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69452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分析一、 继电器行业的经营模式继电器类产品一般采用按单生产、适量库存的经营模式,通过开拓客户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经过客户的认证后,接受客户下达的供货指令,并根据供货指令为客户加工制作各种标准或非标准的产品;对技术参数差异不大且需求量较为稳定的产品,安排适量库存。行业内部分客户为保证供应商及时供货采用寄售模式,要求产品供应商将商品存放至指定的仓库,领用后双方按照约定时间、方式核对实际领用数量,经确认使用后核算收入。二、 继电器中游行业分析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受政策带领势头强劲,依旧带动继电器发展,使得继电器产量只出现

2、小幅度下降。中国仍然是继电器的主要生产基地,约占全球总产出的50%,2021年中国继电器产量约为93亿个,同比上涨43%。我国继电器产业起步始于1959年,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继电器行业已成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成熟产业。近五年,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政策扶持,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更是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21年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达到305亿元。全球继电器销售额呈现整体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汽车、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等传统下游市场稳定增长,以及新能源、人工智能(AI)、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继电器开辟了新的下游市场;从2019-2021年宏发股份以及航天电器的继电器营收收入

3、来看,航天电器该业务的营收始终远远低于宏发股份;2021年宏发股份和航天电器的继电器营收分别为8671亿元以及323亿元。三、 继电器行业产业链继电器是指当电路中输入参量(如电、磁、光、热、声等参量)达到某一规定值时,能使电路输出参量发生预定阶跃变化的一种自动断通的控制元器件。在电路中,继电器主要起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的作用。继电器具有反应外界输入参量的感应机构,对被控电路实现通和断控制的执行机构,以及对输入量大小进行比较、判断和转换功能的中间比较机构。继电器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各种原辅材料以及零部件,下游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其中家用电器、汽车、通信设备与新能源技术是继电器的主

4、要应用领域。四、 继电器上游行业分析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统称铜材。铜材的加工有轧制、挤制及拉制等方法。2021年中国铜材产量为21235万吨,同比增长38%;2022年1-9月我国铜材产产量为16366万吨。我国铁矿石近几年的产量呈现稳步上涨的趋势,2021年我国铁矿石的产量为981亿吨;2022年第一季度的产量达到256亿吨。工程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近年来中国工程塑料需求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我国工程塑料产量约680万吨,同比增长23%,未来需求量将继续逐步提升。五、 继电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

5、021年销量达3545万辆,同比2020年增长159%左右,整体渗透率持续上升,但受限于电池容量有限,整体充换电方式效率太低且尚未普及影响,整体新能源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光伏领域的强劲增长、全球电表智能化、汽车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继电器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全球电磁继电器制造商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及欧美,其中,宏发股份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球第一,OMRON、泰科电分别列全球第二位、第三位。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

6、,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当下储能的需求端逻辑清晰,海外需求激增。储能继电器,随着新能源发展带动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储能装

7、机量在全球排名第一,2021年,中国储能累计装机量达434GW,同比增长219%。预计2022年累计装机量将进一步增长至481GW。目前继电器的生产成本主要还是由原材料决定,其中原材料主要以铁、银、铜等金属为主,原材料约占生产成本的744%,人工和制造费用分别占比137%和119%(以2021全球继电器龙头成本结构为例),银、铜、铁材分别占原材料成本的35%、22%和8%,三大原材料价格对于全行业盈利情况有一定的影响。除开主要金属原材料外,工程塑料和漆包线同样也是继电器重要组成结构,整体原材料国内供给稳定。继电器市场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到2025年将达到5895亿元,2020-2025年五年

8、平均增长率约为85%。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电磁继电器需求量约为1035亿只,到2025年,全球电磁继电器的需求量约为1194亿只,2020-2025年五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2%。新型继电器是指为了适应新提出的特殊要求,满足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而研制生产出的电磁式继电器,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耐振动、抗冲击、负载范围从低电平负载到5A、28V额定负载,产品有可靠性指标(失效率等级)要求,产品采用电阻熔焊或激光熔焊密封的气密式密封结构,主要应用于电子控制设备中的信号传递和弱电功率切换。六、 继电器行业概况技术特点及现状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

