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吗啉产业发展工作指南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69580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基吗啉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甲基吗啉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甲基吗啉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甲基吗啉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甲基吗啉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基吗啉产业发展工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基吗啉产业发展工作指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基吗啉产业发展工作指南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产学研用横向合作,强化工艺技术、加工装备和信息化技术的纵向协同,健全产业创新生态,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突破战略关键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加快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2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0%以上,钢铁等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快建设,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一、 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十三五以来,原材料工业转型升

2、级成效显著,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规模优势得到新提升。2020年我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4%,粗钢、精炼铜、电解铝、甲醇、尿素、水泥、平板玻璃等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材料种类更加丰富,钢材、铝材、光伏玻璃等自给率超过98%,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国防需求。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总量供需基本恢复平衡,15亿吨钢铁去产能目标提前完成,严控电解铝、水泥产能取得明显成效。前10家水泥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58%。企业实力加快提升,2020年我国(不含港澳台)入围世界500强原材料工业企业34家,占入围企业数量的291%。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研发投入强度由

3、2015年的076%提高到2020年的09%左右。重点企业主体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17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绿色转型呈现新面貌。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较2015年下降47%,原铝综合交流电耗比世界平均水平低69%,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建材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46%、165%,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已投入运行168套。电石渣实现全部利用,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40%。智能制造达到新水平。通过管理体系评定的原材料企业2200余家,大型原材料企业水平611,高于全

4、国平均水平91%。原材料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57%,其中石化企业7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建成了60个智能制造工厂、数字化车间。二、 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原材料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更加严峻,机遇和挑战呈现许多新变化。从机遇看,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发挥,特别是新兴领域和消费升级对高端材料的需求,为原材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各种资源要素向优势领域、企业集聚,为原材料工业强化产业链韧性提供了基础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原

5、材料工业转型升级锻造新优势提供了动力源泉。从挑战看,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和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拓展国际市场难度明显增加。面对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主要大宗原材料产品需求将陆续达到或接近峰值平台期,规模数量型需求扩张动力趋于减弱。面对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强约束,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任务,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新期盼,原材料工业绿色和安全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当前,原材料工业存在的短板和瓶颈依然突出,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关键材料核心工艺技术与装备自主可控水平不高,绿色低碳发展任重道远,数字化水平难以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关键战略资源保障

6、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加快解决。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底线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加速推动原材料工业体系优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三、 加快制造过程智能化(一)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结合生产工艺条件改造,加快智能传感器、处理器、网关、仪器仪表等数字化工具和设备部署,提升矿石采选、冶炼加工、化工反应等生产现场的实时感知和数据采集能力。建立统一的数据集成和管理平台,实现对研发、生产、经营、运维等全流程数据集中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应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网络进行升级,建设泛在感知互联的工厂运行环境。(二)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鼓励企业开发应用基于数据驱动、机理模型、经验模型、仿真模型的

7、先进工艺控制系统,优化生产作业设备运行参数。建立面向原料进料、反应过程、冶炼过程、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等重点环节的实时监控、异常工况预警、全流程动态调度、智能处置。构建面向主要生产场景、工艺流程、关键核心设备的数字孪生模型。鼓励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较大、精度要求高的岗位应用机器人。建立集成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生产执行和过程控制等信息的企业管理与经营决策系统。(三)加快企业管理体系变革支持企业开展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与分级贯标评定。组织开展度评估,明确不同融合度企业的发展重点和提升路径,引导企业逐级或跨级提升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水平。支持优势企业先进实践经验的推广复制,将配套

8、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协同、质量管控、合作研发等管理体系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智能化水平提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支持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等环节的普及应用和协同创新。四、 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加快原材料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推动标识解析在供应链协同、产品追踪溯源、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应用。鼓励龙头企业打造和各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协作平台,实现多生产基地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制造。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构建面向特定行业和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专业技术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基于平台

9、打通企业端与用户端数据,以下游客户需求为导向,对产品结构和制造流程进行重构,实现从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转变。打造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原材料行业与物流、城建、能源等行业的跨领域融通。鼓励原材料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机构等牵头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原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关键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和上云上平台。聚焦重点环节培育和推广一批流程管理工业APP和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软件使用、生产制造、设备运维、经营管理、仓储物流等服务。加快探索原材料工业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典型应用场景,赋能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五、 引导合理布局(一)优化新建产能布局贯彻国

