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件产业可行性研究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69501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座椅件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座椅件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座椅件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座椅件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座椅件产业可行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座椅件产业可行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座椅件产业可行性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座椅件产业可行性研究重点研发汽车与通信、电子、人工智能、交通等领域交叉融合的智能汽车系统技术架构,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控制、自主学习、交通预测等汽车人工智能基础技术,人机界面、控制权限切换、控制互补等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技术,数据采集、存储、挖掘、应用、共享等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智能汽车典型场景库和大数据基础系统。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进入壁垒(一)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与人才壁垒汽车行业供应链金字塔结构中,汽车零部件厂商的层级越高,对研发技术和产品工艺的要求也越高,而高附加值也将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及相对较高的利润率。汽车零部件制造涉及模具设计、自动化控制、材料成型等多领域技术,且对生产

2、工艺精密程度要求严格。同时,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安全性、环保节能以及科技含量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整车制造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强化自身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能力、质量控制水平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零部件供应商只有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具有一批高素质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才可具备整车厂所需的专业化的研发能力和同步响应能力,在行业取得较好的发展。新进入企业在缺乏一定技术积累的情况下,部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只能从事简单零部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整体利润率较低,生存空间较小。(二)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准入资质壁垒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认

3、证,得到市场准入资质是进入本行业竞争的必要条件。汽车行业对其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有着严格的标准,在通过IATF16949国际质量体系第三方认证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汽车零部件厂商各自严格的供应商开发操作流程和其自身考评,才能进入整车厂的供应体系,获得争取某一特定领域汽车零部件定点的机会。在成为下游厂商供应体系内成员后,下游厂商通常会根据自身的质量管理要求对供应商的研发水平、工艺过程、质量控制、财务状况、物流管控、采购体系和安全环保等方面订立严格的考核标准,通过评定后,合格供应商还需配合整车进行产品的开发,在经历开发设计、工艺调试、样品试制和检验、整车实验等多个环节后才能进行批量供货。因此,

4、新供应商进入其采购体系需要花费漫长时间和巨大成本,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三)汽车零部件行业资金壁垒汽车零部件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充裕性要求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下游客户对生产规模、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要求较高,零部件企业尤其是一级配套供应商需要大量置建厂房、扩张生产线并购入高端生产设备及精密检测设备实现规模效应与高质量生产;其次,在与整车制造厂家形成稳定业务关系后,零部件厂家需要大量采购原材料满足生产需求,且整车厂家的信用期相对较长,这都将对零部件厂家造成流动资金压力;此外,为保持自主研发及同步开发的能力,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零部件供应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试验设

5、备、配备研发人员,进行项目研究。因此,行业竞争者若不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难以进入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四)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体系壁垒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多品种、定制化供货、交货周期短等特点,对行业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和研发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较大考验。只有具备完善、系统管理水平的企业才能持续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供货的及时性,满足整车厂严格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基于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推广,现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能够有效发挥规模优势控制生产成本,获取并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完善的管理体制、行之有效的精益化生产模式,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对于拟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新企业,管理经验上

6、的差距是其短时间内难以突破的重要壁垒。二、 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汽车零部件行业对汽车行业的依存度较高,市场需求主要受整车配套、汽车售后维修市场等需求推动。汽车行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提升,汽车产业发展较快。近二十年来,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需求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近些年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带来消费信心不足、中美贸易摩擦及新冠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汽车产销量整体下滑。国家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汽车产业发展,汽车行业总体逐步恢复。从千人保有量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来看,中国汽

7、车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汽车零部件市场也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供给角度,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基本满足国内整车配套和售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零部件产品出口。随着产品升级、技术革新的推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全球分工中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也随之提高。三、 突破智能汽车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研发具有多模式通信、多模式定位、智能网关等功能的新型智能终端模块,基于人工智能基础计算架构、装载高性能处理芯片和强实时车载操作系统的多核异构智能计算平台技术,全天候复杂交通场景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技术,高吞吐、低延时的多类别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LTE-V

