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5.3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测试

上传人:壹画 文档编号:34969266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5.3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5.3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5.3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5.3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5.3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5.3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测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历史与社会 5.3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在中国历史上,乾隆是受史学家们褒扬推崇最多的皇帝之一。他执政61年,被称为乾隆盛世。但盛世背后隐存各种危机,其中属于外部危机的是( ) A.欧洲经历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四处开拓海外殖民地B.中国开展前所未有的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C.乾隆帝在位巡幸多达百次,均大摆排场,如六巡江南D.中国农业仍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2.读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表,清朝中后期的危机表现为( )年份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顷)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1.84735.224.0017662.08780.

2、733.7517842.86760.572.6618123.34788.932.3618223.73756.212.03A.人多地少问题突出B.皇室铺张浪费严重C.官员贪污之风盛行D.农民起义频繁爆发3.清朝统治者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推行的政策是( ) A.以农为本B.“重农抑商”C.鼓励官办工商业D.严格限制商品出口4.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皇权的加强5.如果你有幸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

3、处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B.C.D.6.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皇帝八天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皇帝自己也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废除宰相制B.大兴文字狱C.设厂卫特务机构D.设立军机处7.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8.乾隆盛世下的中国潜伏着巨大

4、的危机,产生这些危机的内部原因有( )强化专制统治 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视科学技术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西方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A.B.C.D.9.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废分封立郡县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10.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 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 18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 A.B.C.D.11.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丝绸之路开辟 实行闭关政策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日本

5、A.B.C.D.12.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中西方文化差异B.中西方人种差异C.中国文人的偏见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二、问答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材料二:明代废除丞

6、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 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重要的中枢机构,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

7、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测算,1700-182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扬州即属于其中之一。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鸦片贸易史(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扬州再次成为全国著名的重要商业城市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马克思所说的“帝国”指的是哪国?“殊死”的决斗”指的是什么战争?从马克思对“帝国”的论断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有

8、益的历史教训? 三、材料分析题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顺治十三年(1656年):皇帝敕谕浙江、福建、广东各督抚镇:海上逆贼郑氏等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剿灭,必有奸人暗通线索,资以粮物,若不立法严禁,海氛何由廓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自此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材料二:康熙皇帝曾写过这样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材料三:清雍正帝诏书曰:“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最为贵而工贾皆其末也”;王夫之著书曰:“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1)材料

9、一反映了清初政府实行了哪一政策?引用材料,概括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中的“海上逆贼”和材料二中的“海外孤忠”指的是谁?请分别说出两种评价的史实依据。 (3)材料三体现了雍正帝、王夫之在经济主张上有着怎样的不同?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帝材料二:“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帝材料三:1793年,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四:朝臣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

10、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联系上述四则材料,分析清朝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状况。 (2)材料三中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结合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D 二、问答题13.【答案】(1)丞相位高权重,已经严重威胁皇权统治。(2)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 , 并形成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11、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高峰。(3)同意。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轻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14.【答案】(1)扬州居交通要冲,是我国中部各省食盐供应的基地和清王朝南北漕运的咽喉;商品经济特别是盐业的发展;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更使扬州经济发展锦上添花,出现空前的繁华。(2)中国或清朝;鸦片战争;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 三、材料分析题15.【答案】(1)海禁/闭关锁国“海上逆贼郑氏等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剿灭”;防范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防范“外夷”侵犯(2)郑成功;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守军被迫签字投降。(3)重农抑商;工商皆本 16.【答案】(1)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经济上: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思想文化上: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专制,文化僵化;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政策。(2)后果:阻碍了中西方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