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测试

上传人:壹画 文档编号:34969448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测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C)A.汉朝B.唐朝C.北宋 D.元朝2.史载:“有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D)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3.中国的火药、指南针等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D)A.罗马人B.印度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4.宋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海路的航线远至(D)A.日本和高丽B.东南亚C.印度 D.波斯湾及东非海岸5.识读下列人物,回答问题:(1)上图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朝代?(2)他

2、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这一贡献的优点有哪些?答案:(1)毕昇。北宋。(2)发明活字印刷术。省时省力,经济,效率高等。6.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B)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转轮排字盘A.B.C.D.7.“北宋时,有人在黏土烧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D)A.雕版印刷术B.火药的使用C.指南针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8.“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C)A.秦朝

3、B.汉代C.宋代D.元代9.七年级(2)班胡林学完宋元文化以后,在历史兴趣课上给大家作介绍,但有一项是错误的。其中错误的是(C)A.宋元是我国科技发达的时期B.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北宋时期发明了最早的指南仪器D.火药在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10.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文化传播起重大作用的是(B)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A.B.C. D.11.下列有关宋元时期我国中外交通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A.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B.元代开始出现驿站C.宋代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D.宋代重视外来科技与文化,设置了回回司天监12.四大发明是我国给世界的一笔巨大财富。下图是谷歌设计的四大发明的图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哪一发明?此发明出现于何时?谁于何时改进过这一发明?(2)图中B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何时得到了发展?有何影响?(3)图中C发明开始用于军事是何时?(4)图中D发明是谁发明的?有何进步性?有何意义?答案:(1)发明:造纸术;时期:西汉;人物:蔡伦;改进:东汉。(2)时间:汉代;发展: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针,北宋末年开始用于航海,后经阿拉伯商人将它传入欧洲;影响: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3)宋代。(4)人物:毕昇;进步性:经济、省时;意义: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