8、2X、5G-V2X车用无线通信关键技术,以及数据通信与应用接口标准化、云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开放共享的基础云控平台技术。四、 先进动力电池研制及高效回收利用工程(一)先进动力电池及系统集成由动力电池制造骨干企业组织实施,重点研制高能量密度车用动力电池、满足车辆低温工作环境的宽温域高性能动力电池,加快突破单体批量化生产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开展正负极材料、高性能隔膜及功能性电解液等关键材料产业化。(二)专用制造装备产业化项目由动力电池制造装备骨干企业组织实施,开展高性能搅拌机、涂布机等核心装备自主开发,推动动力电池高效高精度智能化关键生产设备产业化,提高动力电池制造装备技术水平、工作效率及控制精度,

9、提升动力电池产品一致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三)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项目由动力电池回收骨干企业组织实施,研发动力电池单体、模组、系统的自动化拆解先进工艺及专用设备,开展镍、钴、锰等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隔膜、电解液无害化处理,建立电池后处理综合信息数据库。五、 加强智能汽车创新能力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优化创新能力布局,建设智能汽车创新合作生态。推进国家智能汽车技术试验评价中心建设,建立智能汽车虚拟评价、在环测试、实路测试等检验检测能力。依托新型城镇化和道路交通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建立智能汽车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开展示范运行验证。六、 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0、我国汽车行业在多年的发展下,产业和资源经历了不断地整合,使得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乘用车市场,市场资源逐渐向头部品牌靠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2021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集团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别为421%、392%、384%及444%。前十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集团销量市占率分别为3757%、3615%、3606%及4106%,乘用车自主品牌汽车集团表现稳定。上汽、吉利、长安、长城稳居前四,其余品牌如东风、奇瑞等也常年位列前十,乘用车整车行业整体行业集中度较高。七、 智能汽车平台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一)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由北斗位置服务龙头企业组织建设,能够提供厘米级的高精度实时精密定

11、位,并发在线服务能力达到汽车千万辆级别,具备车辆行驶状态、违规行为实时监控与告警能力。(二)软件系统研制测试平台由互联网骨干企业组织建设,面向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提供开放、完整、安全的软硬件和系统级解决方案,车辆检测准确率超过92%,单日模拟测试能力达到百万公里级,场景数量达到万级。八、 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一)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汽车行业的景气程度与宏观经济和居民购买力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增长态势,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部分居民消费购买意愿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成为拉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汽车工业的产业链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和

12、紧密相关性,其上游涉及钢铁、橡胶、石化、电子等行业,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服务维修等行业。同时,汽车作为社会耐用消费品,其本身亦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汽车工业能够为社会创造的巨大价值,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以及促进消费的作用,我国政府历来对汽车工业发展极为重视,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当前主要通过大力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等方式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中国汽车消费量整体趋势向好的影响下,国外众多汽车制造企业及汽车零部件巨头纷纷在国内建厂投产。产能的转移带动了众多上游供应商的发展,技术的转移又提升了配套企业的生产能力。

13、全球化采购给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它们因其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技术,正逐渐获得越来越大的全球市场份额。(二)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2020年1月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始蔓延,受国内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增幅远低于2019年的60%。全国居民人均消费同比实际下降40%,相应国内乘用车2020年产销1,9994万辆和2,0178万辆,同比下降65%和60%,2021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1408万辆和2,1482万

14、辆,同比增长71%和65%,下降趋势有所扭转。未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汽车整体产销规模将受到影响,导致整车行业的增长速度放缓,这将直接传导至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目前国内乘用车仍以传统燃油车为主,在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下,新能源和电气化技术在汽车产业中的发展与运用逐步成熟,未来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占比将逐步提升。乘用车技术路线的变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汽车产业链的中游产业,若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能够契合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方向,则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反之,若行业产品技术未能及时跟随乘用车技术路线的演变,则将面临产品业务转型的挑战。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与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相比,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研发投入不足、高级技术人才匮乏、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显著偏低。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2%,远低于德美韩日等发达国家6%-8%的水平。国内企业整体上仍面临许多有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及工艺改进空间,在自主研发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以及技术标准上仍有较大差距,从而对新产品开发和汽车零部件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