9、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学者的倡导下开始进行研究的。6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的价格昂贵,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因此没有在保护方面取得实际应用,但由此开始了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结构的大量研究,为后来的继电保

10、护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70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了重大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微型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进入了实用阶段。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可靠性、运算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促使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出现了垃圾。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到电力系统中试运行。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日趋成熟,并已在一些国家推广应用。90年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到了微机保护时代,它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第四代。我国的微机保护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尽管起步晚,但是由于我国继电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进展却很快。经过10年左右的奋

11、斗,到了80年代末,计算机继电保护,特别是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已达到了大量实用的程度。我国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过程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从我国继电器应用领域来看,通信和工业控制、家电和汽车仍是继电器最大市场。据继电器市场调查报告显示,需求量最大是通用继电器,特别是高灵敏度,小型,超小型PCB继电器,小功率继电器等。从市场形势来看,继电器是一个量大,服务面广,技术含量不高,利润微薄,市场潜力较大的竟争性行业。我国继电器行业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产品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1)设计水平低、军品品种少、环境适应性差、可靠性水平低,不能完全满足武器装备和高技术

12、作战的要求。通用继电器质量一致性差,品种更新换代慢,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不能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也不能完全替代进口。2)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低:对共性技术研究不深不广,技术力量未得充分发挥,支撑技术薄弱,是影响新品研制速度的主要原因。3)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低,工艺控制手段能力更差,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使服务成本升高。4)管理水平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经营模式陈旧,尤其是管理思想变革慢,与技术发展不相适应。5)CAD仍处低等级应用、CAM和CAT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研制周期长,与整机更新换代快的要求不相适应。材料应用跟不上继电器技术发展要求。6)材料失效物理分析不广不

13、深;国产材料品种少,关键材料尚无生产厂家,如阻燃细塑料安装线及压敏带仍需进口;适应继电器要求的材料改制设备更是落后、不全,特别是材料轧制。测试技术与手段有待提高和完善。七、 继电器产业市场规模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高压直流继电器需求有望大幅度增长,带动继电器市场整体快速增长。中国作为全球继电器主要生产基地,目前市场规模约占全球54%市场,比占比持续提高,加之国内疫情结束较早,经济恢复速度远快于国外市场,预计市场占比将持续提高。继电器不同于传统的机电继电器,但它也有别于其他开关解决方案,利用光耦合器和半导体本身。本应用说明描述了光电继电器的结构,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开关设备。光电继电器的应用

14、市场十分广袤,以企业的差异化生产破解局面挖掘市场,首先要细分市场,找准定位。根据数据,近年来国内继电器市场规模仅在2019年有小幅下滑,2020年再度回升,达到22949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70%。光电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光电继电器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近年来,国内继电器行业迅猛发展,大中小型企业琳琅满目,在众多的企业中也出现了几个领头的先进的企业以及他们企业内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新型继电

15、器产品。随着中国内地产品质量寿命的整体改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新型或升级的家电感兴趣,这反过来刺激了继电器的需求。光电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光电继电器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光电继电器的应用市场十分广袤,以企业的差异化生产破解局面挖掘市场,首先要细分市场,找准定位。光电继电器拓展新的应用市场,光电继电器打破销售持续低迷的现状,光电继电器利用已有的丰富从业经验及企业的比较优势,光电继电器找准突破口,避开他人的锋芒,寻求发展机遇,以

16、改良创新的光控继电器和继电器自动监测诊断及远程控制技术,使光电继电器企业的发展空间得以保持乃至不断拓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国民经济水平、消费能力的提升,智能移动设备及互联网终端大范围普及,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使用需求,我国的通信工程建设规模和工程量不断扩大,通信事业飞速发展。伴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优化,对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通信设施建设效率提升。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光电继电器市场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在市场竞争方面,光电继电器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市场正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光电继电器行业有进一步洗牌的强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光电继电器细分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信息化技术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我国继电器产业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步伐将逐渐加快,从出口拉动向内需、出口并驾齐驱的局面将日益凸显,特别是高端产品攻克提升后,内需推动的趋势会更加明朗。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好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