提高运营的灵活性,获得外部技术和资源,纷纷将产品战略的重点集中于最终产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