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ligh****329 文档编号:34969471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7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三语文(2023.04)本试卷共1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对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与时俱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能源安全新格局,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202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3.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3

2、,增速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原煤产量41.3亿吨,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1.99亿吨,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20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电力生产全年新增发电量超过75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报告同时提到,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依然较快,2021年全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达5.2,在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我国一度出现能源区域性、时段性供应紧张的情况。对于未来国家能源需求,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20年我国每人每年耗能约3.5吨标准煤,按照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假设人均能耗翻一倍,2050年将增加到7吨。如果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和能效科技水平不

3、变,那么我国能源总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也翻一倍,达到80多亿吨标准煤产量,才能满足人均能耗翻倍的需求。在他看来,根据我国目前“缺油、少气、贫高品位铀、相对富煤”的能源禀赋特征,再加上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明显的问题,即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而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时考虑水土气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约束条件,本世纪中叶我国很难有效提供如此巨大的能源产量来满足需求。武强认为,要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就需要赶好“开源、节流、升级”三驾马车,多途径实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可再生能源是开源的主要增量。我国可再生

4、能源丰富,除了风、光、地热等已开发的,我国在煤层气、页岩气和煤炭地下气化等方面的开发潜力同样巨大。由于可再生能源天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其规模化开发利用必须首先研发调节技术。在解决了具体技术问题后,干热岩、可燃冰和“人造太阳”等能源储量巨大的新能源,也能作为重要的能源供给。我国能源“提效节流”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创造1万美元GDP需消耗约3.4吨标准煤,远高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差距的原因除了能效科技水平不足,也与产业结构有关。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以低能耗、高精尖技术产业为主,而我国则以矿山、化工、冶金、水泥等高能耗、单向度产业为主。鉴于我国能源禀赋特征,我们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

5、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尽快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着力推进化石能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取材于章建华、里雨曦、党亚萌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其应用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代表了世界核电技术先进水平的“国和一号”,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集中国核电技术和产业创新之大成。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平均每年发电量可达603.5万度,节约标准煤约1889吨,减排二氧化碳5167吨。“72”“56”“60”“153.4万”这些数字可以勾勒出“国和一号”的工程效果图:采用非能动安全

6、系统,发生事故后系统自主处理,无须人工干预时间为72小时;建造周期仅56个月;电站主体设备设计寿命为60年;单机组发电功率达153.4万千瓦。“国和一号”打造了一条先进的产业链。它带动核电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推动能源产业实现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核电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建筑安装、调试运行等企业、机构协同创新。产、学、研、用全产业链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在已有核能发电基础上,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开启了涵盖光伏发电、核能供热、海水淡化、海上风电、核能制氢等项目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发展新模式。“光伏发电”面向核电厂的楼宇集群,综合布置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设施,实现

7、了供能的清洁化替代;“核能供热”可满足威海市270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助力山东省清洁供暖产业发展;“海水淡化”近期将建成日产1万吨海水淡化项目,未来将扩容至日产10万吨,以实现周边供水,保障战略备用水源;“海上风电”将打造集“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海上牧场海上观光”于一体的海洋资源立体化开发示范项目。“国和一号”依托智慧能源管控平台,精准采集、显示和处理核、风、光、氢等多能源数据,实时监控,智能调控,达到多能源互补,保证供需平衡。“国和一号”作为我国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的代表,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积极扩大产业链“朋友圈”,带动产业创新和集群式发展。由此可见,做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着力构建

8、新发展格局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取材于赵冉、丁怡婷、左丰岐等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我国能源现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报告,2021年煤、油、气、电的产量均创历史新高。B. 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的特点直接导致能源进口量上升。C. 能源禀赋特征与环境、生态、气候等条件存在巨大矛盾。D. 可再生能源丰富,但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特点。2.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和一号”技术安全性高,工程建设周期短,供能经济、环保。B. “国和一号”开启的能源发展模式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代表。C. 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核能供热”项目可

9、以满足山东省清洁供热的需求。D. 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的“海上风电”项目将对海洋资源进行立体化开发。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一项是( )A.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时,人均能耗将会上翻一倍。B. 在未来几年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将被新型能源取代。C. 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全方位体现了“开源、节流、升级”的战略。D. 能源结构转型不仅要强调能源质量,更要考虑能源数量和供需平衡等要素。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不符合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建设方向的一项是( )A. 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低碳化B. 能效科技水平持续稳定化C. 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化D.

10、产业结构发展布局系统化5. 在“新时代新发展”青年论坛上,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能源高质量发展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问题。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及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回答这一问题。【链接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的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之前走过不少弯路,但我们坚决遏制住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取材于孙业礼中国式现代化有五大特征)【答案】1. D 2. C 3. D 4. B 5.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

11、代化,“开源、节流、升级”的能源高质量发展策略,能够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能够满足十四亿多人口的能源消费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清洁性能源核能为代表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发展新模式,切实推动了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有效保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2021年煤、油、气、电的产量均创历史新高”错,原文是“原煤产量41.3亿吨,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1.99亿吨,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20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电力生产全年新增发电量超过75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可见创历史新高的只

12、有煤和电。B.“直接导致能源进口量上升”错,原文是“要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就需要赶好开源、节流、升级三驾马车,多途径实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可见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的特点提醒我们要做好“开源、节流、升级”,而不是依赖“能源进口”。C.“能源禀赋特征与环境、生态、气候等条件存在巨大矛盾”错,原文是“根据我国目前缺油、少气、贫高品位铀、相对富煤的能源禀赋特征同时考虑水土气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约束条件,本世纪中叶我国很难有效提供如此巨大的能源产量来满足需求”,可见能源禀赋特征与环境、生态、气候等条件之间并没有矛盾,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

13、。【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可以满足山东省清洁供热的需求”错,原文是“核能供热可满足威海市270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助力山东省清洁供暖产业发展”,可见是满足威海市供热需求,助力山东省清洁供暖产业发展。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人均能耗将会上翻一倍”错误,原文是“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20年我国每人每年耗能约3.5吨标准煤,按照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假设人均能耗翻一倍,2050年将增加到7吨”,可见“人均能耗将会上翻一倍”是武强院士按照2020年我国每人每年耗能标准假设的情况

14、。B.“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将被新型能源取代”错,原文是“鉴于我国能源禀赋特征,我们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尽快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着力推进化石能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可见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并未改变。C.“全方位体现了开源、节流、升级的战略”错,原文“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国和一号”体现了开源;“产、学、研、用全产业链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体现了“升级”;而节流的意思是“目前创造1万美元GDP需消耗约3.4吨标准煤,远高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国和一号”是新能源,没有体

15、现“节流”。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B.原文“我国能源提效节流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创造1万美元GDP需消耗约3.4吨标准煤,远高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差距的原因除了能效科技水平不足”可知,必须提升能效科技水平。而“能效科技水平持续稳定化”不符合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建设方向。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链接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的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和材料一“要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就需要赶好开源、节流、升级三驾马车,多途径实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开源、节流、升级”的能源高质量发展策略,能够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能够满足十四亿多人口的能源消费需求。由链接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和材料二“在已有核能发电基础上,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开启了涵盖光伏发电、核能供热、海水淡化、海上风电、核能制氢等项目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发展新模式”“国和一号作为我国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的代表,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积极扩大产业链朋友圈,带动产业创新和集群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