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屏障产业发展实施指南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68067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屏障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声屏障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声屏障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声屏障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声屏障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屏障产业发展实施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屏障产业发展实施指南(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屏障产业发展实施指南加强市域(郊)铁路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鼓励多线多点换乘,统筹协调系统制式,推动具备条件的跨线直通运行,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整体效益。强化与机场、公路客站等重要交通枢纽高效衔接,按照零距离换乘、一体化服务和快速集散要求,推进基础设施、标识信息、运营管理等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市域(郊)铁路站点应同步配套建设机动车、自行车通行和停放相关服务设施,并在线路和时刻上与城市内部各种交通方式做好衔接,便捷群众出行。一、 明确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一)功能定位市域(郊)铁路主要布局在经济发达、人口聚集的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联通城区与郊区及周边城镇组团,采取灵活编组

2、、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方式,重点满足1小时通勤圈快速通达出行需求,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网络层次清晰、功能定位合理、衔接一体高效的交通体系。市域(郊)铁路应突出对都市圈主要功能区的支撑和引导,线路尽可能串联5万人及以上的城镇组团和重要工业园区、旅游景点等并设站,提高客流聚集能力。(二)技术标准市域(郊)铁路新建线路单程通行时间宜不超过1小时,设计速度宜为100160公里/小时,平均站间距原则上不小于3公里,早晚高峰发车间隔不超过10分钟,具体技术标准应根据客流需求、服务范围、工程条件、用地标准等合理确定。统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工程环保措施效果,优化选址选线,集约节约通道资源

3、,合理确定新线敷设方式,原则上以地面建设为主,困难路段可考虑采用高架方式,进出枢纽的个别路段可研究采用地下方式。从严控制工程造价,新建线路直接工程费用一般不高于同一地区轻轨工程费用的75%。二、 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创新市域(郊)铁路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支持城市与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一体化投资主体,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外资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大地方投入力度,支持地方专项债券用于收益较好的项目建设,研究以线路经过辖区土地出让收益支持市域(郊)铁路建设等政策。探索吸引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参与投资,支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

4、融资。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创新适合市域(郊)铁路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三、 责任主体和发展条件都市圈所在地城市是发展市域(郊)铁路的责任主体。对符合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相关要求的市域快轨、市域快线、市域铁路等,统筹纳入市域(郊)铁路规划管理。全面放开改造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的项目实施条件,城市和铁路企业协商决策后即可组织实施。在充分利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财力有支撑、客流有基础、发展有需求的地区规划建设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强化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便捷通勤,其他条件适宜地区有序推进。严控地方债务风险。四、 轨道

5、智慧运维与病害治理市场发展情况国家政策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发展工作,印发了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指出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智能化水平。密集出台的国家政策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0年3月1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印发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决策,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绘制发展蓝图,将智慧城轨建设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明确在自主创新基础上,围绕数字化、智能化

6、、网络化,大力应用新技术革命成果并与城轨交通深度融合。城市轨道运维与病害治理类服务类市场空间较大。城市轨道交通运维市场与运营里程正相关,根据行业经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保支出一般占总投资的2%3%,涉及上千亿市场;据此测算,2019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维市场规模约为1,682亿元,至2025年,估算运维市场规模将达到2,255亿元(运维成本按总投资的25%测算),其中轨道维护维修市场规模约676亿元。五、 减振降噪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减振降噪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利润水平及变动原因1、减振降噪行业市场需求情况我国已经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方面,要求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7、未来几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保持较高的强度,发展迅速。而减振降噪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求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轨道交通的发展必将带动相应的减振降噪市场需求的增加。TOD上盖开发日益成为热点,减振降噪效果直接影响上盖物业的商业价值,必将导致业主方加大上盖物业开发中减振降噪的投入;而轨道的日常运维、病害防治市场逐步向第三方专业企业开放,也都带来减振降噪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伴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建筑的不断竣工投入使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趋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造成的噪声与振动污染容忍度越来越低,同时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修订,一大批技术规范的推

8、出,对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提出更高标准与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需求。此外,由减振降噪技术发展驱动,各类新材料、新工艺将不断出现和应用,既激发了存量市场的巨大升级潜力,也将孕育新的市场需求。综上所述,行业市场潜力较大。2、减振降噪行业市场供给情况尽管减振降噪行业中厂商众多,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列车运行安全,涉及单位众多,施工标准严格,工期长、规模大,有着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准入资格要求,而且一般还要求有成功的项目案例经验,一般的企业无法进入该领域。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业主方、工程施工方和专业的综合治理方案提供商和辅助设备提供商。第一类城市轨道交通业主方、工程施

