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可行性研究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69513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可行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可行性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可行性研究巩固和完善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原油管道,对接西北、东北、西南原油进口管道和海上原油码头。结合油源供应、炼化基地布局,完善成品油管网,逐步提高成品油管输比例。大力推动天然气主干管网、区域管网和互联互通管网建设,加快石油、成品油储备项目和天然气调峰设施建设。一、 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城际城市交通(一)推进城际交通发展加快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城际铁路网,推进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平原、北部湾、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形成以轨道交

2、通、高速公路为骨干,普通公路为基础,水路为补充,民航有效衔接的多层次、便捷化城际交通网络。(二)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完善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成网。加快建设大城市市域(郊)铁路,有效衔接大中小城市、新城新区和城镇。优化城市内外交通,完善城市交通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形成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相互配合的道路网络,打通微循环。推进城市慢行交通设施和公共停车场建设。二、 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开放通道(一)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运输走廊以新疆为核心区,以乌鲁木齐、喀什为支点,发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区位优势,连接陆桥和西北北部运输通道,逐步

3、构建经中亚、西亚分别至欧洲、北非的西北国际运输走廊。发挥广西、云南开发开放优势,建设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构建广西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以昆明、南宁为支点,连接上海至瑞丽、临河至磨憨、济南至昆明等运输通道,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交通合作,逐步构建衔接东南亚、南亚的西南国际运输走廊。发挥内蒙古联通蒙俄的区位优势,加强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连接绥芬河至满洲里、珲春至二连浩特、黑河至港澳、沿海等运输通道,构建至俄罗斯远东、蒙古、朝鲜半岛的东北国际运输走廊。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连通项目建设,发挥民航网络灵活性优势,率先实现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二

4、)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通道建设以福建为核心区,利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提升沿海港口服务能力,加强港口与综合运输大通道衔接,拓展航空国际支撑功能,完善海外战略支点布局,构建连通内陆、辐射全球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运输通道。(三)加强一带一路通道与港澳台地区的交通衔接强化内地与港澳台的交通联系,开展全方位的交通合作,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支持港澳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并为中国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三、 加强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推动企业依法依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生产

5、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风险管理。实施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重点围绕基础设施、装备设施、运输工具、生产作业等方面安全操作与管理,打造全寿命周期品质工程。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公益宣传引导,广泛传播交通安全价值观与理念。(二)加快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加强重大风险源动态全过程控制,健全交通安全事故调查协调机制。完善集监测、监控和管理于一体的铁路网络智能安全监管平台和信息传输系统。完善国家公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实时监测东中部全部路段和西部重点路段的高速公路运行情况,全面实现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完善近海和内河水上交通安

6、全监管系统布局,加强远海动态巡航执法能力建设,加强四类重点船舶运行监测。提升民航飞机在线定位跟踪能力,建立通用航空联合监管机制,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监管。加快城市公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和物流运行监测。实施邮政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实现货物来源可追溯、运输可追踪、责任可倒查。加快实现危险货物运输全链条协同监管,强化应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中泄漏的应急处理能力,防范次生突发环境事件。(三)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加强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安全监管、气象、海洋、国土资源、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完善全国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加快建设省级和

7、中心城市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加快建设铁路、公路和民航应急救援体系。完善沿海、长江干线救助打捞飞行基地和船舶基地布局,加强我国管辖海域应急搜救能力和航海保障建设。提升深海远洋搜寻和打捞能力,加强海外撤侨等国际应急救援合作。四、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未来面临的机遇1、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轨道交通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2010年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轨道交通装备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这一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8、分,提出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2016年,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进一步研发列车牵引制动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电传动系统、智能化系统、车钩缓冲系统、储能与节能系统、高速轮对、高性能转向架、齿轮箱、轴承、轻量化车体等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完整产业链。2017年,发改委发布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列为20182020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九大重点领域之一,并提出发展高速、智能、绿色铁路装备,发展先进适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构建新型技术装备研发试

9、验检测平台等重点任务。2020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铁路智能检测监测设施,实现动车组、机车、车辆等载运装备和轨道、桥隧、大型客运站等关键设施服役状态在线监测、远程诊断和智能维护。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有利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持续发展壮大。2020年3月,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型基础设施的范畴主要包括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5G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七大领域。伴随着后续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关于新基建的具体政策陆续出台,包括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在内的新基建行业

10、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会。2、轨道交通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空间广阔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轨道交通网络持续扩大。铁路轨道交通方面,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1年全年铁路固定资产(含路网建设、移动装备车辆购置等)投资完成7,489亿元,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168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4万公里。十四五期间在建、已批项目规模已达319万亿元。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国铁路网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含部分城际铁路);

11、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内地共有51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69条,运营线路总长度8,708公里。2012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金额为1,914亿元,至2021年增长到5,86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324%。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2年4月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21年末,我国内地城轨交通在建线路总长6,09640公里,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45,55350亿元;共有67个城市的城轨交通线网规划获批,其中城轨交通线网建设规划在实施的城市56个,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路总长6,98830公里(不含已开通运营线路);规

12、划、在建线路规模实现稳步增长。轨道交通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交通运输方式,目前我国无论是铁路运输还是城市轨道交通均还不能充分满足需求。未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这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3、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涌现当前,全球正出现以智能制造、信息网络、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领域孕育新一轮全方位的变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推动下,推进新兴科技赋能交通发展已成我国现代化轨道交通建设的必然选择。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代表,在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下,未来轨道交通行业将逐步迈进智能化时代,智能化趋势也将向产业上下游逐步延伸,

13、并迅速带动相关市场的快速增长。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出台为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我国交通科技领域指明了发展方向,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迎来了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可与新兴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研发并应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模式,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知识软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和中国标准,逐步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主导发展的轨道交通技术链和产业链,引领行

14、业各领域创新驱动智慧化升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4、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2013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铁道部不再保留,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铁总,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推出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开拓市场,帮助具备综合竞争优势的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也给轨道交通领域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5、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技术体系自主化带来的发展良机基于轨道交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

15、及国家安全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我国一直非常重视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和技术体系的国产化进程。多个政策文件里提到对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工作的推进,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修编)明确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着力推进以高铁关键技术创新为重点的装备自主化及产业高端化集群发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高端化水平,积极推动铁路走出去。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实施意见里提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无论使用何种建设资金,其全部轨道车辆和机电设备的平均国产化率要确保不低于70%;国家政策对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的支持以及国内研发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使国内相关设备制造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会。我国轨道交通坚持引进先进技

16、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形成自己的基本思路、标准和要求;依托铁路营业里程、城市轨道交通里程都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内市场,未来若干年将是本行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的大好时机,也是行业优秀企业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6、行车安全系统需求的持续提升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带来良机近年来,随着铁路线路持续提速、列车运行密度不断加大,城市轨道交通运力需求日趋增加,使得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对安全系统的需求深度、广度都大大提升,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变得更为突出。安全需求的提升为轨道交通信号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公众对安全、高效的需求向轨道交通产品技术研发、升级换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机遇。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