10、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原材料工业空间布局调整优化。落实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严禁新建规划外对二甲苯和乙烯项目。优化危险化学品生产布局,禁止在化工园区外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要符合相关要求。推进重点流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进入合规的化工园区。鼓励钢铁冶炼项目依托具备条件的现有钢铁冶炼生产厂区集聚建设。沿海地区有序布局利用境外资源的氧化铝等项目。科学投放砂石资源采矿权,合理布局一批大型机制砂石生产基地。支持地方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的新材料项目。(二)推进规范化集群化发展制

11、定化工园区认定条件,指导地方认定一批化工园区,引导化工企业集聚规范化发展。推动石化化工行业探索现代煤化工与传统炼化产业、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产业互补发展,引导钢铁行业依托城市矿山建设分布式短流程钢厂,促进电解铝行业布局由煤电铝向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铝转移,推动建材行业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推动原材料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向集群转型提升。聚焦产业基础好、比较优势突出、技术领先的行业细分领域或重点产品,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带头作用,推动要素聚集和价值提升,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打造一批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绿色建材、新材料产业集群。及时发布

12、产能预警,防止地方盲目重复建设。六、 突破关键材料坚持材料先行和需求牵引并重,聚焦国防建设、民生短板和制造强国建设重大需求,滚动制定关键材料产品目录,制定发布技术路线图。实施关键短板材料攻关行动,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支持材料生产、应用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宽禁带半导体及显示材料、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生物基材料、碳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协同攻关。实施大宗基础材料巩固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在优化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高强铝合金、稀有稀贵金属材料、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纤维新材料、复合材料等综合竞争力。实施前沿材料前瞻布局行动,支持科研单位

13、联合企业,把握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趋势,发展超导材料、智能仿生、增材制造材料等,推动新的主干材料体系化发展,强化应用领域的支持和引导。实施材料基因工程计划,探索材料研发新模式的试点应用。实施关键材料应用推广行动,优化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通过首台(套)、绿色建材推广等措施促进新材料应用。七、 增强配套支撑能力(一)拓展配套供应渠道梳理原材料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开展关键设备、零部件、仪器仪表、原辅料等供应安全评估,制定配套供应保障工作预案。推动建立重点行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关键配套产品的供需对接。支持企业建立应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工

14、作机制,建立健全储备体系,提高应急保供能力。鼓励企业制定实施备胎计划,推动供应渠道多元化布局。支持产业集聚区开展第三方备品备件原辅料供应服务。(二)强化短板装备开发应用围绕地压监测装备、协同熔炼技术装备、大型熔铸设备、新型速凝冶炼设备等专用生产装备,高精密轴承、特种阀门、高压泵等关键零部件,无损检测设备等精密仪器仪表,支持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与配套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瓶颈制约,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利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发使用创新装备。适时调整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八、 提高产品质量(一)加强质量

15、管理和过程管控持续开展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行动,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推广普及卓越绩效、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加大产品测试评价、设备维修保障、人员岗位培训、供应商质量管控、用户投诉反馈、制造风险分析等环节工作力度。加强质量管理数字化创新与应用,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智能制造等,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管控体系,健全化肥、水泥、防水材料、隔热保温材料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二)推进产品标准和品牌建设以国际先进质量标准为

16、标杆,加强材料标准体系化建设,完善和修订十四五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上下游协同的标准体系,促进资源节约和材料合理应用。聚焦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等需要,培育一批耐候钢、轴承钢、航空铝材、高性能混凝土、人工晶体、复合材料等高端材料团体标准。围绕消费升级、绿色发展等方向,修订和提升建筑用钢、铜水(气)管、防水保温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生物基材料等大宗材料及产品标准。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牵头制定优势行业国际标准。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企业标准。鼓励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开展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行业标准宣贯、质量标杆和品牌评价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加大产业集群质量品牌、企业品牌等培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影响力。(三)健全质量评价和认证体系组建质量提升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矿产品、冶炼产品、烧结产品、加工材等产品稳定性试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