9、工方,业主方作为城市轨道线路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一般通过招投标选择专业的工程施工方,负责项目总承包或是单项承包。城市轨道交通道床涉及里程长,投资规模较大,施工质量与列车安全运行直接相关,所以一般都选择企业规模较大,项目经验较为丰富的工程企业承担,对项目的施工、质量、交付承担全面责任,主导项目的整体建设,例如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的各个工程局。第二类为专业的综合治理方案提供商,一般方案商均提供核心设备隔振器、减振垫的供货,严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书的要求,设计减振降噪的综合治理方案,并负责关键硬件的研发,浮置道床的整体供货组织,现场的安装指导,调试调校等,代表性厂商有隔而固(青岛)、道尔道、上海同研、天铁

10、股份等。综合治理方案提供商具备行业相关的硬件研发能力,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整体方案设计,将通用设备和自研产品相结合,组成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治理方案,以实现相应的功能。第三类为辅助设备供应商,分为专业的弹簧、橡胶等零部件供应商和预制板加工商。弹簧、橡胶等零部件供应商,代表性厂商有兴发弹簧、格士纳、银龙轨道和铁科检测等,可以提供定制化的零部件供应。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市场只是其细分市场之一。预制板加工商参与者较多,供应充足。综上所述,能够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综合治理方案和核心产品的企业较少,市场呈现寡头竞争的局面。3、减振降噪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轨道交通领域,由于

11、准入门槛高、技术水平复杂,产品毛利也较高,行业利润水平主要受国家政策和市场竞争情况的影响。目前,行业内主要通过招标选择产品和方案供应商,对企业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淘汰速度和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快。国内从事减振降噪服务的企业数量众多,但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具有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技术指标要求高、项目工程管理要求严格等特点,而且招投标时还需要具有历史业绩和项目经验。因此,国内目前能够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治理的企业数量较少,尤其是能独立承接高等、特殊等级减振降噪综合治理方案的企业更少。市场竞争最终由单一价格竞争转向了技术、资金、品牌、服务、营销网络和市场推广能力等的综合实力竞争

12、,具有综合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仍将继续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由于行业处于高水平综合实力竞争,竞争程度较小,因此行业能维持较高利润水平。六、 减振降噪行业特有的业务模式为保证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每条轨道交通建设开始前均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和审查意见,确定轨道线路沿线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明确治理标准和治理等级要求;并且要求地铁环境保护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应符合环境保护措施竣工验收的要求。而轨道交通的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步完成。目前,轨道交通施工方以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为主,一般由业主方通过招投标

13、方式确定。招标方一般会要求施工方提供的投标方案中包含噪声与振动环境治理相关内容。招标方在评标时,会综合考虑噪声与振动环境治理方案的优劣。因此,施工方一般会选择具有技术实力、丰富项目经验和用户口碑的减振降噪综合治理方案服务商提供其专业领域内的投标资料组成投标方案。施工方在中标后,根据其投标文件和内部采购程序进行遴选。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环境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环境影响因素的复杂化,减振降噪治理方案具有定制化、复杂性和高技术性等特点,施工方需要综合治理方案商的技术、产品优势和工程项目经验,进行整个环境治理方案的优化设计,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将更为密切。七、 完善运营补贴机制坚持市域(郊)铁路运

14、营公共交通服务属性,相关城市要指导运营企业结合运输距离、乘客支付能力等,合理确定多层次、差别化的票价体系,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考虑运营成本、服务质量、供需状况、财政能力、减免票价等因素,在加强成本规制、收入清算等基础上,城市应对运输线路作出规范性、制度性补贴安排。初期可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引导和支持市域(郊)铁路顺利开行,后期根据综合开发收益适当补贴运营,或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可持续运营。八、 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发展情况(一)环境噪声投诉居高不下,环境噪声污染防治面临巨大压力噪声与振动在本质上是同一个物理现象的两个方面,噪声与振动密不可分,所有物体发声都是源于振动激励,无规律的振动则是噪声产

15、生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振动和噪声都是有害的。噪声污染被列为全球21世纪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问题。中国城市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多数城市处于噪声污染的中等水平,许多城市生活区噪声已高于60dB,成为中国现代城市的一大公害。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1)显示,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涉及噪声的举报占比为412%,位列各污染要素的第2位,相比2019年的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的381%举报占比又有所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宁静生活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环境噪声成为环境投诉的焦点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16、和谐发展,其污染评估和治理工程也再次成为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热点。(二)环境噪声治理与防治,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针对环境噪声污染突出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一四号颁布了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针对当前噪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加强分类管理,同时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噪声污染防治法增加了噪声污染的防治对象,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如交通运输噪声里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噪声,扩展法律适用的地域范围,将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仅适用于城市市区的规定,修改扩展至农村地区。源头防控是噪声污染防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噪声污染防治法强化源头防控要求,完善产品噪声限值制度,增加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规划控制要求,增加环境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