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专题复习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壹画 文档编号:34969409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专题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专题复习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专题复习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专题复习学案(无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制一、科举制的创立及发展1、隋朝:(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2、唐朝: 唐太宗: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3、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4、明朝:八股取士(影响:禁锢了思想,应试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二、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巩固练习:1、

2、 科举制开创于哪个朝代?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隋文帝对科举制的创立有何贡献?(3分)_2、唐朝是科举制的完善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分)3、宋朝是科举制的发展时期,宋朝是如何发展科举的?(1分)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维持了多少年? _ 5、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拨。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共14分)(1)材料一中选拨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_这个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_它的最大获益者是谁?_(3分)除唐太宗外,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谁?_(2分)是怎样完善的(2分)_ (3) 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影响?(4)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读熟即可)?(5)这种制度到明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这种变化造成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 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